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地区所见圆台遗迹的年代探讨

2018-12-24 10:00秦丽荣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年16期
关键词:吉林市遗迹吉林

秦丽荣

摘 要:文章结合三普实地复查和对夫余文化的再认识,对吉林地区第二次文物普查中命名为辽金时期烽燧圆台遗迹的年代与性质进行了探讨,认为此类圆台遗迹当为具有军事意义的汉代夫余国堡寨遗迹。

关键词:圆台遗迹;堡寨

吉林地区地处东北中部、松嫩平原南侧,是青铜时代西团山文化的命名地和中心分布区。在20世纪80年代的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和2008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吉林市周边及地区所属的永吉、蛟河、桦甸、磐石、舒兰等五县市均发现有以低矮山丘圆形顶为主要特征的遗迹,在二普中调查者将此类遗迹认定为辽金时期的烽燧[1]。本文结合三普实地复查和近年来对夫余文化的认识,认为此类圆台遗迹当为汉代夫余国堡寨遗迹。在文中为表述方便,仍采用二普中的原用命名“烽燧”,不揣浅陋,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1 遗迹的基本特征

吉林市周边此类遗迹如永吉县西山湾烽燧、昌邑区柳条沟东山烽燧、丰满区漂尔烽燧、磐石市余富西山烽燧、桦甸孤顶子烽燧、治安烽燧等,当地老百姓多俗称之为“高丽城子”,它们均呈圆形或近似圆形的椭圆形,高出周围地表,呈台状,高度从1米到8米不等,周围有一周壕沟,均未经发掘清理,其中个别遗迹似有门址或者台阶。

桦甸孤顶子烽燧,位于八道河子镇向阳村北,其东、西两侧为沟壑,南面地势开阔,一条小溪从山脚下流过。烽燧建于山顶端,山顶较为平坦,为一台地,北高南低。烽燧平面为椭圆形,南北径31米,东西短径26米。周围有壕沟,东南似有一门,宽约1米,通过壕沟可来往于内外。烽燧中央略高于周围,于此尽可眺望四方,视野开阔。

丰满区漂尔烽燧,位于旺起公社漂尔大队屯西南侧一漫岗上。岗高出地面10余米,其北距公社所在地2千米,南与10千米外的摩天岭遥遥相望,东临小河,西靠长岭。烽燧地面平坦,面积约1000多平方米,四周有人工挖掘的沟壕,东部边缘为陡峭的断崖,西部边缘为峡谷,南北与一长岭相接。从遗址向四周瞭望,除西部山岭外,东、南、北三方数十里尽收眼底,而且从地理位置看,此地扼南北交通咽喉,其下即是吉桦公路。2008年10月三普时在对漂尔烽燧的复查中,发现该遗址平面近似圆形,且四面均匀分布着四个台阶,当为进出之用。

永吉西山湾烽燧遗址,地处黄榆公社平埠子大队西北0.8千米处,遗址位于屯西一山头上,当地称之为“西山”或“山城”。山头相对高度500米,东去0.5千米为平埠子北山遗址,东北连接起伏的山丘,西南面向开阔的平地,饮马河由南蜿蜒而来,经西侧向北流去。山头西南陡峭,东北平缓,依山傍水,视野开阔。烽燧平面呈椭圆形,长径31米,短径25米,周长100米,高于周围4.5米,似一平台,台面平坦。有壕沟绕此一周,沟上口宽2.5米、深1.5米,为就地取土堆筑而成,壕沟是有意挖的。

西南屯烽燧与西山湾烽燧不但同处饮马河右岸,而且周围地理环境相似,都位于连绵起伏的山岭中较为突出的山丘上,视野开阔。两处烽燧相距仅11千米,可遥相互望。

柳条沟东山烽燧,位于两家子公社柳条沟大队东约1千米一座苍翠的山岗上。其西面为柳条沟屯,东面1.5千米处有泉山,南面视野开阔,方圆几百里尽收眼底,东南与松花江右岸的乌拉街公社遥遥相望,烽燧东西长40米左右,南北宽40米。三普中实地调查知整个遗迹为圆形,周围有一周壕沟,中心高出四周1.5米左右,地表无用火痕迹。

永吉县还有一处桄子沟烽燧,位于五里河子公社所在地西2千米桄子沟大队队部北侧一高约30米的山顶端。此烽燧四周陡峭,峰顶有一块面积约80平方米的平坦台地。该地地理位置优越,站在山巅处,可俯瞰整个五里河子公社。东2千米是吉林桦甸公路,西侧山脚下五里河一支流绕山而过,周围是万亩良田,视野开阔。1983年二普时,采集到一些红褐色夹砂陶片。

蛟河以及舒兰部分地区此类遗迹与吉林地区其他县市在形制上略有不同。蛟河此类遗迹亦分布在低矮山丘顶部,平面为圆形或椭圆形,整体呈圆台状,面积在1000平方米左右,与其他市县类似。区别在于这一区域发現的此类遗迹其边缘为一周凸起的黄土棱子,这种形制或为一种地域建筑特色。《蛟河县文物志》记录此类遗迹10余处,而且多集中在池水乡,松江、漂河、拉法、龙凤等几个乡镇也有发现,均位于松花湖沿岸,当为古代重要通道两侧。

2 遗址的年代与性质

二普中,此类遗迹发现器物极少,其原因大概是此类遗迹均分布在山丘顶,多年无人类活动,地表植被茂密,不易发现。在永吉县西山湾烽燧“仅在台上采集到一件黄褐色陶片,另在山坡上采集到汉代残铁锛一件和泥质绳纹陶片一件”[2]。2009年5月,在昌邑区柳条沟烽燧复查中,因该遗迹被新开辟为耕地,地表裸露出来,采集到陶片若干。陶片从质地可分为三种,即夹砂红褐色陶片若干、夹粗砂褐色陶片若干、泥质灰陶质地绳纹陶片一件。

根据吉林地区青铜时代文化特征判断,第一种夹砂红褐色陶片属于吉林地区西团山文化遗存。第二种夹粗砂褐色陶片是张忠培先生在《吉林市郊区古代遗址的文化类型》[3]一文中提到的以东团山、帽儿山等遗址为代表的“文化三”考古遗存。林沄先生指出,“早先被张忠培命名为‘文化三的考古遗存在吉林市及其周围地区分布甚为普遍,从文化特征来看,应该就是夫余考古遗存”[4]。而在西山湾和柳条沟东山发现的泥质灰陶质地绳纹陶片,正是汉魏时期典型器物,故判断此类遗迹的年代当为汉魏时期。至于在此类遗迹中发现的西团山文化陶片,则更进一步证实了夫余文化是在西团山文化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三国志·魏志·东夷传》中:“夫余在长城之北,去玄菟千里,南与高句丽、东与挹娄、西与鲜卑接、北有弱水,方可二千里,户八万。其民土著,有宫室、仓库、牢狱。多山陵、广泽,于东夷之域最平敞……作城栅皆员,有似牢狱。”《后汉书·东夷传》中有关夫余的记载基本与《三国志》相同,“夫余国在玄菟北千里,南与高句丽、东与挹娄、西与鲜卑接,北有弱水。地方二千里。本濊地也……以员栅为城,有宫室、仓库、牢狱”。《后汉书》中将《三国志》里“作城栅皆员”改为“以员栅为城”。笔者认为“作城栅皆员”中的“城”与“栅”在古文中当分别理解,“城”应为土城,汉代所谓的“城”应包括大型的城址和小型的军事守备城。“栅”当为木建,则可以理解为具有军事意义的堡寨。《资治通鉴》中注:“垒城者,筑垒附近大城,犹今堡寨也。”[5]人们很早就知道在城市的边缘设置以军事为主的小型城垒作为据点,以烽燧与主城联系,是为早期的防御体系。城堡的选址一般在高地或丘陵附近,主要为解决水源、交通等问题。秦汉时期,为了满足野外军事需要,通常都要在营地周围构筑以壕沟、围墙为主体工程的营垒。这种营垒本因战争需要产生,后随着筑城技术的提高,逐渐演变为堡寨[6]。吉林地区发现的这一系列圆台、壕沟、土棱子等遗迹即为具有军事性质的夫余城栅。“栅”因其质地不易留存,所以不见地面遗存,但保留了原有圆形形状的台体,相信今后对其进行考古工作时必将发现圆形分布的柱洞。从圆台遗迹的分布来看,其均为吉林地区从古至今交通要道,且依山靠水,既得居住之便,又具守备之势。综上所述,将其认定为汉夫余时期堡寨遗迹,不仅与信史记载符合,而且与秦汉时期军事堡寨在选址、营建方式、功能等方面特征相符合。

近年来,随着东北史地研究的深入,学术界基本将汉魏时期的夫余王国确定在吉林市,林沄、李健才、武国勋等发表了多篇论文,论证吉林市当为夫余王国的前期王城所在地。除了在吉林市帽儿山发现的大型墓葬群确定为汉魏时期夫余王国遗迹外,其他有关夫余王国的典型遗址、遗迹均未确定,这是不合符常理的。因此,重新定义为夫余堡寨的此类圆台遗迹对进一步认识夫余王国将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参考文献

[1]景爱,董学增.吉林舒兰县古界壕、烽台和城堡[J].考古,1987(2).

[2]吉林省文物志编委会.永吉县文物志[M].吉林:永吉县科技印刷厂,1985.

[3]张忠培.吉林市郊古代遗址的文化类型[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63(1).

[4]林沄.夫余史地再探讨[J].北方文物,1999(4).

[5]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一百四十四[M].北京:中华书局,1956.

[6]李晴.宋明两代军事堡寨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2.

猜你喜欢
吉林市遗迹吉林
沙海遗迹
A Spring Coat for Sarah
超新星遗迹Simeis 147
吉林冬季之旅
吉林出版集团
文物保护与旅游业的互动
吉林农业大学招生就业及国际交流等
吉林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