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琳 张明子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8)9-095-01
摘要 党员学习教育是党的建设中一项基础性工程,在新时代下,采油企业结合党员技能培训,调动党员党内学习的主动性和内动力,准确把握党员需求,按需施教,分类施教,将党内学习内容中植入更强的实用性,更好融入生产经营工作,使广大黨员愿意学、学得懂、用得上、用得好。
关键词 党员 素养提升 新时代
一、研究背景
一是学习认识不够明确。采油单位以生产为主,其主要目标在于强化生产经营管理、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这就使少部分党员淡化和削弱了政治理论学习,沦为“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软任务”。对党的理论学习不深,理解不透、应用不精,没有达到预期目的。
二是学习机制需要健全。党组织内部的学习的方式方法和模式相对比较单一,方法需要进一步灵活,载体需要不断丰富,对员工的吸引力需要持续加强,持续性、主动性的长效学习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
三是培训需求定位不准。培训需求分为组织需求和个人需求。员工技能培训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员工全面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每个人的思想意识和业务基础不同,接受相同的教育培训之后其熟悉接受能力也不相同。
四是缺乏培训评估制度。对培训效果进行测评的方法单一,评估不够全面,即仅仅对培训课程中所授予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考核,没有深入到员工行为的改变、工作态度的转变、工作绩效的改善、能力的提高上来。
二、提升途径
(一)学习目标设定有效结合
根据党内学习目标和员工技能培训方向,结合实际发展需要,制定员工培训计划,把学习教育作为各项工作的源头,将党内学习和员工技能培训进行有效的融合。一是目标制定一体化,既考虑党内学习计划,又要考虑员工岗位需要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学习培训;既设定政治理论素质达标目标,又要设定专业理论水平达标目标;既要考虑短期目标又要制定长期目标。二是目标设定的协调一致性。员工技能培训的中长期目标与个人发展方向之间,党内学习与业务知识学习之间要有系统的关联性和协调性;三是学习目标设定的现实性。目标设定要紧贴党组织实际、员工愿景及作业区发展形势对人才的需求,既要满足组织发展的需要,也要满足个人成长的需要,既要考虑目标的可操作性,也要考虑目标的可实现性。
(二)学习制度制定有效结合
制度是开展学习培训和达到目标的基础和根本保障。一是要制定好完善的学习制度。制定党员及员工月度、季度、年度集中学习制度,制定党内学习和员工技能培训的交流学习制度。二是制定学习激励制度。建立内部兼职培训师讲课奖励、内部学习评比奖励等制度,从制度上确保学习培训顺利实施,激发员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制定学习考评监督制度。按照党内学习和员工技能发展目标,定期开展学习制度落实、学习应用效果的考核评比,督导检查,确保制度落实,成效显著。
(三)学习机制建立有效结合
机制是搞好学习培训的动力基础,也是搞好员工技能培训的长效保障。一是建立经常性的学习机制。建立每日一自学、每五日集中学习、每月一讲学的日常学习机制,倡导即时学习、全面学习和终身学习;二是建立学习动力提升机制。积极开展员工技能培训,将有实用性的技能培训措施融入到政治理论学习中,增强党内学习的动力,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三是建立激励机制。不断完善党内学习和员工技能培训积极政策,以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相结合,持续激发广大党员的行为动机,保持高昂学习热情,使广大党员求知有学处,实践有用处。
(四)学习方法建立有效结合
紧密联系作业区实际和个人岗位特点,不断探索党内学习与员工技能培训方面专业知识学习的方法和途径,不断创新学习模式。一是开展“参与式”学习培训。让参加员工做主人、当老师,参与制定培训教案,积极主动参与培训活动,从亲身参与中获取知识、技能和正确的行为方式,提高员工参与培训的热情和培训效果。二是开展“头脑风暴式”的学习培训。作业区主要及各路分管领导和员工共同参与生产经营问题讨论,讨论发言没有对错的选择,相互启迪思想、激发创新思维,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参与者的创造能力,提供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提升创新意识。三是开展“交互式”多元化相结合的培训。日常工作中,除了常用的自学、集中培训、知识竞赛、技能比武等形式的培训方法外,还可采取角色训练法、案例研究法、参观学习、岗位轮换等培训方式,因人、因地施教,提高培训质量。
(五)实践应用有效结合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于实践,提高工作效率。一是政治理论和专业理论充分结合应用。在生产经营工作中,要充分运用党的伟大理论引领主要工作发展方向,同时也要用专业技术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充实党建理论。二是思想技术充分结合。在党员个人成长中,既重视思想素质建设,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又要用员工技能培训中的实践技术丰富员工的专业素养,培训出懂生产、懂技术、懂经营、会管理、会交流、会写作的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