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应用过程中创新能力培养的效果评价研究

2018-12-22 07:08冷志杰张坤高艳董雪陈晨
大学教育 2018年12期
关键词:专业硕士能力培养创新能力

冷志杰 张坤 高艳 董雪 陈晨

[摘 要]针对2018年开始招生的农业管理专业硕士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学校急需解决的问题,需要从转型前的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专业硕士的培养中积累经验。针对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3-2017年专业硕士创新能力培养的调查研究表明,通过校内外的实践活动,在应用过程中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有效的。其也表明了学校所实施的参加学科或导师组织的学术活动等8项校内活动,以及完成基地课题形成研究报告等6项实践活动都是有效的,学生对基地汇报中各评价主体等6类评价主体的评价视角和评价认同度均在良好以上,应用过程中创新能力培养效果显著,应用过程中创新能力的培养的方法和流程还有可改进的空间。

[关键词]专业硕士;创新能力;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8)12-0154-04

2016年10月,教育部决定(农业教指委[2016]3号)将农业推广类专业硕士改成农业专业硕士,农村与區域发展领域改成农业管理和农村发展,并于2018年开始招生。《农业硕士(0951)专业学位授权审核申请基本条件》指出:“农业硕士是服务于我国农业及其相关产业体系、经营管理体系、服务体系及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学位教育类型,人才培养目标应符合职业导向,培养与相关行业、职业资质有效衔接的应用型高层次人才。”因此,农业硕士中农业管理领域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应该总结该领域前身——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的研究经验,针对农业管理领域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培养成熟和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成果获取能力的基础上,研究应用过程中创新能力培养效果的评价载体、评价内容和评价效果等问题是紧迫的,研究成果可以更有效地激励该领域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成熟和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成果的一点示范和多点推广的教学方法是通过校内和校外实践活动进行的,该方法针对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的2013-2017级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硕士实施,急需进行评价,以此总结可在今后农业管理专业硕士培养中推广的内容。本文从运用社会评价、用人单位评价、实习基地评价、指导教师评价和自我评价的评价载体出发,确定评价流程来验收农业硕士在应用过程中创新能力培养的效果。

一、在应用过程中创新能力培养效果的评价载体

在农业专业硕士经过应用过程中创新能力培养之后,我们需要对其进行评价。在应用过程中创新能力培养的效果总体评价载体中,主要分为5个方面,分别为社会评价、用人单位评价、实习基地评价、指导教师、自我评价。

(一)社会评价

其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在读的农业专业硕士在攻读研究生期间参加的活动、比赛的主办单位的评价。主要包括该生参加活动、比赛时对于活动和比赛的创新具体表现和最后的成绩结果,重点突出该生的创新活动表现。二是对于已毕业的接受过创新培训的研究生的在工作中对于创新能力的社会影响力。

(二)用人单位评价

其主要针对的是已经毕业的专业硕士研究生,用人单位根据该生在工作中的各项表现来评定该生在创新能力运用上的表现,主要表现为该生自己在工作中的表现与没有接受过创新能力培养的同等级同事之间的差距表现。

(三)实习基地的评价

其主要是实习基地的指导教师以及基地负责人进行评价。评价在实习时期该生的主要创新表现,在面对问题时是否可以将书本的知识及时的转化为实际的实践方案,是否有创新的解决方案。通过对该生在实习期间的考核表来表现该生在实习期间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效果。

(四)指导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

其要分为接受创新能力培养之前的表现和接受创新能力培养之后的表现。由这一前一后的表现中可看出创新能力对于研究生的培养是否有确切的效果。主要评价方面为研究能力、知识广度、参加学术活动能力、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等。

(五)个人自我评价

其分为个人在接受创新能力培养之前和创新能力培养之后的改变。主要包括自己个人对创新能力的认识,理解和对自己在实践中的认知。自己的创新能力是否有具体性的提高[1-2]。

以上所有主体的评价内容都要考查学习知识的能力、学术理解能力、学术研究能力、学术创新能力、学术交流能力和其他能力。

二、在应用过程中创新能力培养的效果总体评价的流程

(一)个人自我评价流程

研究生根据实习基地的条件,以及可以选择的实习内容,与导师一起确定实习期间要调查研究的选题,填写《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计划书》,实习结束后,填写《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考核表》。

研究生在实习期间的实践内容选择,一是基础工作的学习、总结等,为在校外实践的在读研究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习氛围。参加校外实践,首先要明确实习目标,对学院下达的调研任务和实习基地的工作进行合理安排与规划,了解工作重点。能在完成公共任务的情况下,完善自己的毕业论文。二是实习生对基层管理工作的观摩与实践。参与实习的农业硕士研究生要用饱满的热情认真观摩与实践,在完成学校以及学院布置的调研任务同时也找到对自己论文撰写有利的闪光点。工作时,参与实习的农业硕士研究生要认真工作,积极参与各科室工作,熟悉创新实践基地的管理运行。

在创新实践实习基地的导师指导下完成实习后,填写《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考核表》,主要包括自己在学习期间的具体表现和实习期间的各项表现,是否达到《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计划书》的要求。具体内容包括:学习期间的表现可以为是否达到了国家相关部门关于农业推广项目等政策的了解与认知,可否快速地在浩瀚的资料库中寻找自己所需要的相关知识等具体情况。对于参加的各项会议、学术论坛等是否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参加导师参与的课题、所在科研团队是否能够熟练掌握实践和理论内容。根据自己在实践和学习中是否运用和理解对于创新能力的理解和实际运用,对于案例的研究是否有着自己新的观点或见解,以及自己在没有接受创新能力培养的时候遇见同类问题会有怎样的表现,由此进行对比。在实习期间的表现为在面对真正的问题时是否有应对的解决方案,是否运用到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在最后根据自己的情况对比,评定创新能力对自己的培养。

上交《全日制碩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考核表》的时候,附上实践成果,包括实习照片、录像、为基地所做工作的记录和研究报告等。

(二)实习基地的评价流程

研究生根据计划的实践内容进行实践,尤其在实践基地的内容是重点。结束后,要在创新实践基地组织总结报告会,将参与实习的农业硕士研究生分成若干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汇报,要分别从学习、实践、感受、致谢等方面对创新实践基地和学院的领导进行汇报。汇报结束后由学校教师和创新实践实习基地的导师和领导进行评价。然后依据研究生上交《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考核表》中自我考核的具体内容,审核评价在实习时期该生的主要创新表现,在面对问题时是否可以将书本的知识及时转化为实际的实践方案,是否有创新的解决方案。通过对该生在实习期间的考核表来表现该生在实习期间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效果。填写实习考核表中的基地评价部分,客观打分。

(三)指导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

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填写的计划书和考核表,充分了解实践之前和之后的表现,明确创新能力对于一个研究生的培养是否有确切的效果。主要评价方面为研究能力、知识广度、参加学术活动能力、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等。

最后,由指导教师填写实习总结表。根据该生在校期间的表现和实习的汇报表演来评定创新能力培养对该生的影响情况,做最后的总结。在校期间是否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熟悉并熟练掌握导师所在课题的具体实践和理论内容。结合实践基地和学生本人的自我实习考核,测评该生是否对于创新能力有着培养与提高。所参与的论文写作是否体现其创新价值,对于参与课题实验室所完成的论文是否可以有效地帮助课题的推广与实践,能否促进项目成果的有效实现。

三、在应用过程中创新能力培养的效果检验

实施校内实践活动和校外实践活动事后能够达到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可以通过在校和毕业后的研究生体验效果问卷来检验。

对已毕业的2013-2014级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发放问卷10、8份,收回有效问卷分别为9、7份;从在学的2016级抽取18份,收回有效问卷18份,分别从应用过程中创新能力培养效果总体评价、实践活动评分,以及相关评价的评分有效性三个方面进行检验。

(一)应用过程中创新能力培养效果的总体评价

2013-2014级研究生中被调查者100%都认为在自己的现在工作中有需要创新能力的地方,89%、86%的被调查者认为创新能力的培养对自身帮助很大。2016研究生中55.5%的人认为最欠缺的创新能力是科研能力。表明科研能力的重要性受到在读研究生的重视,在读期间应用过程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毕业生的工作中得到效果印证。

表1的调查结果表明,代表创新能力的资料检索和解决方法快速查找的比例都在82%以上,应用过程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效果是显著的。在读学生和毕业生的比对说明,该能力随着反复的实践或者工作应用而得到加强。但是,应用过程中创新能力的培养的方法和流程还有改进的空间。

(二)实践活动的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性评价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通过开展校内活动和校外实践活动进行的,通过开展的各种活动的1-5分的评分,可以评价实践活动的有效性。

(三)应用过程中创新能力培养的各种评价的有效性评价内容

关于应用过程中创新能力培养的各种评价主要选择对学生有激励作用的几个关键活动,考查评价主体、评价视角和评价的认同度。表4至表9中1-5级评分结果表明,所应用的评价均高于3.7,说明研究生无论在读生还是毕业生,对这些评价的有效性认同度较高,均可以继续使用。

四、结论与建议

对农业管理专业硕士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农业高校急需解决的问题。从2013年至2017年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专业硕士的培养研究表明,通过校内校外的实践活动,在应用过程中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有效的。从已有研究的评价载体可归纳出,在应用过程中创新能力培养的效果总体评价载体分为社会评价、用人单位评价、实习基地评价、指导教师和自我评价5个方面;由此出发,进行实践教学构建,可得出个人自我评价流程、实习基地的评价流程、指导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流程。最后针对毕业和在读的研究生进行抽样调查,进行应用过程中创新能力培养效果总体评价、实践活动评分、相关评价的评分有效性检验,表明学校所实施的8项校内活动以及6项实践活动都是有效的,学生对6类评价主体的评价视角和评价认同度均在良好以上,应用过程中创新能力培养效果显著,应用过程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和流程还有可改进的空间。该研究结论有利于逐渐提高农业高校对农业管理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效果,有助于为我国未来的农业发展提供优秀储备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 孙波,杨新虎.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7(1):35-37.

[2] 陈新忠,李忠云,胡瑞.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的三个基本问题[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1):10-13.

[3] 潘宏志.农业高校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5(13):131-132.

[4] 童洪志邓文卓.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科技与管理,2009(11):138-141+144.

[责任编辑:刘凤华]

猜你喜欢
专业硕士能力培养创新能力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多学科协同的项目制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研究
新闻传播专业硕士产学对接路径重构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学生物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