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城元代蒙古文、汉文文书拾零

2018-12-24 11:06:24党宝海
西部蒙古论坛 2018年4期
关键词:额济纳旗黑水城雇工

党宝海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北京 100871)

[内容提要] 本文对黑城出土的一件元代蒙古文雇工契约、一件关于税粮征收的汉文-蒙古文双语文书、一件关于学官上任的汉文文书做了释读,结合其他黑城文书对它们所涉及的历史现象进行了分析。

20世纪,内蒙古额济纳旗黑城遗址出土了大量汉文、西夏文、蒙古文、藏文、回鹘文等多种语文的古文书。绝大部分文书已经陆续刊布,并有学者进行研究。在内蒙古额济纳旗博物馆公开展出的三件元代蒙古文、汉文文书,前贤似未曾论及。笔者不揣浅陋,考释如下。

一、蒙古文文书

中国、日本学者共同完成了对黑城出土非汉文文书的研究,出版了高水平的学术专著。[注]参阅吉田順一、チメドドルジ(齐木德道尔吉)编《ハラホト出土モンゴル文書の研究》,东京:雄山阁,2008年。额济纳旗博物馆藏有一件残损的蒙古文契约文书,在中、日学者所研究的蒙古文文书中并未涉及。2013年出版的《中国藏黑水城民族文字文献》收入了这件文书,编号M1·084[AE205ZH144(M)3]。[注]塔拉、杜建录、高国祥主编《中国藏黑水城民族文字文献》,北京:中华书局,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86页。书中所标记的M1,表示这件文书现藏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注]见前引《中国藏黑水城民族文字文献》,凡例,第12页。但是,笔者2014年夏季参观额济纳旗博物馆,亲眼目睹了这件契约文书(见本文附图)。现将契约内容转写如下,无法释读的词汇用省略号……表示:

1……sara arban

月 十

2 ……kümün

3 ……

4 ……degü inu

弟弟 他的

5 ……nigen

一个

6……kölösün inu

雇佣金 他的

7 ……taγar tabun šim arba

斗 五 升 大麦

8 ……šim bedügün ür-e

升 大的 种子

9 …… bolba ene……

成了 这

10 ……dur……

对于

11 ……noγai……

12 ……

第7行的arba的完整形式应为arbai;第8行bedügün即büdügün,ür-e没有写出ü字母的长牙。这都是民间书写没有严格遵蒙古文正字法的结果。由于文书残缺严重,这里只能简述大意:在某月的十几(?)日,雇佣了某人,佣金为若干斗五升大麦。这些大麦中有若干升是大粒种子。

在黑城出土文书中,蒙古文民间契约文书多为借贷文书,虽有个别雇佣文书,但涉及的雇佣关系并非雇工,而是雇人代为运输税粮。[注]前引吉田順一、チメドドルジ(齐木德道尔吉)编《ハラホト出土モンゴル文書の研究》,第36~38页,蒙古文第二号文书,原编号F61:W6。此外,有一件人口抵押文书提到了工钱(写为kölesün),但实际与雇工无关。[注]前引吉田順一、チメドドルジ(齐木德道尔吉)编《ハラホト出土モンゴル文書の研究》,第48~51页,蒙古文第五号文书,编号MON02。像上文论述的这种蒙古文雇工文书(见图1)比较罕见。

图1 蒙古文雇工契约文书

在元代雇工文书的内容和体例上,我们可以用三件黑城汉文文书略加说明。一件文书编号为F 38:W1,内容如下(/表示另起一行,方括号内文字为推测补字):[注]李逸友编著《黑城出土文书(汉文文书卷)》,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188页。录文又见杜建录《中国藏黑水城汉文文献整理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67~68页。杜建录书对元代雇身契约有专门的研究,见前引书第二章“中国藏黑水城汉文契约研究”的第四节“雇身契约”,第67~75页。

立雇身文字人小张,今为身闲,别无营/生,自愿雇与古二处作杂色,酒店内/使唤。每月言定工钱中统钞贰拾两,按/月计算。如人天行时病,逃亡走失,一切违/碍并不干雇主之事,同雇人一面承管。/一写已后,各无番悔,如有先悔者,罚钞/壹拾两与不悔之人受用。恐后无凭,/故立此雇人文字为照用。/至正元年八月初四日立雇身人小张/同雇人太黑奴/□□□

另一件文书编号为F209:W58,两面书写。正面文字为:

立雇身文字人立[朵]……/钞用,今为身闲,别无[营]……/人阿兀丁家内作杂用……/每月工钱中统钞……/不令拖欠。如有雇身……/独身,乃连死伤,一……/当罪。并不干雇主之事……/本人一面承当。一写……/悔者罚钞一面无词……/用。/至正十一年九月初……/同雇身……/知见人……/知见人……

文书的背面文字为:“中统钞当月支工钱肆……”。[注]前引李逸友编著《黑城出土文书(汉文文书卷)》,第189页;杜建录《中国藏黑水城汉文文献整理研究》,第69~70页。

第三件文书编号为F504:W1,文字内容为:

……字人棉合哥,今为要雇身使……/……今将自己弟,名唤妳马歹……/……□住人答古秃处,永远为……/……身,两家言定雇钱中[统钞]……/……□□□……[注]前引杜建录《中国藏黑水城汉文文献整理研究》,第71页。

以上三件雇工契约,都是使用中统钞做为雇佣金,而不是像上文蒙古文文书所写的那样,采用支付粮食的方式。按照蒙古文契约反映的情况推测,雇佣关系可能发生在亦集乃路城市居住的蒙古人与乡居蒙古人之间,被雇佣的蒙古人更乐于接受用粮食(包括种子)做为雇工的报酬。

二、汉文、蒙古文双语文书

额济纳旗博物馆藏有一件蒙汉文合璧的文书。其内容为:

1 初八日

2 至正廿八年十月置

3 šui liang buu

4 实征税粮簿

5 税七十一石九斗□

6 三升二合三勺四抄。

第三行文字为朱红色,是使用畏兀体蒙古字母拼写的汉语“税粮簿”。第一词首字母S带两个识点。第二词“liang”(粮)为蒙古文草体的写法,长牙i不明显,字牙大量简化,ang简写成一条斜线。

第五、六行的汉字石、斗、升、合、勺、抄是元代常见的粮食称量单位。在黑城钱粮文书中很常见。

据额济纳旗博物馆的展览说明,这件文书是个人捐赠的,该馆定名为《实收税粮簿》。“收”字系“征”字之误。“征”的繁体字形式为“徵”,但在元代黑城汉文文书中,“徵”字的中间部分常简写为一道竖线。黑城F116:W463号汉文文书就是这样写的,该文书第二行的“徵”字在第四、五行都写为简体字。[注]前引李逸友编著《黑城出土文书(汉文文书卷)》,第115页。彩色图版见塔拉、杜建录、高国祥主编《中国藏黑水城汉文文献》,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第2册,第291页。

这件《实征税粮簿》表明,至正二十八年闰七月元惠宗妥欢贴睦尔退出元大都之后,在偏远的亦集乃路,税粮征收仍在照常进行。文书上的朱书畏兀体蒙古字可能是当地蒙古或色目吏员所写。

额济纳旗博物馆藏有一件汉文文书。内容为:

1 至正六年二月 日

2 学正李文夆到任

3 敕受亦集乃路儒学教授杨 景仁 (押字) 呈。

在这件文书的右侧下方还有两行汉字,第二行虽然可以辨认出几个字,但无法连缀成文。据额济纳旗博物馆的展览说明,这件文书是个人捐赠的,该馆定名为《“李文奎到任”文书》。“奎”字系“夆”字之误。

学正是元朝儒学设置的教官。据《元史》卷九一《百官志七》:“儒学教授一员,秩九品。诸路各设一员,及学正一员、学录一员。其散府、上中州,亦设教授一员,下州设学正一员。”[注]《元史》,中华书局点校本,北京,1976年,第2316页。李逸友先生根据黑城出土F 234: W 10号文书推测,亦集乃路儒学设有学正。[注]前引李逸友编著《黑城出土文书(汉文文书卷)》,第48页。从这件文书来看,这是确凿无疑的。路儒学教授为九品,授官文书用中书省颁发的敕牒,故称“敕受亦集乃路儒学教授”。这件文书是亦集乃路儒学教授向上级机构报告路学学正到任的呈文。

在黑城文书中,有一件标号为Y1: W 99的文书提到了儒学教授杨景仁,他是至正三年(1343)八月接受敕牒,至正四年二月到亦集乃路上任的。[注]前引李逸友编著《黑城出土文书(汉文文书卷)》,第123页。与这件文书中提到的“敕受亦集乃路儒学教授杨景仁”为同一人。该文书写于至正六年(1346)二月,当时杨景仁已经在亦集乃路执教整整两年了。

小结

本文对黑城的三件元代蒙古文、汉文文书做了释读,文书涉及亦集乃路的经济和税收,如蒙古人中的人力雇佣、亦集乃路的税粮征收,有的内容则与元朝后期亦集乃路儒学教官的赴任有关。这些文书的文字虽然有限,但在相关问题的研究方面,仍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新的资料。

猜你喜欢
额济纳旗黑水城雇工
适度规模经营农场雇工管理的现实困境与模式创新
——基于广西芒果适度规模经营农场的调查
广西农学报(2022年3期)2022-09-28 12:19:38
千里转运
法人(2021年11期)2021-11-24 11:46:33
内蒙古额济纳旗独龙包钼矿成矿作用研究
矿产勘查(2020年8期)2020-12-25 02:46:28
黑水城出土西夏文《仁王经》补释
西夏学(2018年2期)2018-05-15 11:26:26
黑水城出土дx19022元代收付契研究
西夏学(2017年2期)2017-10-24 05:35:36
关于黑水城出土北元文书中若干问题的考察
西夏学(2017年1期)2017-10-24 05:32:02
地勘行业野外临时雇工的安全生产管理
黑水城所出元代劄子考
西夏学(2016年1期)2016-02-12 02:23:44
额济纳的胡杨林
新西部(2014年10期)2015-01-05 01:18:22
额济纳旗至哈密铁路进入实施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