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序渐进、自主合作,激发思维能力

2018-12-24 10:05顾施雯
赢未来 2018年22期
关键词:看图说话高考改革课例

摘要:传统英语教学存学生羞于张口说英语,有“畏难”情绪。高二学生,能读懂图画的大意,但说图时往往说不出、说不多、说不形象,会话基础薄弱、也缺乏学习主动性。本堂看图说话课基于此,意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提高少教多学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品质,促进学生对说的主观能动性。本课目的在于学生能通过仔细读图讲述故事大意,并能抓住重要的细节比如角色的动作、神情,推测出可能的感受和语言。遵循i+1语言习得规律,层层深入;学生示范、小组合作、自评互评,以学生为本;创设情境,激发思维能力。

关键词:看图说话;高考改革;课例

一、研究背景

传统英语教学存在“哑巴英语”,学生羞于张口说英语。虽作为高二学生,能读懂图画的大意,但说图时说不出、说不多、说不形象,会话基础薄弱、也缺乏学习主动性。这就需基于高阶思维的 “深度学习”,不只停留于记忆与理解,更要分析、综合、评价和创造的课堂。引导学生将所读输入大脑,经对比、分析、理解、综合和创造等系列思维活动,用目的语表达;鼓励结合所学发挥想象、运用批判性思维,深入情境,对课本内容进行再创造。

本堂看图说话课基于此,意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提高少教多学的学习效率,激发自主探索的品质,促进学生对说的主观能动性。

二、教学过程

根据《高中英语教学基本要求》(2016:68)要求,学生在图片会话中应在逐幅描述图片时,把故事的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和情节)描述清楚;还可进行合理的想象以丰富图片中的各个细节。本课要求学生在能够简单描述故事大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准确理解、发现有关动作和神情等细节,准确解读人物的情感,并预测人物之间合情合理的言语内容。在根据细节的捕捉、理解、提炼的基础上,实现从读图、懂图到说图的最终目标。

说前:通过“who, what happened”等提问帮助学生理清图片故事大意。为学生其后环节的图片信息观察、理解和提炼作铺垫。

说中:以图1、图2为例带领学生一起捕捉细节、体会细节、组织语言,引导学生获取、整合有关图片的动作、神情、情感、对话等;再以小组活动的形式组织每小组合作描述剩下的4幅图,以进行图片细节描述的操练。

说后:要求学生描述整个图片故事。同时进行自我和同伴评估,帮助学生总结、反思、提高。

作业:准备流畅、有逻辑、有感情地复习完整的图片会话,进一步巩固和整合所学;在脑中画出第7副图作结尾,将整个故事写成作文,应用和拓展所学,同时将其转化为笔头输出,提高语言运用的水平。

(一)遵循i+1语言习得规律,层层深入

课堂中采用i+1语言习得方式。其中,i表示学习者目前的水平,1表示比学习者目前的水平略微高一点的水平。学习者只有充分理解学习的内容,并且按照自然顺序排列,才能从已学过渡到新学的层次。(Krashen, 1982)在课堂上,以学定教,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应变地使用一系列追问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全面读图、抓取关键,并寻找贴切的语言,生成准确、合适的描述。如:What does picture 1 show?But besides Lisa, who else is in the picture? Whose ducks are they? Are they important? What were they doing?

由一系列对图一的追问与学生回答(i)引导学生读到人与动物,同时自然地引出语言结构“…while…”(1)。又如:Look at whats in her hand/ What did she do? Whats the look on her face? From her look and actions, imagine how she felt. To develop a picture talk, we can add ones action, look. From these two, we can also imagine ones feelings.引导学生先观察可见的动作和神态(i),在此基础上来推测、分析角色的情绪(1)。

(二)以学生为本

教师在完成图1、2后的新知教授后,就放手让学生参与小组合作,描述剩余的四幅图。在小組合作时的工作单为学生呈现了清晰的小组执行思路和要求,给小组合作提供了可执行的保障。学生根据所教,展开讨论,从相互的讨论中得到启发,确定图片中的动作、神情,推测出可能的感受和语言。

再借小组合作的形式和自评互评表的要求互相练习、评价说图的连贯性和生动性。这实现了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个学生都开口的可能、提供学生能够综合所学知识的机会、培养学生学会评价别人并接受来自他人的反馈,也为紧接着的教师纠正和评价作铺垫。

三、教研讨论

(一)课堂容许留白

课上,有时学生回答问题时明显表现出支吾、不流畅、准备不充分。我反思到,欲速则不达。教育要讲究“留白”艺术,并非越“细”越好。课堂中不一定都是紧凑的安排和过于流利的问答,给学生稍加喘息和消化的时间,才能有经过了思考的回答出现,甚至迸发出个性化的理解。教师往往将问题不断地抛给学生,将知识点事无巨细地讲给学生,学生是否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消化信息,往往被忽略。塞满课堂的教师话语,可能会导致超限效应,引起学生的反感,也影响教学成效。

(二)给予空间、活跃思维

授课教师不是独裁者、唯我独尊,要能接受与自己不同的想法。在课堂上,要能接受学生有时和自己不同却合理的理解。比如在学生读图5理解鸭子的感受时,允许、尊重并鼓励学生有不同的解读。但如果平时总是框死学生,是无法活跃学生的想象力,扩张学生的思维的。

四、思考与展望

在探索新课堂实验、深入学习的道路上,我将继续聚焦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进一步优化提问和一系列追问;在学习方式上,继续注重i+1学习渐入模式,鼓励自主学习,增强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和自评互评机制;在课堂上,注意留白艺术。我将沿用这套模式来尝试更多的听说课型,继续探索高考改革下的课堂模式。

作者简介:

顾施雯,女,汉族,上海人,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

猜你喜欢
看图说话高考改革课例
花开烂漫——彩墨画瓶花课例
课例
知识表征在小学英语看图说话中的应用探究
美国化学课堂多样化学习评价方式带来的新思路
“中国梦”之中国“自主高考”梦
高考双轨制改革的意义及难点探究
灵活运用信息技术优化看图说话教学
构建低年级看图说话教学效果的思考
只是“看起来很美”——由课例《蒹葭》引发的反思
课例.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