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中国茶文化十大先锋人物

2018-12-24 02:48木笛大宇
茶道 2018年10期
关键词:茶艺茶道茶文化

木笛 大宇

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不仅影响了中国,也影响了世界,可以说,中国的历史也是一部茶文化发展史。茶,清静平和、高雅芬芳,茶中有“艺”,茶中有“礼”,茶中有“道”。中国茶文化讲究和诚处世、以和为贵的精神内涵,完全与新时代的价值观吻合。因此,复兴茶文化也显得尤为重要。

改革开放40年来,茶文化学者和茶文化论著如雨后春笋,蔚为壮观。本刊选择的十位先锋人物,是他们中的佼佼者,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兢兢业业、一生事茶,为茶文化的推广、普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姚国坤

著作等身的“两栖”茶人

他不仅是著名的茶学家,也是茶文化学者,在促进中国茶行业发展的道路上壮心不已、笔耕不止。

文化关键词:新中国第一部茶文化专著、《世界茶文化大全》

今年,82岁的姚国坤已经为茶奉献了62个年头。6年大学习茶,36年从事茶叶科研,20年多来研究、推广茶文化,一生都没有离开过茶。他即在茶叶科技领域做出不凡成就,也为茶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958年姚国坤考进了浙江农业大学茶学系,开启了与茶结缘的人生。当时为其授课的老师都是大名鼎鼎的茶学名家,有庄晚芳、刘祖生、蒋芸生、张堂恒等人,特别是庄晚芳,因为很欣赏他,不仅教授了他很多东西,还为他争取了留校的机会。1963年,姚国坤调到中国农业学院茶叶研究所,成为茶学家李联标的助手和学生,开始了长达36年的茶树栽培研究工作。

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因为茶科所要编写一部《中国茶树栽培学》,姚国坤被临时抽借到上海科技出版社做一年的责任编辑。书定稿后,出版社的人建议他写一本偏休闲风格的《饮茶的科学》,教大家科学饮茶。这是姚国坤写的第一本书,他用自己多年的科研實践结合生活,写得十分生动,出版后广受好评。这让他信心大增,于是在搞茶叶科研的同时,也着手写一些与茶的历史与文化相关的文章。正所谓积水成渊,上个世纪80年代末,姚国坤将平时的积累汇集为《中国茶文化》,成为新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中国茶文化的专著。

1997年,姚国坤从茶科所正式退休,在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担任学术部主任,从事茶文化学术研究,并有了更多机会与国内外专家、学者相互交流学习,就这样,姚国坤的事业彻底从研究茶科学转向到弘扬茶文化。2000年以后,姚国坤在国家高等院校的茶文化教育领域做了很多贡献,成为多个项目的领头人。2003年,他担任浙江树人大学应用茶文化专业负责人,因这个专业尚属首创,连教材都没有,于是他担任主编,组织出版了我国第一套茶文化专业试用教材。2006年,他参与筹建浙江林学院(今浙江农林大学前身)茶文化学院并担任副院长,这是全中国第一个培养全日制本科大学生的茶文化学院,他主要负责国内外联络和青年教师的培养,并组织教师编写相关教程。

退休后,姚国坤将更多的精力投入撰写茶文化的系列著作,不仅完成了“图说茶文化三部曲”,还编写了《中国茶文化遗迹》、《茶文化概论》《名山、名水与名茶》等书。2014年,他完成了48万字的倾力之作《惠及世界的一片神奇树叶:茶文化通史》。2015年,在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的促进下,他出面组织全国茶文化界精英,共同编著《世界茶文化大全》。此书计划在2018年底到2019年初出版,届时又将成为茶界的一部扛鼎之作。

在姚国坤看来,不管是茶科技还是茶文化,都属于茶科学,前者属茶的自然科学,后者属茶的社会科学。一直以来,姚国坤两者兼顾,并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将重心逐渐转向茶文化研究,他在促进中国茶行业发展的道路上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作用。

童启庆

让中国现代茶艺正规化

作为新中国最早进行茶文化、荼艺研究的专家之一,她用更科学、规范的教学让现代茶艺步入正轨,成为一门正规的技艺,她无疑是我国现代茶艺的一代宗师。

文化关键词:首创大学茶道选修课、浙大“童一家”荼艺培训课

1936出生的童启庆,是新中国早期最先研究中国茶道、茶艺的学者之一。从研究茶叶的种植栽培技术到浙江农业大学的茶学系教授;从茶的自然科学领域取得丰硕成果,到率先进行茶自然科学与茶人文科学相结合的尝试;她编写过很多茶文化著作,开创了“童一家”茶艺;她是著名的茶文化专家,她常逗趣地说,“我是一个和小姑娘抢饭碗的老太太。”

童启庆大学毕业后便成为浙江农林大学的一名教师,从事茶学教学和科研。在教学的三十多年间,她主讲过十余门课程;主编了全国统编教材《茶树栽培学》,培养了众多国内外硕士生和多个方向的博士生;主持过多项省级、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曾获科技成果进步奖。

上世纪80年代末期,时值国家提倡深化教育改革,学校茶学系主任找她探讨茶学系需要进行的改革尝试。于是从那个时候起,她就在学校开设关于茶道的选修课,介入茶文化领域的研究和开拓,在国内率先组建茶道教室,开展国内外茶道培训及茶道表演等课程。

在进行最初的茶文化研究和茶艺演示的创作中,童启庆主要利用业余时间,逐步创制和完善了六大茶类的茶艺演示方式,然后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童启庆的茶道课程不仅有茶艺,更涉及茶的方方面面,在她看来,不仅是饮茶的方式问题,还有茶的制艺和销售,都需要更好的传播和发展,才会有更多的年轻人认识茶,喜欢上喝茶。在童启庆的努力下,她培养的茶艺学生,在各大技能大赛上频获大奖,而她也声名远播,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茶道爱好者前来学习。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国内陆续建立了一些茶艺馆,童启庆便带学生到这些茶艺馆里教授服务人员茶道,她希望通过教导规范优质的服务来更好地传播中国茶道。你我茶燕、湖畔居、青藤茶馆等杭州几大茶馆都留下她教导茶艺的足迹,经她培训的茶馆员工也有不少人在茶艺比赛上表现优异。2014年,童启庆开创浙大“童一家”茶艺培训课,开课后就得到了广大茶友的支持,学员遍及全国各地。

长年的教学让童启庆积累了很多茶艺演示经验,她将这些点滴汇成文字,出版了《习茶》、《生活茶艺》、《影像中国茶道》、《图释韩国茶道》等著作,还主编了茶艺师培训教材。她不仅在国内弘扬茶文化,还多次率团出国交流,开展国际培训,以茶艺演示的方式演绎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201 6年9月,童启庆因为她在茶教学上的贡献,荣获中华优秀茶教师终身成就奖。作为新中国最早进行茶文化、茶艺研究的专家之一,她用更科学、规范的教学让现代茶艺步入正轨,成为一门正规的技艺,她无疑是我国现代茶艺的一代宗师。

程启坤

茶文化是一门软科学

他是两栖类的专家,既是科学家,也是荼文化专家,科研工作和茶文化研究都做得认真而深入。让更多人了解茶和茶文化,是他一辈子的事业。

关键词:“茶人说茶”公众号、“绿茶金三角”

程启坤,原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现任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名誉副会长。1937年3月,程启坤出生于江西省婺源县,这是中国一个古老的茶区,他的出生注定将与茶结下不解之缘。小时候,程启坤母亲在家种茶,一亩多茶地便是程启坤最早的茶启蒙地。

1953年,程启坤进入屯溪茶校读书,学习茶的栽培与加工。学习期间因为对茶的热爱,以及自身的认真努力学习,1 956年夏季,获得保送进入浙江农业大学第一届茶学系本科学习的机会。1960年本科毕业后,被分配到了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工作。

此后的岁月,程老一生事茶,从茶叶生化、茶叶品质鉴定、茶叶加工,到茶文化的研究。中国的版图对于他来说,不是东经北纬,而是一张关于茶的地图。在茶科技研究上,程老获奖无数。1993年,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成立,程老进入该会后开始对茶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说: “茶文化具有歷史性、文化性,是一种软科学。”

程老曾逐字逐句研究《茶经》,研究宋代赵佶的《大观茶论》、明代张源的《茶录》,进行过唐代饼茶的复原研究、唐代陆羽煮茶法的复原研究、长兴顾诸山唐代贡茶院的研究、浙江余姚田螺山遗址出土茶树根的研究、绿茶金三角的研究、历代贡茶与名茶的研究、中国各产茶省区名优茶的研究、普洱茶文化与品质的研究等。

程老对照宋徽宗《大观茶论》的描述,经过仔细分析研究,确认安吉白茶完全符合宋徽宗《大观茶论》中论述的“白茶”,为安吉白茶的发展提供了历史依据。通过“唐代饼茶的复原研究”与“陆羽煮茶法的复原研究”,为探明唐代饼茶的制造与煮茶法提供了实验性证明提出中国“绿茶金三角”(江西婺源、安徽休宁、浙江开化)的概念,为浙、赣、皖三省接壤的优质绿茶区的生产与发展提供了依据。

说到盛世兴茶,程老觉得这个提法“非常正确”。程老说:”中国茶叶的发展,在唐宋兴盛,清代、民国时期陷入战争状态后就开始没落。1980年以后,茶业的发展速度直线上升,茶叶生产发展水平比较高,对茶感兴趣的人越来越多,对茶文化的认识也越来越深。茶,不能说只是饮料,她不仅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我们需要充分加以宣传,提高人们的认识水平。”

一年至少有四分之一的时间在出差,程老仍希望能在茶文化上多作一些普及教育。“我想把一生中积累的知识,和年轻人交流,让他们进一步了解茶文化。”因此,程启坤开通了微信公共平台“茶人说茶”,要将自己这一生积累的茶知识传授给年轻人。完全公益性的工作,自觉自愿地去花时间,学微信、建平台、发消息,对于一位耄耋老人来说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程启坤说,虽然忙忙碌碌,但我觉得自己做的事情很有意义。

王旭烽

获得矛盾文学奖的茶人

以《茶人三部曲》,拿下茅盾文学奖,她不仅得到了文学界的认可,也获得了茶界的高度认可。作为国内首个茶文化学院院长,她不仅严抓教育,也带领学院推动了中华茶文化的发展。

文化关键词:《茶人三部曲》、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孔子学院

1977年,改革开放前一年,中国恢复了时隔1 1年的高考,中国570万考生参加了这次高考,王旭烽便是其中一位。毕业几年后的1989年,她前往中国茶叶博物馆工作,因为感受到茶文化的魅力,开始写与茶有关的文章,也是在这里,她开始了自己的“茶人”之路。

1990年,王旭烽动笔写《茶人三部曲》。起初,她计划用一到两年时间,完成25万字左右的长篇,讲述一个江南茶人家族的命运,后来,25万字变成了130万字,到1999修订完成,整整用了10年的工夫。2000年,“茶人三部曲”拿下了第五届茅盾文学奖,王旭峰不仅得到了文学界的认可,也获得了茶界的高度认可,而她的人生也从此与茶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2006年初,浙江林学院和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联合成立了全国首个茶文化学院,王旭烽得知后便加盟,成为茶文化学院的一名教师,并担任茶文化学科带头人。她一边编写《茶文化通论》教材,一边给学生上课。王旭烽把工作安排得满满当当,业余时间也贡献给了茶文化的研究与传播,《爱茶者说》、《品饮中国》、《茶语者》等茶文化随笔就是这期间完成的。教学期间,王旭烽提出了“呈现式教育”的大理念,让舞台、教材、课堂、科研、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多位一体,兼容教学。

从2009年开始,茶文化学院开始承办“全民饮茶日”,不仅组织赠饮茶汤,还通过各种形式向大众展示茶文化,这个活动持续多年并引起了巨大的反响。2012年,杭州通过立法将“全民饮茶日”确立为法定节日,开创了全国首个人大立法的“茶节日”。而这个茶史上的里程碑,正是作为院长的王旭烽参与推动的。

2014年,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在央视播出,王旭烽正是纪录片的总撰稿人,她说道: “我的兴趣点在于茶与人的命运关联。我觉得茶只有与人的命运发生关系,才能产生深度。因为是人在诠释着这个世界,上演着关于感情、信仰、价值观等丰富多彩的故事。”而这个纪录片的关注点正是茶这一片树叶与人之间的故事,通过全球化的视野,多维度地讲述了茶叶波澜壮阔的故事,探寻中国茶叶的世界传播之路。

2015年5月,在以她为首的团队努力下,筹备了近七年的塞尔维亚诺维萨德大学孔子学院举行了揭牌仪式,这是浙农林大与外国学校共同建立的全世界第一个以茶文化为背景的孔子学院。未来,王旭烽将推动更多国家孔子学院的成立,她希望将独具特色的中国茶文化,通过孔子学院,传向全世界。2017年,《茶人三部曲》之一的《南方有嘉木》继1 997后拍摄成电视剧后,再次获得2.5亿投资启动重拍,2018年正式开机。届时作为中国文明重要元素的茶文化,将以一种新时代的全新视角展现。

在王旭烽看来,中国茶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始终是茶圣陆羽的“精行俭德”,这四个字不仅表达美感、品德,还呈现了一种状态,一种对欲望控制和规范,严谨舒缓的茶人状态。而她,正是这样的一位茶人。

范增平

事茶是一生的修行

多年来,他从事荼文化研究发展不遗余力,不仅促进了台湾茶行业的发展,也最早将茶艺带进大陆,为促进两岸交流、弘扬中华文化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他认为茶是学艺修行的载体,他希望更多人能通过荼的修行获得内心的平和,进而促进世界的和平。

文化关键词: “良心茶馆”、 “三段十八步”茶艺

青年时代的范增平一直有着改善社会,完善人间的美好梦想,而兜兜转转几年后,他选择了用“茶”来圆满自己的心愿。这些年来,范增平全身心投入到茶文化的研究中,不仅为台湾茶行业,也为促进两岸交流、弘扬中华文化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中国改革开放前后,茶艺在台湾也是新生事物,为了吸收更多茶知识,范增平费尽心力,通过去图书馆从中国古典文学诗词中找寻资料,去茶山向茶农请教,去国外淘书等途径学习。1779年,他有幸师从台湾著名茶学家林馥泉习茶,茶学知识和茶艺实践技能均得到质的突破和提升。

学有所成的他于1 982年发起“中华茶艺协会”组织,1 985年创办了“中华茶文化研究中心”。在范增平看来,他推动茶艺不是为茶而茶,他认为茶是学艺修行的载体,所以他常常谆谆告诫学生,不要耽迷在茶的物质中玩物丧志而将茶学成“道具茶”,要做真正的茶人。

1986年,范增平典卖两栋房子,将全部身家300万台币放在银行当准备金,捐资设立了“良心茶馆”。馆内没有价目牌,没有收费员,只有一个良心箱,让消费者凭良心付费。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唤醒人们的良心,以缓和社会的猜忌、仇恨和唯利是图的观念,促进世界的和平与人类的安乐。开张后,良心茶馆的收入严重不平衡,当时的范增平只好尽量节衣缩食以维系茶馆运营,就这样日复一日,原以为只能支撑三年的良心茶馆居然在他的坚持下经营了十年之久,并对很多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88年,范增平赴大陆参观访问,并在大陆演讲并表演茶艺,成为改革开放后最早一批将茶艺带进中国大陆的使者。后来几年,他深入参访大陆多个省市产茶区及台湾的茶园,在北京、天津、上海等20多个城市公开演讲和表演茶艺,推动并参与中华茶艺专业教育的设立和茶艺师认证考试制度的完成。他提出的“喝茶有道,喝茶要有规范”得到广大茶友的认可,也让更多大陆国民看到了中华茶艺的魅力。

2006年,首家“范增平茶艺术文化发展中心”在天津成立,后来逐渐扩展到四川、广东等地,甚至连海外城市都逐步建立起来。交流中心不仅弘扬茶文化,也为两岸茶友的互动提供了有利条件,范增平对此颇为欣慰.他说: “我希望用茶文化沟通两岸关系,让两岸人民通过品茶、谈茶,增进了解。通过对中国传统的茶文化传播,加深两岸人民同祖同根的血肉亲情,从而携手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

这些年,范增平通过实践和不断反思,殚精竭虑地创造出“三段十八步”茶艺。这套茶艺是根据中国传统,汲取日本、南韩等茶文化的精髓有机结合而发明,如今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他多次应邀前往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讲学,开班授徒;他接受中外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专访不计其数;也数次担任国际学术研讨会的论文报告人兼主持人;他笔耕不辍地写出了《台湾茶业发展史》、《生活茶艺馆》、《臺湾茶文化论》、《中华茶人探访录》等10余部著作。

40多年来,他从事茶文化研究发展不遗余力,即使遇到再大的艰难险阻,也从不退缩,他说, “我愿把整个生命投入到茶文化的研究和传播,如今在绵延漫长的道路上,已踽踽独行四十余年,并将继续向前行。”

蔡荣章

将中国茶文化展现给世界

他不仅为台湾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专业茶艺师,也积极地在大陆开展茶文化推广事业。他用茶会形式,让祖国的传统茶文化在世界各地大放异彩。

文化关键词: “无我茶会”、台北陆羽茶艺中心

自上世纪80年代起,随着台湾经济的发展,台湾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领域取得了引入瞩目的成就,而这些年大陆茶文化的快速发展,也离不开台湾茶人的努力。

1980年,蔡荣章创办了台北陆羽茶艺中心,它即是台湾著名的茶文化传播机构,也是茶艺的培训和考试中心。为了弘扬中国茶文化,陆羽茶艺中心编写和出版了大量茶艺方面的教材与书籍,影响较大的有《从唐诗看唐人的茶道生活》、《无我茶会》、《心经讲义一茶道精神领域之探求》等等。值得一说的是《心经讲义一茶道精神领域之探求》是蔡荣章的夫人林瑞萱所著。林瑞萱参与创设了陆羽茶文化中心,在茶道和香道上具有很好的造诣,她和蔡荣章携手并进,为中国茶文化的弘扬共同努力。30多年来,陆羽茶艺中心为台湾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专业茶艺师。

1990年,蔡荣章正式开创“无我茶会”, “无我茶会”既是茶会的形式,也是一种茶道思想。它不仅是蔡荣章的先见与期许,也让大众更加清晰地明白,茶、茶道、茶道艺术的本质在哪里,让茶道艺术家理解自己应具备怎样的素养及该努力的方向,以及如何创作茶会作品。这种茶会,参加茶会的人不问年龄、出处、职称、身份,不讲茶具贵贱茶叶好坏,大家聚在一起只为泡茶、敬茶、品茶,淡化“仪式感”,突出“享用”。由于简单实用,茶会形式连结了高雅艺术和老百姓的日常,茶会自1990年实施至今28年,在10多个国家,举办过上万多场次,吸引数十万多人次参与。

这些年,蔡荣章把他多年对茶文化实践和追求的思考,总结进《现代茶思想集》,他的茶道思想和观念,深刻影响了当代社会。他对中国茶文化的一些概念,比如茶艺和茶道的划分,茶与花的冥想、茶味和茶香的表达等,都进行了很有意义的探求和阐述。

如今,蔡荣章先生把他的茶文化传播扩大到了祖国大陆,现任漳州科技学院(原漳州天福茶学院)教授与茶文化系创系主任,他在大陆各地讲述他的茶文化思想并出版著作。他用茶为海峡两岸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并将祖国的茶文化以茶会的形式弘扬到世界各地,他说:“世界茶文化都只有同一个源头,那就是中国。无论发展到日本、韩国还是欧洲,他们都只是把茶文化结合自身做了小小的改变。台湾茶文化更是中国茶文化的一部分,我们都要努力把茶文化这一中国特色文化展现给世界,让茶文化真正深入人们的现代生活。”

叶荣枝

不为名物所累的泡茶法

他对茶的热爱执着、纯粹、真诚,他重视传统工艺,有着深厚的茶文化学识,经历过几十年的茶海沉浮,他依然是那个朴素的茶人。

关键词: “香港休闲文化第一张名片”、“紫砂之父”

叶荣枝出生香港中医世家,是资深的茶文化工作者、书法家、画家、诗歌散文家。常年在海内外各大专院校、政府团体参与各类文化讲座,以推广茶文化为己任。被坊间誉为“香港休闲文化第一张名片”、 “紫砂之父”。现任香港茶道协会会长、中国茶叶学会理事、世界茶联合会常务理事长。

2015年,笔者在宁波参加一次国际茶文化博览会上见到了香港的叶荣枝先生。他一袭素衣,鹤发童颜,笑容可掬。虽为香港茶道协会会长,但他的名片上没有任何头衔,仅有名字、电子邮箱,还有他的茶馆乐茶轩的信息。叶老小时候便开始喝普洱、水仙加药做成的“神曲茶”,而后的岁月茶一直陪伴左右。在央视纪录片《茶叶,一片树叶的故事》中,叶老示范唐茶,讲述中国茶久远的故事。片尾的镜头更让观众难忘,他独自端着一杯茶,站在车水马龙的香港街头,不管身后喧闹嘈杂,他依旧白须飘飘,笑容满面,脸上笃定与惬意并存。

对于泡茶,叶老有自己的见解:“冲茶要自然,随心,不是表演。冲一杯茶,没有定律,你只是通过细节来表现自己的个性而已,不要那么复杂。”他又补充道: “茶是简单的东西,要融入生活中。泡茶也是一样,不要一板一眼的硬,要抛开功利、慢慢、简单、闲适、疏散地来泡,品其淡味。”

今天的茶已慢慢从日常的饮料走向精致化和商品化,茶具也变得标新立异、故作玄虚。叶老感慨道: “现在的消费者往往跟随潮流,他们大多不用嘴巴、鼻子、眼睛,甚至是手感去喝茶,偏偏用耳朵‘喝茶。道听途说,以为别人说好就是自己所好。”他认为,无论是形而上的精神层面需求,或是收藏投资需求,都要从最基本的对茶的感知和认知出发,具有批判性思维,而非人云亦云,否则难免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他又说,孔子那句:“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土,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说的就是这意思。

叶老说:“乘凉当思种树人。文化的精髓在于传承,而并不在于故作姿态的创新一格,因为这容易走偏。”近年来,叶老致力于茶文化的推广和教学工作,他认为,茶文化可以完美承载和呈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核心部分。

吴雅真

把泡茶变为一门艺术

她认为,不是说你长得漂亮就能泡出好茶,就能得到客人的认可,外表固然重要,但一个人的身上,必须要体现出茶的气质,她的表演才会更打动人。

关键词:“闽氏功夫荼泡荼程序”、别有天荼艺居

30年前的福建,虽然作为中国著名的茶乡,却没有一家茶馆、没有优雅的茶艺表演、甚至连泡茶的盖碗市面上都很少见。直到1990年,福建有了全国首家茶艺馆,有了一套固定的泡茶程序,有了给客人表演茶艺的专职人员……这一切都与一个人有关——中国茶道表演艺术家吴雅真,她见证了福建茶艺从无到有的这段历史。1 990年,福建省博物馆联合几家单位,创办了福建乃至全国首家茶艺馆,名为福建茶艺馆。当时从复旦大学历史系毕业的吴雅真全程参与了创办过程。毕业論文写的是《历代饮茶习俗初探》的吴雅真对茶有着深入骨髓的情愫,面临这样的机会,她发挥出了自己的全部能量。当时不仅福建,放眼全国茶馆,哪有茶艺表演呢?要针对福建的特色,创建闽氏功夫茶泡茶工序只能到民间去,到与潮汕邻近的诏安去,向民间茶入学习。时年已经40岁的吴雅真直奔诏安,“当时,闽南一带的功夫茶有了泡茶程序,但比较粗糙,茶叶也连梗带沫,都要先放到一张纸上去,慢慢地抖呀抖,抖掉茶沫后,才能放到壶里去,免得壶嘴被堵了。”

整整一个月,吴雅真流连于诏安一带的乡间,与当地茶人进行了一次又一次亲密接触。回到福州,她创建了“闽氏功夫茶泡茶程序”,侣道程序便是如今我们熟悉的“高山流水、乌龙人海、关公巡城、韩信点兵”等。

1989年,在首届全国茶文化展示周上,吴雅真代表福建在会上表演的“闽氏功夫茶”茶艺技惊西座,最后被挑中作为代表与台湾省代表队进行交流。1990年,在第一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上,吴雅真被评为“中国茶道表演艺术家”。

吴雅真说在茶艺表演中,茶“气”最为重要, “不是说你长得漂亮,就能泡出好茶,就能得到客人的认可,”外表固然重要,但她认为茶是内涵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的东西, “一个人的身上,必须要体现出茶的气质,她的表演才会更打动人!”

从1990年开始,吴雅真开始在全省范围内培训茶艺表演者,近30年来,吴雅真已将传播茶艺当作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茶业也一定会得到很大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茶已经从日常消费品提升到了文化享受的高度,而茶艺,在这一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1993年,吴雅真下海,与人合办了别有天茶艺居,这也是全国第一家面向普通百姓的茶艺居。在当时,边喝茶边观赏茶艺表演,还是一件很新鲜的事情。

吴雅真是开拓中国茶艺事业的领军人物,她以历史文化学者的研究态度,以艺术家的独特感悟,从民间传统风俗文化出发,走出了一条中国茶道的新路,她的茶艺,发乎于心,循之于道,表之以形,合之以乐,一招一式皆有来历出处,一点一滴都有言物达状,那不是表演,而是一种场,一种境界。

林治

茶是任由我想象的水

他對茶的理解:人生如茶,沉时坦然,浮时淡然,拿得起也需要放得下;过往情事如同一场落花飞雨,灿烂拥有之后,倘若能做到洁净相忘,未尝不是一种通透。一份淡泊,一份宁静,细细品茶,如品味漫漫人生。

关键词:六如茶文化研究所、平常心习茶

林治,1947年出生于福州市,1 969年至1 972年下放在今武夷山插队种茶。据他说,1994年读《金刚经》时彻悟人生“如梦如幻如露如电如泡影”,决心“惜花惜月惜情惜缘惜人生”。于是辞职创办了六如茶文化研究所,从此与茶“穷通行止常相伴”、“衣带渐宽终不悔”,潜心研究传播茶文化至今。

林治先生的茶文化专著不仅数量多,而且内容丰富,体截多样,文字生动,很接地气。例如《中国茶道》构建了以“和、静、怡、真”四谛为总纲的严谨的理论体系,并深入阐述了儒释道三教理论精华及中国古典美学与茶道的关系。《中国茶艺学》根据茶艺的六大要素和主要功能把茶艺归纳为表演型、生活型、营销型、修身养性型四大类,并创编了多姿多彩的各类经典茶艺,在全国各地广为流传。

为了著书《神州问茶》,他用三年时间行程十多万公里,以纪实文学的形式客观而又诗情画意地记录了我国跨入2 1世纪时茶产业和茶文化的发展实况,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后,茶学泰斗张天福先生认为“既有文学价值、茶学价值,又有史学价值”。《古今茶情》以人物传记的形式写了陆羽、白居易、苏东坡、陆游、郑板桥、乾隆皇家等著名茶人与茶的故事,为后人习茶树立了有血有肉的版样。

2008年林治与刘仲华教授一起当选为中国《茶文化学》系列教材编辑委员会主任。主编了《中国茶艺学》《中国茶道》,组织编审了《茶业经济学》《茶业管理学》《茶与健康》《茶叶营销学》《茶文化学英语》。参加了全国高校“十二五”规划教材《茶学概论》《茶叶企业经营管理学》《茶馆设计与经营》的编写工作。主编的教材多次再版印刷,在使用中广受师生好评。

林治自幼爱好诗歌创作,目前已正式发表了一百多首茶诗,传唱的茶歌有三首。这些茶诗茶歌用于宣传茶文化常常起到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他说,在我国习茶分三个层次:得味、得韵、得道。“得味”是把茶喝懂,了解茶的理化属性,这是习茶的基础。“得韵”是把喝茶从生活琐事升华为生活艺术。“得道”,则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要去掉执着心,去掉差别心,用平常心习茶,使灵魂“破茧化蝶”,彻悟人生,得大自在。

沈冬梅

国人生活中的文化之根

她说:某些特定的物质,在适当的社会历史机缘下,自身也进入了精神文化的领域,成为兼具物质与精神双重特性的文化现象。茶便是这样的一种物质。

关键词:《茶与宋代社会生活》《茶经校注》

沈冬梅,1997年于杭州大学毕业,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央视大型纪录片《茶叶之路》随行专家。沈博士是唐宋茶史专家,她的《茶经校注》早已成为研究陆羽最权威的版本,她合作校注的《中国古代茶书集成》完成了有效的茶书大数据工程。而她的《茶与宋代社会生活》则点亮了古代中国人追求极致生活的火焰,国人自此踏上精神越狱之路。

根据沈博士的研究,客来敬茶的礼俗,出现于1700多年前的晋代,形成于1000多年前的宋代。两晋之际,北人南渡,先至者在今南京迎接后至者时,设茶款待。《桐君采药录》则明确地记录:南方的交州、广州地区已经有了客来敬茶的习俗,所谓“客来先设(茶)”。

宋代迎来了中国古代茶文化发展的高峰时期,其成就与宋代文人的作为密切相关。沈博士说: “宋代文人是宋代茶文化最主要的创造者、践行者,是宋代茶文化精神内涵的体验者、赋予者。宋代文人拓展了茶文化的领域,丰富了茶文化的内涵,为中华茶文化做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

沈博士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关于宋代茶文化的大门,得以窥见历史的真实面貌:宋代文人以茶喻人,将他们的人生体验与感悟寄之于茶,为宋代茶文化注入并提升了众多的精神文化内涵。宋儒讲格物致知,从不同的事物中领悟人生与社会的大道理,宋代文人也从茶叶茶饮中省悟到不少的人生哲理。茶的清俭之性为众多文人作比君子之性,他们常以茶砺志修身,以茶明志讽政。同时他们对茶性的认识,也从微小处折射出他们对人生与社会的根本态度。

猜你喜欢
茶艺茶道茶文化
寻迹万里茶道
探究融合茶文化的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实践
互联网思维引导下茶文化传播形式的探索
茶道不能光说不做
校园茶艺飘香
从一次茶会看当今茶道
办好茶艺技能大赛推动茶艺教学发展
《茶道六百年》
Cup of T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