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智翔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比是展现课文所描写的事物形象,表明作者鲜明情感的有效途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结合文本特点,挖掘文本潜在内涵,进行对比教学,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结合一些具体教学实例,浅谈关于“对比”教学的想法。
一、在对比中感受词语运用
课文语言是有情感,有温度的。作者在写作时会选择合适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展现自己的真实态度,使学生通过对文中语言进行前后对比,来体悟作者在遣词造句方面的异同,这是帮助学生进行高效语言实践。我在教学《苹果里的五角星》这一课时,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我提出问题:“在探寻苹果里有什么这一件小事上,文中的我在切苹果前后的情感有什么区别?你从哪读出来的?”学生的回答大都偏向于“我”说的语言上。面对学生的反馈,我接着追问:“你们再完整读一读作者说的话,能不能从一些词语上看出他情感的变化?”我这样做是让学生在对比朗读中感悟词语背后的含义,读懂作者的情感,体会作者选用字词的巧妙,这样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抓住这些细枝末节来引导学生進行对比,能使学生在语言表达能力上有一定提高。
二、在对比中加深学生朗读体验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朗读的方式不同,对于学生的要求也不一样。因此,教师可以采取对比朗读的方法,促进学生提高朗读技巧,让语文学习更上一层楼。
我在教学《第一朵杏花》时,先让学生自读孩子和竺可桢的对话,初步感受文中不同的人物语言,然后再分角色朗读,体会竺可桢与孩子不同的人物形象,使学生从课文里“我是问第一朵是哪天开的。”“什么时候?”“是第一朵吗?”等对话内容感受竺可桢爷爷对待科学研究一丝不苟的态度。接着,我提出问题:“你还从那些地方中能够感受到竺可桢爷爷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我这样做,就是形成了一个悬念,巧妙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然后回到问题上,一切就迎刃而解,为我进行新的教学做了铺垫。
三、在对比中感受人物内心
教师在教学中只有唤醒学生与课文本身情感的共识,激发学生与课文人物内心的碰撞,并直至走进人物的内心深处。如何让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人物的内心,加深对课文主人公精神品质的感悟?我们可以采用“对比”的教学方式。
我在教学《李时珍夜宿古寺》时,针对李时珍和庞宪在破败古寺中的一段对话“嗯,常年雷雨地奔波,……吃点苦也是值得的。”体会主人公为了实现人生目标、造福人民而不怕吃苦的高大形象。紧接着,我在指导学生学习李时珍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时,让学生对比学习他的动作与神态,例如“李时珍端详了一阵,各扯下一点放在嘴里嚼嚼,若有所悟。”“ 鸡肠草……庞宪,你把药包拿来。”等等,这样的对比,让学生体会到他对待工作时一丝不苟的态度,进而再次体会到他造福百姓的崇高理想,对比也更好地让学生与人物的心灵碰撞在一起。
四、在对比中品味语言表达
教导学生学会品味语言,为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基础,是语文课堂的生命活力之所在。而语文课堂引导学生品读语段,正是学生学习语文所要掌握的重要能力之一。小语教材中,有一些课文语言精美,耐人寻味,对此,可以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异同,并主动细读初探,进而深入把握课文的主旨和内涵。我在教学《雾凇》时,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来描写雾凇的形成过程,每一处都把雾凇描绘得细致又恰到好处,例如:“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最初像银线,逐渐变成银条,最后十里长堤上全都是银松雪柳了。”我在教学时适时出示另一段话:这蒸腾的雾气,依附松针,柳枝上,逐渐变成雾凇。让学生细细品读这两段话,并提问:“同样是描写雾凇,把它和课文内容进行对比,有什么不同呢?哪种更好?说说你的理由。”学生一比对,就体会到文中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雾凇的形成过程描写得非常细致形象,同时又充满美感。这样的对比教学不但让学生感受到雾凇的美,而且使他们领会到作者这样表达的精妙。
五、从对比走向生活实践
语文课堂学习的时间有限,只有教师将语文学习与课外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继续主动阅读、观察、思考,学生的语文能力才可以不断提升,在生活中自主学习,这将为语文学习打开源头活水。我在讲授《公仪休拒收礼物》时,提到一个问题,公仪休对子明说:“只要天天有鱼吃,我也就心满意足了。”可公仪休后来却对送鱼的管家说:“你不知道,现在我一闻到鱼的腥味就要呕吐。”为什么主人公同样地面对鲤鱼,说的话却是大相径庭呢?这还能证明公仪休是一位诚实正直的人吗?如果只是在课文中找缘由,就显得有点牵强。这时,我让学生在课外读一读与公仪休相关的故事,让学生从课外阅读中深入感受一身正气的人所应有的品质,从中获得启发。
教师应该从学生出发,运用对比方法,讲究教学的艺术性,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作者单位: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世茂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