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有花
摘要: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可见,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是学校,班主任作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具有不可忽视的责任,下面简要谈谈自己肤浅的认识,与大家商榷。
关键词:小学;习惯培养
一、言传身教,教育学生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对学生的潜移默化是终生的,是永恒的。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有什么样的学生。要照亮别人,自己身上必须要有光明;要点燃别人,自己心中必须要有火种。教师的劳动就是一种以人格培育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的劳动。而一个教师的人格和灵魂并不只是表现在大是大非上,更多的是表现在平时的一言一行中,表现在与学生相处的一点一滴中,班主任在平时与学生接触中要多注意个人的外在形象,言谈举止,用细节影响和教育学生。因此,我们要求教师时时检点自己,处处成为学生的表率。要求学生衣着整洁,首先自己要洁净整齐;要求学生谈吐文明,首先自己要举止得体;要求学生刻苦认真,首先自己工作要一丝不苟。
中央电视台有一个很有意义的公益广告:忙得头发都来不及拢一拢的母亲俯身给自己的母亲洗脚,旁边的儿子看到这种情景后,也摇摇晃晃地端着一盆水来给自己的母亲洗脚。足见细节的影响力和榜样的力量。你在学生心中种下了爱,学生就懂得爱,你在学生心中种下了严谨,学生就学会了严谨,因此老师要在平时的教育中用自己的行动种下善的因,去收获美的果。
二、注意疏导, 防微杜渐
在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过程中,教师就像一个指挥员,在控制着事物的发展,而学生就像一个操作员,在掌握着发展的进程。作为一个指挥员既要能运筹帷幄,又要明察秋毫,洞察行为习惯形成过程中学生的思想障碍,及时加以疏导。所以老师应具备进入学生心世界的本领,而不是站在这个世界外面观望,更不是站在这个世界对面牢骚、叹息、愤慨,既而弃之不管,这样就可能使学生逐渐地沾染上不良习惯。我认为老师疏导的责任是很大的。学生的思想航船既可误向河滩搁浅,也能导入大海乘风破浪。不能轻易地责备学生不该这样,不该那样,而要引导学生去这样做,去那样做,趋利避害,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开学不到几天,据学生反映两个同座位同学闹矛盾,相互争吵,甚至扬言永远也不要理睬对方,不愿意做同桌。我及时找他谈话,得知他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一块面包引发的矛盾。一个在吃面包,另一个开玩笑,假装要抢来给后面的女生吃。我开导他们说:“你们都是平时表现不错的学生,由于对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处理不好,变成了一个心胸狭窄,小肚鸡肠的人,这种仇恨的心理影响了你的学习。其实,同学之间有什么深仇大恨不能谈清楚的呢?你让一点,他让一点,问题不就解决了吗?一个人在学识不断增长的同时,对社会人生的理解也应不断增长,心胸也就不断开阔,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后来他们当着全部的面和好了,并且赢得了同学们的一片掌声。
三、注重細节,小事抓起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实践就只在平时的一举一动一言一笑之间,并非说在平时的一举一动一言一笑之外”、“譬如门窗的开关,我要教他们轻轻的,‘砰的一声固然要不得,足以扰动人家的心思的‘咿呀声也不宜发出,直到他们随时随地开关门窗总是轻轻的,才认为一种好习惯养成了。”意即不能等待在遇到不平凡的事件中才去实践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必须“一点一滴地、无间无歇地实践”,“升旗降旗”、“运动游戏”、“与人交谈”这些都是平凡小事,但都是培养好习惯、好品质的着力点。“教育无小事”,教师要善于在点滴小事上做文章,洞察秋毫,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为此,我们提出了“扫好地,写好字,读好书,做好操”的基本要求,从这些平凡小事开始训练。例如,爱护公物的教育可以从爱护桌子做起。很多学生喜欢直接在桌子上打草稿,有的甚至在课桌上雕刻各种图案,崭新的课桌过不了几天就坑洼不平,面目全非,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想象:“你听到了课桌痛苦的呼喊了吗?”“你听到课桌的抗议了吗?”进而让学生懂得爱护公物不能光喊在嘴上,要从切切实实的小事做起。
四、循环反复,螺旋上升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久而习之才能惯”,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低年级训练过的,到了中高年级还要经常重复训练,否则很难巩固。因此,如果孩子小的时候已经培养过某些习惯,依然不要放弃,可以选择不同的时间进行循环,每过一段时间就有意识地强化一下。在反复纠正中强化。要使学生养成一个良好习惯,需要及时且反复地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每纠正一个不良习惯相当于培养起一个良好习惯。只有反复纠正不良习惯,才会使良好习惯在不断的重复中变得越来越稳固。如要使学生养成端正的坐姿习惯,就要从反复纠正学生的坐姿开始。俗话说:“勉强成习惯,习惯成自然。”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一切都会变得容易,就会自动化地去做事。从阅读、书写技能开始 ,家长多和孩子聊天,让孩子朗读一些儿歌、绕口令,给孩子定一个阅读时间表,不超过一个小时,还可以邀请同年龄的孩子一起读,过节日或星期天全家人都在场时,让孩子把读过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同时教给孩子读书方法:益智读物可一边读一边体会;思想教育读物着重理解含义;娱乐性读物可用泛读、跳读;名篇佳作要精读,还要记笔记,及背诵,还要教给孩子正确的握笔姿势(身离桌边一拳远,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要注重纠正孩子的错字、别字。
常言道:“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只要我们具有明确的目标,认真学习,刻苦强化,合理监督、激励,不懈的坚持努力,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自然会养成,文明的春风就会吹绿校园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