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贤琴
摘要:“柔性管理”模式把人作为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出发点与落脚点的统一。它强调依据人们自身心理和行为特征进行管理,具有内在的驱动性、影响的持久性、激励的有效性等特性。因此,为改善小学管理模式,提高中小学教学水平,通过对“柔性管理”模式的分析与研究,探讨“柔性管理”模式在中小学管理中的合理应用。
关键词:柔性管理;班主任;激励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与进步,我们逐渐认识到“刚性管理”模式的不足,开始研究以文化为新视角的“柔性管理”模式。显然,“柔性管理”模式是相对于“刚性管理”模式而言的,具体指在研究人们心理与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方法,在人们心目中产生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人们自觉行为的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其实,我国古代哲学早就对“柔性管理”模式进行了阐释,比如“柔弱胜刚强”“上善若水,水能利万物而不争”等。“柔性管理”模式具有人本性、情感性、驱动性和持久性的特征。小学管理应强调“以人为本”的核心观念,以情动人,把规章制度内化于学生心理,逐渐形成具有持久性的自发自觉行为,从而将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管理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柔性管理模式。
1.教师管理,以生为本
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教师应注重小学生的的内心世界,根据小学生情感的可塑性、倾向性等进行有效管理,即教师要理解小学生的需要,尊重他们的个性,从而营造生动、活泼、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应树立师生间的平等意识。在教学中,教师不能搞“一言堂”,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张扬他们独特的个性,挖掘他们潜在的创造性,从而为学生营造民主、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创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小学班主任应该努力构建良好的班级文化,提高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良好的班风是优秀班级文化的集中体现,班主任起着至关重要的带头作用。因此,班主任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一定也要做到且做好。班主任只有树立崇高的教育理想,热爱教育事业,才能能做到甘为人梯,无私奉献,才能获得学生尊敬与爱戴。在班级管理中,为加强班干部队伍建设,班主任可以充分发挥柔性管理模式的决策作用,使班级的每一个成员都为班级做出自己的贡献。在班主任、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下,逐渐形成特色的优秀的班级文化。
2.增强主人翁意识
通过抓同学们的爱好点,建立各种组织,设置各种职位,将班集体建设的各项任务分解到每个学生的身上,不仅提高了班级工作的效率,而且更重要的是,每个同学都非常明确自己在班集体建设中所占的地位,所担负的责任,使每一位同学感受到他是集体所需要的,而且是必不可少的。由于个体在履行责任的同时,能够不断地体会自身对集体的价值,其集体主义观念、主人翁精神就会不断得到加强。
3.抓同学们的有待发展点
所谓的有待发展点,指的是同学们身上存在的某一方面的缺点,即有待于今后帮助、改进之处。当然,这个“发展点”,不是通过同学们的“自我介绍”,而是通过我平时的观察、了解,暗中记录下来的,如王同学,人长得很帅,穿戴讲究,可是作业书写得潦草。有位老师在他的作业本上批道:“你有一身好外表,字为什么写得这么潦草?重作!”该同学看后很恼火,不但不重做,反而在交上去的作业本上歪歪斜斜地回批道:“你也不是书法家,看你的字能写多好?”我对这位同学的缺点没有直接批评,而是先把这件事记在班级工作的记录本上。过了一段时间,我买了一本钢笔字帖,赠送给王同学,并在扉页写上:“愿你的字能和你的形象一样美。”他深受感动,从此努力练习硬笔书法,作业书写逐渐好了起来。讲究批评的艺术,反话正说寓批评于诙谐。对不正确的言行,不是直接加以否定,而是反话正说,让学生在听话过程中逐渐发现自己的荒谬,从而进行自我否定。这种批评的艺术有利于打破对话双方之间的紧张心理。形成交流思想的和谐环境,可以收到以赞扬实现批评,以肯定达到否定的好效果。例如,对个别同学抽烟的错误行为,不以“吸烟有害健康”的忠告正面批评学生,而是大谈抽烟的“三大好处”:小偷不偷,蚊子不咬,青春不老。当学生感到奇怪有趣时,再解释说:“抽烟易得支气管炎,夜间咳嗽不止,小偷以为主人没睡着,所以不敢行窃;抽烟时烟雾缭绕,无异于点蚊香,蚊子不敢叮咬;抽烟会导致多种疾病,不到老年便病魔缠身,痛苦而死,可謂青春不老。”反话正说,明褒实贬,教育效果极好。
4.抓同学们的闪光点
“肯定”与“否定”是一切管理中经常使用的方法,在柔性管理中,更强调把重点放在“肯定”一面。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受尊重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其中包括别人对自己的尊重,如注意、接受、支持、赞扬等,也包括自己对自身的尊重,如自信、自强、自立、胜任等。如果这些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自卑感、软弱感或无能感。盖杰和伯令纳在《教育心理学》中指出:“表扬是一种最廉价、最易于被人们忽视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充分肯定其成功,不仅使他们心理上得到满足,而且使之进一步增强学习信心。因此,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及时对进步的学生做出肯定的评价,使学生每一次进步都成为有形的事实,在成功的快感中提高自信心和积极性,即使失败了,也应该尽量从中发掘“亮点”,使其看到希望和方向。
总之,在学习与生活中,教师应提高学生的自控、自治能力,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自主学习的能力。小学生正处于生理与心理各方面的形成阶段,尤其缺乏自治能力,意志力薄弱,不适应学校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对于天性活泼的孩子,更容易产生逆反、厌学心理。因此,“柔性管理”是解决这一突出问题最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黎肖华.柔性管理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好家长,2017,0(30):75-75.
[2]刘登萍.柔性管理在小学班主任管理中的应用[J].散文百家:下旬刊,2017,0(7):137-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