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佳会
摘要:在小学阶段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不仅要合理安排教学任务,还要在一定程度上负责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的班主任都会更注重学生的成绩,从而忽视了对学生心理动态的关注。当前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深入,现代教学理念的渗透,对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根据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幾点个人建议,以期能够推动小学班主任工作的顺利开展,进而构建良好的德育与班风,促进小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问题;对策
小学班主任相较于初高中班主任的管理工作,难度更大,小学阶段的学生认知能力受家庭生活的局限,对社会地位及道德观念没有较深的了解,这也是班主任管理难度较大的主要因素。小学班主任既要保证学生在校期间的安全,还要保证课堂教学效果,因此,班主任在管理中应该将教学与管理相结合,有助于将素质教育理念融入到教育工作当中,提升班主任管理工作水平的同时,更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问题
1.班级管理理念陈旧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念,因此班主任在管理中不能过于强制性,应该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传统的、陈旧的管理理念。并且,传统的管理理念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素质教育改革的需求,同时也制约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潜能开发。如果班主任在管理中一味地用成人的地位和逻辑来强制性的管理学生,会制约学生天性及个性的发展,对学生的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这种管理方式将会把学生变成学习工具,而班主任就是他们的“操控者”,这样会导致加大师生之间的距离,降低学生学习与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对班级管理工作产生阻碍作用。
2.单一的管理方式
目前,大多数小学班主任的管理管理工作比较偏向于以身份压制学生。如,当学生出现上课走神、不认真完成作业、吵闹等现象时,班主任往往都会直接对其厉声呵斥。这种做法或许会对一般的学生管用,但是对于一些调皮捣蛋的学生却不会有太大作用,这种方式只会让他们表面顺从,内心却心怀憎恨,甚至会厌学。此外,很多教师都会在班级内设立班干部,帮助自己管理学生,使其受到一定程度的孤立,降低了班集体的凝聚力,影响班主任工作的顺利开展。
3.教学任务影响管理效率
首先,班主任的本职工作就是将自己对所教学科的教学任务完成。其次,班主任还属于班级的主要管理者,因此必须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或思想动态。最后,班主任也是孩子们在学校内的监护人,负责在校期间的安全与健康。由此得知,班主任从清晨上班开始,就会有很多的工作内容需要完成,如学生的到校情况、课间的活动及秩序等,都需要教师及时关注,并重视学生的安全,再加上班主任还要备课、批改作业等任务,事情繁杂、忙碌,影响了班级管理的质量。
二、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对策
1.更新班级管理的理念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不仅仅是管理者,也是班级各项活动与学生之间的协调者。班主任在 教学中,应该善于用鼓励和欣赏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尽量给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除此之外,班主任还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尤其是在学生出现矛盾或在学习中遇到困惑的时候,不能只是一味地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应该耐心与学生沟通,找到症结所在,再逐步引导学生将这些问题解决。另外,班主任在给小学生制定规则时,应该根据其身心的发展特点进行合理的定制,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律性,促进班级和谐的发展。
2.更新班主任的管理方式
小学班主任在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好的提升自身的管理工作的专业水平,就必须要创新自身的管理方式。同时,小学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应该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依据,以新课改要求为原则,不断地创新管理方式,从而提升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效率及质量。为了真正实现这一目的,班主任应该加强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不仅仅是学习方面的问题,更多的还是要关注学生生活方面的问题,从而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地管理,进而使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更加的科学与合理。
3.适当减少班主任的工作量
小学班主任的工作量较大,导致管理效果的降低,因此,为了更好的提升班主任管理工作的质量,必须要适当减少班主任的工作量。这就要求学校及教育部门的密切配合,积极解决教师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有效的减少班主任的工作量,减轻其管理压力,促使班主任能够将更多地精力投入到班级管理工作当中,保证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进而能够有效提升班主任的管理水平及质量。同时,学校还应该给班主任设立奖励机制,以保证其能够全心的投入到管理工作当中,与此同时,还要要求各科授课教学积极配合各班主任的管理工作。
4.评价体系多元化
单一的评价体系容易影响班主任的管理方向,因此学校应该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建立一套完善的、多元化的班主任管理工作评价机制。如,阶段化评估体系,不只是同一阶段的班级之间的比较,还可以是不同阶段的班级相比较,由此得出近期的发展状况;奖励机制,奖励那些班级管理工作较为突出的或有良好成绩的班主任,以此调动班主任参与班级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使得班主任能够更加全身心的投入到班级管理工作当中。
除此之外,班主任还应该适当地进行家访,及时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环境,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既能增加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还有助于班主任对学生给予更好的帮助。
总而言之,小学阶段的班级管理非常重要,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同时还是教学体系能够长远发展的基础保障。因此,小学班主任必须重视对班级的管理,积极转变管理理念,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管理能力及素质,努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以此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进而给学生构建更好的成长与学习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分析[J]. 姜红霞. 中国校外教育. 2018(04)
[2]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研究[J]. 唐福军. 学周刊. 20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