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暴力与少年犯罪的社会学探究

2018-12-24 09:58郭秋娟
法制与社会 2018年31期
关键词:家庭暴力攻击行为犯罪

摘 要 家庭暴力已经成为影响少年身心健康乃至生命安全的重要因素,家庭暴力除了导致受害人明显的身体伤害和死亡外,还会出现一系列的个人、家庭和社会问题,尤其是影响家庭中孩子的健康成長,甚至会导致其犯罪。

关键词 家庭暴力 犯罪 攻击行为

基金项目:2016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困境与对策研究”(2016BSH016)、2018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河南省政府购买服务预算绩效管理研究”(182400410629)、2018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风险与防范研究”(2018—ZZJH—046)、2018河南警察学院一般项目“风险社会下新型警民关系研究”(HNJY-2018-19)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郭秋娟,河南警察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社会学。

中图分类号:D92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11.077

一、 家庭暴力的概念及类型

家庭暴力是一种社会和生物因素共同作用的现象,直接作用于受害者身体,使受害者身体或精神上感到痛苦,损害其身体健康和人格尊严。一般是指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以殴打、虐待或者其他手段对家庭成员从身体、精神等方面进行伤害和摧残的暴力行为。尽管引起家庭暴力的因素有生物性因素,而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越来越占重要的作用,家庭暴力的实施者可能就存在着心理问题和社会品德问题。

以施暴对象性质为标准来划分家庭暴力类型,可以将家庭暴力划分为身体暴力、精神暴力等。身体暴力是指借助或不借助辅助性工具对受害者身体进行的接触性或非接触性的攻击;精神暴力一方面是试图伤害被害人的自尊心,使其承受巨大的精神痛苦,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施暴人不考虑后果肆意发泄自己的情绪,从而给被害人造成心理压力。以施暴的主体为标准,可以将家庭暴力犯罪区分为男性家庭暴力和女性家庭暴力。现在的一个趋势是女性作为施暴者的家庭暴力犯罪正呈现上升的趋势,尤其是在管教孩子时,暴力行为在上升。以暴力的受害者为划分标准,将家庭暴力分为配偶暴力、少年暴力、老年人暴力等。

二、 家庭暴力对攻击性行为的影响

少年期是个体智力开发、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不良习惯和心理、不当行为易于发生的时期。家庭是少年适应社会的基本媒介和社会化过程的重要主体,它决定了少年的社会地位、家庭的结构与状况,对少年行为的形成起到关键性作用。我们已经得知家庭暴力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少年直接作为被施暴的对象,导致少年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受到严重伤害;另一种情况是暴力针对的是家庭中的其他成员,虽没有直接针对少年,但是少年目睹家庭暴力同样会对给少年造成很大的伤害和负面影响。少年的心理状况很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在其成长过程中,外部不良信息是造成少年心理不健康的主要诱因。自己直接作为家庭暴力的施暴对象和亲眼目睹其他成员的家庭暴力都会对少年的身心状况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家庭暴力频发的环境中长大的少年,常被看作是家庭暴力“无意伤害的”、“沉默的”和“被遗忘的”被害者。

家庭暴力使少年深受其害,侵害了受害人的人权,而且破坏了家庭团结和社会稳定,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一些少年不仅直接卷入了家庭暴力事件中,而且还产生了高攻击性的社会行为,容易走向犯罪道路。大量的研究发现,家庭暴力中的少年存在多方面的行为障碍,而高攻击性是少年最突出的行为问题之一。一方面家暴经历和场景可能会损害少年的情绪控制和表达能力,他们常需要借助攻击这种极端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愤怒或者痛苦的内心感受;另一方面高攻击倾向可能是受虐少年习得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同时也是应对不良环境的一种防御策略,受虐少年对周围伤害性的刺激过分警觉,并能作出迅速的反应。遭受或目睹家庭暴力的少年长期生活在恐怖、紧张的气氛中,有些可能会走上犯罪的道路,从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变成危害社会稳定的犯罪者。

三、家庭暴力对少年人格特质的影响

早年时期经历过或目睹过家庭暴力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少年的人格形成和发展,并对其以后的社会化过程产生深远的影响。如果子女成长在父母经常争吵、打架的家庭氛围中,子女可能对父母产生莫名的畏惧感和陌生感,从而使他们长期处于恐惧、无助、惊慌、焦虑、厌世的精神状态中。有研究者采用不同的人格因素理论模型对有过少年期虐待经历的个体进行研究,均发现少年人格特质的形成与其不幸的经历相关。心理学家皮克尔认为有早年期创伤经历者可能更容易形成精神质、神经质倾向和外向型、冲动性人格特质。早年期有过受虐经历的个体的人格因素中怀疑性、忧虑性、适应性和焦虑性水平均高,家庭中存在暴力现象不利于少年外向乐观、开朗合群、情绪稳定等积极的个性特征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少年消极个性特征的形成。

经常发生家庭暴力的家庭,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有着严重的影响,少年早年生活的家庭成员之间如果不和睦,会导致子女产生心理上的焦虑和敌对情绪,子女因此逃避与家人接触,进而逃避与他人接触,轻者影响孩子的情绪,使他们自卑、孤独,影响其生活和学习,严重影响子女人格的正常发展,导致孩子们离家出走、荒废学业,甚至还走上犯罪的道路。

大量的研究已经证明,早年期创伤性经历尤其暴力经历是人格障碍形成的潜在危险因素。心理学家约翰逊采用纵向研究法对639名1-11岁少年进行了18年的跟踪研究,发现其中81人受到过忽视或虐待;在控制年龄、父母受教育程度和精神障碍的影响后,少年期遭受虐待或受忽视者成年后人格障碍的发生率是未受虐待者的4倍。有些少年人格上表现为孤寂、神经质、不愿意与现实接触等,产生分裂型人格障碍。少年如果自幼就被来自家庭和父母过高的压力所笼罩,从小的生存环境就非常恶劣,心理长期处于恐惧和压抑之中,严重影响个体成长,表现为意志力差、行为缺乏控制、易怒。当这种恐惧和压抑的情绪逐渐积累并达到一定临界点时,很容易就会爆发出来,产生攻击行为,形成爆发型人格障碍;有些少年由于长期生活在没有安全感的环境中,这类少年为了尽量少受到惩罚,他们做事通常会追求完美,求全心切,过分约束自己,同时也会过度严格地要求别人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容易形成爆发型人格障碍。少年如果生存环境艰难,极度缺乏安全感,对未来充满了紧张和焦虑,对周围环境非常敏感,尤其是在不熟悉的环境中会表现出惶恐不安,就会形成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这类少年缺乏正常的情感,缺乏罪恶感,往往在少年期就会养成许多不良的行为和习惯。还有些少年在与他人相处时,不能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导致人际关系很差,怀疑心非常重,嫉妒心强,并过度地以自我为中心,不信任他人,总是认为别人做事另有动机,大多是为了利用自己或加害自己,形成偏执型人格障碍。少年早年期家庭暴力对男性少年成年后形成反社会性和分裂性人格障碍倾向有显著的影响,而情感和性虐待对女性少年成年后形成反社会性和边缘性人格障碍有显著影响。

四、家庭暴力容易导致少年敌意归因

美国犯罪学家哈斯克乐认为,家庭是决定一个少年是否成为犯罪者的重要因素,许多研究者发现,少年犯与父母的联系并不像正常少年那样紧密。对部分少年罪犯进行了调查,发现其家庭有紧张甚至冲突环境的占89.3%,远远高于正常少年。大部分曾有过不成功的社会化经历。

少年遭受家庭暴力不仅对少年的人格形成有一定的影响,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社会信息加工能力的正常发展。有研究表明,躯体虐待经历影响少年的人际关系和信息加工,受虐少年的人际关系和信息加工能力存在缺陷。家庭暴力往往使少年形成不正常的人际关系,遭遇家庭暴力的少年往往呈现出较严重的焦虑、抑郁以及较低的社会适应能力,他们因为缺乏安全感、忧虑以致无法与他人建立稳定的关系,导致人际关系的疏离,因此在处理社会信息时更可能形成敌意归因倾向。

在假设挑衅的情景中家庭暴力环境中成长的少年敌意归因倾向更明显。受虐少年经常处在恐惧环境中,没有形成安全的依恋模式致使其善意归因的能力发展滞后,躯体虐待导致少年对敌意线索的选择性注意显著。相对于正常少年,经受过家庭暴力的少年在心理方面所受的损害更大,人际关系淡漠,所以有过家庭暴力经历的少年在社会信息加工的生成反应阶段,更容易表现出攻击和退缩反应,不幸的经历与环境刺激及交互作用等因素交织在一起,容易导致其越轨行为,他们更可能参与暴力行为甚至刑事犯罪,更有可能成为违法犯罪者。

五、 结语

引起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很多,虽然家庭暴力和少年犯罪并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但家庭暴力也是导致少年犯罪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美国的犯罪学家赫希在其社会控制理论中特别强调子女与家庭环境之间的关系,他认为这种关系制约着少年适当的社会化和对行为准则的内化,并将孩子父母行为及家庭环境看做青少年犯罪的一个关键因素,和谐的家庭氛围使得少年在潜在的犯罪情境中能作出正确的道德抉择,使少年较少可能参与犯罪活动。除了政府立法和公安机关及时介入以外,还要加大舆论、媒体的宣传作用,提高全民的素质,鼓励社会组织力量监督各种家庭暴力行为,建立多层次的社会网络支持体系,充分发挥社区组织的调节作用,形成一股全力用实际行动来反对家庭暴力,营造良好的社会主义家庭氛围,真正将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各项工作落实到实处。

猜你喜欢
家庭暴力攻击行为犯罪
住院精神病人暴力攻击行为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基于人工蜂群算法的无线网络攻击行为的辨识研究
Televisions
对于家庭暴力中“以暴制暴”行为的刑法学研究
什么是犯罪?
重新检视犯罪中止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高职学生攻击行为探析
“犯罪”种种
关于运动攻击行为的理论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