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侠平 苏林红 朱小区
浙江省温州市中医院 浙江 温州 325000
肝硬化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贫血,有研究显示,人体在肝硬化、贫血时均处于微炎症状态,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白介素6(IL-6)、IL-17和IL-18表达异常,且与肝脏损伤及贫血严重程度正相关[1-2]。本观察选用加味归脾汤治疗心脾两虚型肝硬化相关贫血,并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炎症指标的变化。
1.1 病例选择标准:①符合肝硬化诊断标准[3];②选择轻中度贫血,即血红蛋白男性120~70g/L,女性110~70g/L;③中医辨证属心脾两虚;④年龄18~70岁;⑤前1个月未治疗贫血,无急性失血;⑥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
1.2 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4月~2017年12月于我院肝病科就诊的肝硬化患者符合标准的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中女12例,男18例;年龄55.34±6.15岁;轻度贫血16例,中度贫血14例;肝硬化代偿期6例,失代偿期24例。试验组中女10例,男20例;年龄52.82±12.61岁;轻度贫血13例,中度贫血17例;肝硬化代偿期8例,失代偿期2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1 对照组:肝硬化基础治疗,服力蜚能胶囊150mg,日1次;或叶酸5mg,日1次,弥可保0.5mg,日3次。
2.2 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加味归脾汤,基本方:党参、黄芪、当归、龙眼肉、茯苓、酸枣仁、远志、木香、大枣、丹参各10g,白术9g,甘草5g,姜6g,鳖甲15g。由我院中药房煎制,每次150ml,每日2次,饭后半小时温服。
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共服用2个月。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炎症指标情况,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炎症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炎症指标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试验组30例数对照组IL-18(ng/L)342.19±64.34 276.33±70.18▲*322.46±78.41 288.17±92.32 30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HsCRP(mg/L)10.67±3.54 5.28±4.25▲*11.84±4.12 9.72±3.41 ESR(mm/h)28.32±8.43 26.41±5.24 27.54±6.47 25.87±7.12 IL-6(ng/L)90.14±15.36 56.36±18.25▲*86.27±16.77 69.25±20.53 IL-17(ng/L)71.01±21.57 42.61±14.18▲*69.32±25.61 54.88±16.25
肝硬化相关性贫血常规治疗疗效有限,从中医学角度来看,本病可归属于“血虚”“血劳”等范畴,病机多与脾胃虚弱、气血两虚有关,归脾汤乃补血良方,笔者在原方基础上加用丹参活血祛瘀,鳖甲软坚散结[4],有助改善炎症反应和肝硬化症状。本研究中,试验组HsCRP、IL-6、IL-17、IL-18下降更为显著;血沉改善不明显可能与轻中度贫血及微炎症状态时血沉升高不明显有关。总之,对心脾两虚型肝硬化贫血患者而言,加味归脾汤联合常用的改善贫血西药可明显降低炎症指标,减轻患者微炎症状态,且不良反应低,疗效值得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