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班主任班级管理水平

2018-12-21 09:43李波
赢未来 2018年19期
关键词:班级文化建设创新

李波

摘要:在教育界有这样一句名言:“一个好教师就是一个好班级。”一个班级管理层次的高低,不仅仅看它的考试成绩,从根本上说取决于班主任的管理水平。那么,班主任(首席导师)就如何在管理班级中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呢?我将结合在271教育下干班主任工作的经验,从班级文化建设、与时俱进,创新执行、以德治教,率先垂范三个方面来加以阐述。

关键词 班级文化建设;创新;以德治教

一、班级文化建设

1、完善管理制度 。班主任必须依法治教,科学、规范的制度是我们依法治教的重要保证。因此,班主任治班的是致力于健全和完善班级各种规章制度,在制定制度的过程中,要注意发挥班级自主管理团队的作用,并让全班同学参与讨论制定班级的显性文化和隐形文化,这样大家才会主动执行和遵守,班级事宜就会有序进行。

2、理清管理思路 。班主任要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能否有自己清晰的班级管理思路,是一个教师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我们知道缺乏理论水平的管理实践是比较盲目的实践,从某种意义上讲,老师在班级管理中自身要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与丰富的理论知识,老师要把自己的班级管理思路贯穿于日常管理活动中,要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去影响、带动学生。

3、形成管理风范 。班主任要管理好一个班级,特别是一个优秀班级,归根到底是要进行班级的文化建设,班级要有持久的生命力。 必须加强文化建设,一个成功的班级必定有其内在的精神和成功的管理理念。因此,班主任要注重积累教学经验,总结、提炼,把它上升为理论,不断探索管理模式,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和管理风范。

4、明确管理目标 。班级管理不能仅仅停留在制度管理的层面上,也不能仅仅停留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层面上,更不能仅仅满足学生的考试分数。作为教师,在抓好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应该考虑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培育人性光辉、播种人生智慧为教育的目标 。

5、探索学习方法 。我们应该如何带领学生学习和探索学习方法呢?这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必须思考的问题,教师思考的深度决定着学生的发展水平。勤恳工作、认真管理好学生是教师的责任,所以,教师要思考如何让我们的学生更好地发展,要带头学习和探索学习方法。

二、与时俱进,创新执行

1、与时俱进。在信息化和知识经济为重要标志的新时代,班主任要树立新教育观念,跟上国家课改的步伐,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要把教育和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精神文明建设通盘考虑,把班级管理和社会、家庭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做好育人工作。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学生全面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对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应该按照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来衡量,培养出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

2、创新执行 。第一、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主体意识。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对象是学生。因此在班级管理中,要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第二、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理应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是演员,而不是无关紧要的观众。所以,老师的责任是设计教学的环境,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用自己的话说出自己的收获,而不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要注重教学的全过程。 第三、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学生在校学习,一方面学到新知识,另一方面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而更重要的是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习惯,以及较强的自主管理能力。 第四、班级管理中,要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潜能。教学中既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又要立于不败之地发现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对某些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因材施教,注意培养。

三、以德治教,率先垂范

老师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我们要培养的是全面发展的能适应将来未知社会的高素质人才,但全面发展不等于没有重点。重点就是两点:一是高尚品德,二是率先垂范。

作为班主任(首席导师),要有清醒的头脑。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把“师德、博学、创新、求实”紧密的联系起来。我们确定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全面发展,有突出特长,有创新精神,有高尚品德。一个班级,德育文化好不好,关键在于师德,教师既是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积极传播者,又是高尚的思想品德的身体力行者。在德育工作中,教师要以言传道,要以行垂范,身教重于言教。

班主任要把德育工作贯穿到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学生以学习主,教师的课程要以传播文化知识为主,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我们没有能力,也没有理由改变这样一个现实,所以,我们必须接受一个思路:要把德育渗透到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去。 教师在德育工作中要注重时代性和针对性,增强德育的时代性和针对性。因此,我们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帮助学生正确的理想观和奋斗观。并且指导学生要沿着这个理想一直奋斗下去。还要把首先与法治结合起来,衡量班级的标准之一是看学生有没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有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道德情操是内在的,行为习惯是外在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坚持道德与法制教育两手抓,在德育工作中既要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又要以法警人,把情、理、法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德育工作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因此,教师要加强学习和修养,努力提高自己的水平,使自己在制度管理的基础上施以情感管理,观念管理。

總之,我们应时时处处以自己高尚的师德影响学生,感化学生,诱导学生,教育学生,关心学生,鼓舞学生。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为把学生培养成新一代“四有”新人,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远。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核心,良好班风的形成,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文化素质的提高,班主任作用至关重要。要把一个班级带好,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几方面全面发展,毕业后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班主任必须具有"妈妈的心、媳妇的腿、婆婆的嘴",紧紧抓住爱、勤、导三个要素,创造性地劳动。

参考文献:

[1]基于全员发展视角的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素质研究2016刘欣健 - 《好家长》

[2]全员发展视角下初中班主任管理素质探析2018严颖-《中学教学参考》

猜你喜欢
班级文化建设创新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须回归生命
建设幸福班集体,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高三班主任课程实施能力对班级的“正”影响
“浅谈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推行措施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如何运用班级文化建设增强班级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