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希宏
爪哇岛上有很多稻子,大部分生长在火山灰泥里。
爪哇岛上多火山,千万年来,喷发成漫山遍野的黑土地,一脚踩上去,能从你的脚趾缝里吱吱吱地冒出来,肥得流油。智者乐水,稻子们选择乐土。
印尼是个万岛之国。爪哇,是它的第四大岛,印尼半数以上的人都生活在爪哇岛上。挺有意思的是,水稻分三种:籼稻,粳稻,爪哇稻。爪哇岛上的水稻,种的却不是爪哇稻,而是典型的籼稻,一如我国南方。爪哇岛地处赤道附近,阳光是一如既往的强烈,一年里什么时候都可以种植水稻,哪里都是,怎么都有。我们在亚威,刚开始插秧呢,十里之外的薄绒,稻子已经开花欢呼了。再去看不远的山坳里,稻子已经饱满得垂下了头,农民们正在挥镰收割,笑容洋溢。在印尼其他几个大岛上,种植的大多是农家品种,靠天吃饭,产量非常低。
在爪哇,几乎有百分之九十的人,三餐都是米饭,米饭,米饭。重要的饭吃三遍。最常见的就是手抓饭了。大小餐馆,你总是可以看见爪哇人民一揉一捏的,用手抓着饭,轻轻送到嘴里,犹如点绛唇。有点情调的饭店会把一团米饭倒扣成一个心形放在你的盘子里,让你瞬间心里一暖。
说得更深刻一点,稻米在印尼人眼中是有灵魂的。印尼的神话故事里说,稻米是从眼睛里长出来的。带到田间地头的米饭,他们会用香蕉叶包好,休息的时候就一层层扒拉开来,像是打开一个礼物盒。人们一群一群地坐在树荫下,认真地用手抓起一撮米饭,配以一撮鸡肉,吃得津津有味。稍微高级一点的,会做成一种糯米饭团,裹着细小的鸡肉丝,方便携带,也特别好吃。白天,爪哇岛的温度总会在30℃上下,所以,也不存在冷饭一说,随时都是热乎乎的。我在爪哇岛的酒店里,吃过一种象棋模样的饭丁,飘在酸辣汤汁里,也是别有风味,咬一口,丢回汤里,又是周身浸满了酸辣,越吃越有味。
从祖辈开始就闯荡南洋的吴先生家,开办大工厂流水线生产方便饭。咖喱牛肉饭,豆蔻鸡肉饭,放微波炉热两分钟,或者用自带的石灰小包加热,米饭的味道就如刚刚收割的一样,鲜食如初。
历史上,印尼爪哇岛上有几种著名的水稻。有一种叫皮泰的水稻,在1960年,与来自我国台湾的水稻品种低脚乌尖,一个高个子,一个低个子,恋了爱结了婚,产生了著名的奇跡稻IR8,它具有坚韧短健的稻秆,一粒种子可以长出很多分蘖,一时风靡东南亚。与我国先前培育的矮脚南特、广场矮一样,产量显著提高了。矮化水稻与矮秆小麦一道,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第一次绿色革命。还有一个品种叫印尼水田谷6号——这与我自己的经历就非常近了,我的老师张慧廉先生,就是在这个水稻品种里发掘了一种新的不育基因,从而创造出印水型杂交水稻,开花整齐旺盛,容易接受其他水稻的花粉,促进了我国杂交水稻的大发展。我尾随在后,学到了不少杂交水稻技术的“真金白银”。那是一种在泥里的科技。这么一看,我来爪哇做水稻,是有渊源的。
一阵风过来,稻子们也齐声点点头说:“是。”
(摘自《杭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