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建梅
摘要:在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模式下,学生总是作为一个被动接受者的角色参与在课堂学习中,“教师讲学生听”成为数学课堂的固定化状态,在这样被动的学习状态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难被激发,使得教师的教学效率低下。教师如果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加入一些趣味性的因素,积极构建充满趣味的小学数学课堂,可以让学生的学习从“被动”变为“主动”,让他们带着兴趣去主动学习知识,参与课堂活动,自然他们的学习效率会提上去。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趣味性
在小学数学中,由于数学本身的抽象性,让天性爱动、不爱拘束的学生感觉到数学学习枯燥和乏味,尤其是其中的一些数学公式、几何知识,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理解比较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更应该注意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引入一些新鲜、有趣的事物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有紧紧围绕学生这一主体,在教学手段的辅助下才能让小学数学课堂更高效。
一、故事导入法——激发学生探究欲
对于新颖奇特的事物或是具有悬疑性的故事情节,学生会产生好奇心,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天生思维活跃,探究欲强。在数学的课堂上,教师可以在新课导入环节插入一个有趣的故事、谜语等,利用或新奇或悬疑的故事情节来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快速抓住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进入到课堂学习之中。
例如,在学习《认识图形》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在新课导入环节这样引出话题:“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都见到过哪些图形呢?形式多样的图形让我们的生活美丽多彩,今天教师要带领学生走进‘图形王国。”在“图形王国”里,教师可以以图形为主角构建起充满故事性的情境,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图形王国里啊,有许多的图形宝宝在搞大联欢,可好玩啦!学生们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几位图形朋友。”在这样“交朋友”式的教学情境下,学生们可以记住不同图形的特征,加深他们对图形这部分知识内容的记忆。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只有从内心里喜欢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乐趣,数学课堂才会真正变得有趣起来。
二、生活化教学——引导学生感悟美
纵观我们当下的教育发现,学生一天中的三分之一时间都在校园中度过,真正去接触日常生活的时间其实很少,小学生及时学会了很多知识,也不能很好地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为此,构建有趣的数学课堂还需要教师开展生活化教学,把学生置身于生活这一鲜活的情境之中,才能让其发现生活之美、数学之美。
例如,在学习一年级《认识钟表》这部分教学内容时,为了能够让学生认识整时,帮助他们建立时间概念,有必要进行生活化教学,只有这样才能为他们之后学习“时、分”奠定基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离不开时间,很多小学生在学前教育或家庭教育中多多少少也都知道一些关于時间的知识。对于一名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基本上有着一定的行程计划,如每天起床、吃饭、上课、下课,这些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开展,通过引导学生去写下一天的行程表,可以帮助他们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得去感知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在课堂教学上,我也让学生都带来了我们经常使用到的计时工具,有的拿来了闹钟,有的拿来了手表,通过引导他们去观察计时工具,学生知道了更多关于时间的知识,很多学生学习完之后纷纷感慨时间的计量确实可以方便我们的生活。
三、多媒体教学——提升学生学习体验
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的生产、生活、学习与其联系越来越密切,当代的教育当然也离不开这个科技新宠,将多媒体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进行结合,已经成为当下教育的重要研究内容。
例如,在学习《生活中的数》这部分内容,为了让学生能够联想起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教师这时候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利用多媒体的图片功能向学生展示生活中的“数”,如超市的零食货架上摆放了一排的可口可乐,标价“4元/瓶”;在晚上爸爸坐在电视机前收看天气预报,显示本地区最高气温是5度”;小红在本市数学竞赛中获得了90分的好成绩,拿下了全市第一名;李明在药店称量了自己的体重,为48千克……这些图片充满了生活化的气息,可以让学生感悟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更好地学习本课的知识。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辅助下,教师可以更快速、直观、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快速、深入地理解相关的知识点;同时,利用信息技术教师可以获得海量的课外资源,教师经过选择后展示在课堂之中,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延展其数学思维。
总之,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为了让他们可以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集中注意力,教师就必须合理使用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只有这样才能积极构建一个充满趣味的数学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他们之后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玲玲.浅谈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方法与途径[J].中国校外教育,2018(32):105-106.
[2]罗霜.提高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趣味性策略探讨[J].才智,2018(30):17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