李 燕 李建香 赵 杨 郭秀君
(江苏省南京市中医院,江苏 南京 210001)
出血性中风起病急骤,病情变化迅速,是一种致命性疾病,颅内血肿形成后可继发一系列损害,导致神经功能缺损[1]。“脑肠同病”是中风急性期的重要特征。中风后便秘发生率达到48%,出血性中风甚至高达66%[2]。出血性中风病情与腑实便秘密切相关。由于脑髓受损,脑主神明失职,大肠传化不能而便秘,令胃肠毒物蓄积,吸收入血,损害及脑,加重窍闭神昏;便秘还可使腹压增高,加重血压和颅内压升高,甚至血肿扩大、再出血。现代研究发现大脑与胃肠道之间通过脑-肠轴相互联系[3-4],出血性中风中枢神经受损,脑内胃肠神经元功能紊乱,通过迷走反射影响胃肠蠕动,导致肠道功能障碍。本研究评价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肠道功能,并探讨与脑损伤病情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1.1 病例选择 诊断标准:1)中风病诊断标准参照199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制订《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5];2)脑出血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320-2010成人自发性脑出血诊断标准(2010年)[6]。临床分期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组1991年制定的《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7]制定,急性期指发病在2周以内,中脏腑最长1个月。纳入标准:1)符合上述诊断标准;2)年龄、性别不限;3)发病72 h内入院。排除标准: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患者;2)蛛网膜下腔出血及由血液病、肿瘤或外伤引起的颅内出血者;3)发病后出现严重失语、认知功能障碍者;4)合并帕金森病、多系统萎缩、阿尔茨海默病、脊髓疾病者;5)存在严重的消化系统疾病者;6)法律规定的残疾者。
1.2 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7月至2017年12月南京市中医院住院患者92例,经南京市中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与入选研究对象或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研究方法 在临床研究过程中强化质量意识和过程控制,制定一系列标准化操作程序,控制临床研究中可能出现的选择性偏倚、信息偏倚和混杂偏倚,保证研究质量。在数据采集过程中指定专职人员负责,及时稽查、审核和反馈填表信息,保证数据修改留痕和可溯源性。
1.4 观察指标 1)一般人口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既往史、个人史、发病诱因、病程、出血量等。2)肠道功能评价。参照2004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诊断标准中胃肠评分标准[8]。肠鸣音无减弱,且排便正常为0分;肠鸣音减弱或消失,且无自主排便为1分;肠鸣音减弱或消失,且口服泻药后仍无自主排便为2分;肠鸣音减弱或消失,且灌肠后仍无自主排便为3分;肠鸣音减弱或消失,且用过各种通便方法后仍无自主排便为4分。以1~4分为肠道功能障碍。3)脑功能评价。(1)中风病类诊断评分。参照199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制订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6],根据神识、语言、面瘫、眼征、上肢瘫、指瘫、下肢瘫、趾瘫等相关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分为4个等级:轻型 (1~13分)、普通型(14~26 分)、重型(27~39 分)、极重型(40分以上)。(2)中风辨证分类。按中医内科学教材标准[9]分为中经络证和中脏腑证,中经络证虽有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但意识清楚;中脏腑证则昏不识人,或神志不清、迷蒙,伴见肢体不用。分别于入院第1、7、14日3个时间点进行临床观察。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选取检验水准为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出血性中风患者一般资料 见表1。患者病程(12.16±15.99)h,出血量(18.88±17.34)mL。
表1 急性出血性中风患者一般资料分析
2.2 出血性中风急性期肠道功能评价 见表2。病程第1日急性出血性中风患者发生肠道功能障碍26例(28.26%),第7日发生肠道功能障碍42例(46.67%),第14日发生肠道功能障碍38例(42.70%)。对不同时间点肠道功能障碍发生率进行比较,经χ2检验,χ2=7.186,P=0.028<0.05,分别进行两两比较,第 7、14 日肠道功能障碍发生率高于第1日(P<0.05);第7日肠道功能障碍发生率与第14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随着病情发展,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肠道功能障碍发生率升高。
表2 急性出血性中风患者肠道功能评分[n(%)]
2.3 中风病类诊断评分与脑损伤 见表3。病程第1日急性出血性中风轻型患者发生肠道功能障碍3例(6.67%),普通型患者发生9例(39.13%),重型患者发生6例(50.06%),极重型患者发生8例(66.67%)。不同分级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既往史、个人史、发病诱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肠道功能障碍发生率进行两两比较,普通型、重型、极重型患者肠道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高于轻型患者 (P<0.01)。依次计算,第7、14日普通型、重型、极重型患者肠道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高于轻型患者(P<0.01)。见表3。由此可见,肠道功能障碍发生率与急性出血性中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病情严重者容易发生肠道功能障碍。
表3 急性出血性中风肠道功能障碍与脑损伤关系分析[n(%)]
2.4 中风辨证分类与脑损伤 见表3。病程第1日急性出血性中风中经络患者发生肠道功能障碍11例(15.94%),中脏腑患者发生15例(65.22%)。不同辨证分类患者一般资料比较,经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脏腑患者肠道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高于中经络患者(P<0.01)。依次计算,第7、14日中脏腑患者肠道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高于中经络患者(P<0.01)。见表3。结果表明肠道功能障碍发生率与急性出血性中风患者意识水平相关,意识障碍重者更易发生肠道功能障碍。
出血性中风病情凶险,易变生他证,致死致残率极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加重社会负担。“脑肠同病”是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重要特征。中医学认为脑与肠生理上相互依赖,病理上相互影响。脑居巅顶之上,为髓海,藏而不泄;大肠居人体之下,主传化而不藏。二者一则内聚精微,藏而不泄;一则传化糟粕,泄而不藏。中风后脑髓受损,脑主神明失职,大肠传化不能而便秘,使体内糟粕蓄积,导致浊气不降而上逆,进一步损伤脑髓,形成恶性循环。现代基于脑肠互动、脑-肠轴研究脑血管病已受到广泛关注[10-11]。脑-肠轴是中枢神经系统和肠神经系统联系起来的神经-内分泌网络,其有机联系脑内分泌系统、肠神经平滑肌系统及免疫系统,任何环节出现问题将导致脑、肠功能紊乱[12-13]。
本研究观察出血性中风患者92例,男性和女性比约为2∶1,以中老年人群60~79岁患者为主,既往高血压病史71例(77.17%),明显高于其他基础疾病,可见高血压是出血性中风发生的重要原因;发病诱因以用力 36例(39.13%)、情绪 29例(31.52%)为主,当患者从事体力活动和情绪波动时可诱发血压突然升高,引起血管壁破裂而导致出血。
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第1天发生肠道功能障碍26例(28.26%),至第 7、14日发生率明显升高,分别达到46.62%、42.70%,高于第1日发生率。疾病发生后7~10 d,脑水肿达到高峰,颅内压增高,脑血流和脑代谢发生变化,影响脑内胃肠神经元,脑-肠轴功能紊乱,引起迷走神经背核电活动改变,通过迷走反射作用于胃肠,导致肠道功能障碍,所以至第7、14日肠道功能障碍发生率升高。随着病情改善和通便药物的使用,第14日肠道功能障碍发生率有所下降,但仍高于第1日。
出血性中风普通型、重型、极重型肠道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高于轻型;中脏腑肠道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高于中经络。由此可见,肠道功能障碍发生率与出血性中风的病情严重程度和意识水平相关,病情严重者、意识障碍者,容易出现肠道功能障碍。出血性中风后严重脑损伤通过脑-肠轴直接影响胃肠运动;病情严重者,卧床时间长,胃肠蠕动减少;脱水降颅压治疗导致水/电解质紊乱,肠道缺水,出现肠道功能障碍。
综上所述,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容易并发肠道功能障碍。随着病情发展,肠道功能障碍发生率升高,并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和意识水平相关。临床需关注中风患者的肠道功能,及早采用相应治法以改善预后。本研究存在不足之处,如样本量较小,未对出血部位、出血量等与肠道功能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以后可进一步从脑-肠轴、脑肠肽改变探讨胃肠道与脑的深层次关系[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