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步升
有一则故事说,一位富裕的犹太商人,在儿子新婚之际准备大宴宾客,儿子却不知道该如何安排客人的座位,他向父亲请示说,今天是我的好日子,若按传统的方式,富人应坐在首席,穷人应坐在靠门的地方,但这并非我的主意,这次就让我把荣誉让给那些穷人吧。父亲想了想说,儿子呀,要改变这个世界的传统何其难也,在每一项习俗后面都有很好的理由,穷人参加宴会,一定要讓他们大快朵颐,富人参加宴会,才是为了荣誉,一旦让穷人坐在首席,他们就不好意思开怀大吃,一旦让富人靠门,他们就会感到受了侮辱。
我原以为就咱中国是礼仪之邦,日常生活讲究多,不料想,犹太人也是如此,虽有这样一个以聪明著称的民族给咱大中华民族做伴,我还是觉得,该正规时尽量正规,该放松时不妨放松,尤其在吃饭这种日常事务中,不要把人弄得那么拘束为好。可还得话分两头,各表一枝,正如这个故事中说的,既然是传统,是习俗,就有它成为传统习俗的理由。
俗话说,酒席宴前分贵贱,自小,我对国人的种种繁文缛节就特别不认同,不就是吃饭嘛,同在一个饭厅,同吃一种规格的饭,又是圆桌,却要分主席次席,每一席又要分上座末座,谁先动筷子,谁后动筷子,一不留神,人丢大了。童年时,我随父亲去邻村赴宴,一位客人坐错了地方,也不过是次席与更次席之别,结果让管事当众轰了下来,闹了一个大红脸。多年以后,每当我看见那个人,不由得就会想起那件事,还替他难为情。我在后来的生活中,每次赴宴,哪怕是再好的朋友,再随意的场合,都要先问清楚哪是主座,哪是次座末座,而我直到现在也搞不清一副座头的级别。时间长了,我便以经验选择自己的座位。如果桌上有领导,或来头很大的人,咱主动坐到他对面,至多坐到他身旁,大体是不会出以低就高之错的,错了,那也是以高就低,说明你谦虚,让别人把你往高处赶,就好像你不想当官,而有关部门认为你不当就会给什么什么带来重大损失一般,比你走门路当上的官值钱多了。在进餐时,每上一道菜,人家不动筷子,咱慎勿乱动,即使人家已经吃饱了,不动筷子了,咱也不轻举妄动。这几年,混了些许资历,似乎也混了一点“身份”,经常有人把咱往主座上礼让,推辞不过,只得坐上去。坐上去了,这顿饭哪怕真饿了,哪怕饭菜真合胃口,也是吃不快活的,既怕礼节不周,辜负了主座的待遇,又怕慢待了次座末座的客人,让人家吃一顿饭,怀一心病。我的意见是,如果是礼节性的吃饭就遵守约定俗成的礼规,如果是亲人友人相聚,或纯粹为了吃饭,放松一些,才能吃出心情,吃出味道,吃出舒服的肚皮来。
时代进步了,进步的标志便是开明、宽容,和个体对生活方式选择的多元化,尤其吃饭这档子天天顿顿泼烦人,又天天顿顿不受泼烦不行的事情,该讲究的,愿意讲究的人,尽量去讲究;不讲究,讲究不起的,不咋愿意讲究的人,不妨随人家的便,各就各位,各取所需,互不妨碍,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