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翠英
数学概念是数学教学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它是一种数学的思维形式,数学概念也是定理、公式的基础,是掌握数学基础知识、逻辑推理、数学想象的前提。概念教学能帮助学生真正去理解和掌握概念,有助于学生慢慢学着用概念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同时又能拓展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独立思考。
一、将概念符号化——激活学生思维
数学符号是数学的语言之一,与数学学习概念的含义、使用是有很大联系的。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们一些符号化的思维,就能使学生们更加直观和清晰地理解那些文字所表现的抽象概念。
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中,会学习到加法结合律,首先老师会列出许多计算题:(4+5)+6=15,4+(5+6)=15,通过计算可得出两个计算的结果是一样的,老师还可以多举几个类似的例子,通过改变括号的位置,计算结果是不会改变的,可以从中得出结论:三个数相加,先加前两个或者是先加后两个结果不变。这时,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直观感受这个概念,老师可以采用不同形式来表现这个概念。
可以画图表示,○+(◇+□)=(○+◇)+□;也可以字母表示,a+(b+c)=(a+b)+c,通过这些符号,表现了数学概念的符号化,老师可以利用这些简单的符号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简单地了解加法结合律的内涵。
在教学中老师举出一些简单的例子,让学生们从具体事例出发,逐渐开始建立符号模型,体会到符号在数学应用中的好处,激发学生们思维,帮助学生们对概念的理解。
二、将概念可视化——发展学生思维
数学的概念大多都是很抽象的,而且是枯燥难懂的。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理解力也有限,如果有大量文字性的很枯燥的问题,对于他们来说难以理解,就容易导致他们对课堂失去兴趣。所以老师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参与课堂,让他们去观察具体的、看得见的东西,加深学生理解概念。
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认识图形(二)》时,由于图形都是很抽象的,通过一些文字性的概念来了解各个图形是困难的,尤其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难以通过文字让他们想象这些图形。所以老师在教学时,可以举一些身边的例子,书本、正方形的盒子、笔筒、篮球等,然后老师可以通过这些给学生们描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的一些基本特征,让学生对这些图形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接着老师就可以让学生们根据这些特征的概念去寻找更多我们身边的这些形状的物体。
三、將概念操作化——深化学生思维
任何事情看再多遍,记再多遍,都不如自己去实践一次、操作一次。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适当设计一些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究能力,让他们在摸索中理解概念,通过积累活动经验,真正理解概念的含义。
科技在不断进步,教学条件不断改善,这些便利的条件都能帮助老师教学,在教学时教学生们使用一些简单的几何画板,就能让学生们自己动手操作一些图形的变换了。在二年级下册学习《图形与变换》中的平移与旋转时,老师们会告诉学生,图形的平移和旋转不会改变图形,只是位置发生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在黑板上进行画图演示,但是有很多学生对变化的过程不是很清楚,只要借助画图工具,学生们进行一些简单的操作,就能容易直观地看到整个变化的过程,就能清楚了解变换过程中的一些特点。这样在动手操作中学生们自然就能容易接受和理解一些概念了。
在老师让学生自己操作过程中,将一些抽象的东西变得具体化,锻炼了学生的操作能力,提高了学习效率,挖掘了学生们的思维,丰富了他们的感知,也为老师减轻了负担。
概念教学在小学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老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将教学内容变得丰富、生动,将复杂、抽象的概念变得直观,使得学生们的学习变得简单,学生更容易接受一些不易理解的概念,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
作者单位 陕西省神木市第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