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琴
摘要:本文以小学科学课作为主要的论述对象,着重分析了当下的小学科学课中的重要两个组成部分:观察与实验。通过观察与实验,使得小学生们不仅能够“格物”,也能够“致知”,不仅仅能够增加自身的科学知识,也能够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从一个获取知识的小学生转变成为一个有自主探究能力的小学生,实现自身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转变。
关键词:小学科学,观察试验;教学方法
一、关于小学科学教学的观察与实验
1.小学科学的学科特点
小学科学的学科特点有两个其一是包含的信息量较大,从山川草木到虫鱼鸟兽,从宏观到微观,从自然科学到现实生活,还有关于天文,化学,物理,几乎无所不包;其二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需要切记实验性的原则【1】。也就是说当学生们在探究一个悬而未决的现象的时候,需要具备科学的思维和严谨的态度,通过设计切实可行的观察方法和实验方法逐步探究出事情的客观真相。通过这两个特点可以明白,小学科学是一门有趣的学科,因此被很多小学生们所喜爱;然而,又是一门很难被真正学好的学科。因为小学生们要想学好这门学科需要具备很高的科学素养。
2.小学科学对于小学生的重要性分析
学好自然科学是终身受益的事情,因此小学生们应该充分重视自然学科。小学科学便是学生们在真正接触自然学科之前的准备和预演。通过这门学科学生们不仅仅能够掌握到包罗万象、形形色色的知识点,更为重要的是逐步开始具备科学的素养和自主探究的能力,从而使得一个学生能够成为一个真正会学小学科学的学生。正如美籍华裔著名学者丁肇中先生所分析的那样,中国学生的真正问题往往在于在重大的实验与探究性研究中显得创造能力不够。因此小学科学老师应该从小学阶段就大力培育学生们的自主设计和自主探究能力,从而使得学生们不受“嗟来之食”,而是用于自我发现、自我探索、自我提升,从而实现自己进步。
3.观察与实验在小学科学中的重要性分析
一个真正具备科学素养的人是不仅仅懂得书本上的知识的,更为重要的是他懂得通过自己的实践探索来获取真知。也就是说要具备科学实验的能力才能够振奮起科学的翅膀。通向真理的翅膀有一对,一个是观察一个是实验。通过观察来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来分析并解决问题。小学生们要成为生活中的有心人,善于从点滴现象中发现奥妙无穷的原理,从而能够为下面开展的实验奠定基础。其次要善于分析问题,通过分析来提出假说,并且用足够的创造力来设计实验,并通过开展自己的实验来验证出自己所要探究的问题的答案。
二、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开展观察与实验
1.观察与实验应该秉持的基本原则
(1)安全性原则
毕竟小学科学课是供小学生来上的,因此在设计任何观察与实验方案的时候都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安全性的问题。如果丧失了安全性原则,那么下面的一切也就不成立了。正所谓安全重于泰山。如果学生们没有安全保障,实验也就没有了实施的可能。
(2)科学性原则
所谓科学课,老师们和学生们一定要充分具备科学的素养。科学便是经过实践探究所能够获得的分科而设的知识体系。也就是说,应该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注重实践性原则,同时又有一定的理论依据作为支撑,不能够信口开河、主观臆断、异想天开、大放厥词【2】。
(3)针对性原则
在设计观察与实验的方法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针对性原则。所谓针对性原则便是就事论事,就是要抓住事物的根本进行分析和研究。不能够答非所问、离题万里。老师们一定要告知学生们应该针对所研究的事物本身去研究才能得到想要的结果。
(4)可行性原则
对于小学生而言,老师们在设计观察与实验的相应步骤的时候,老师们应该尽可能地重视设计的可行性,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能力,从而保证学生们确实能够实行。否则的话,再好的设计方案对于小学生而言也显得望而却步、高山仰止了。同时,也要注意在设计方案中的经费问题。
2.观察实验设计的依据和方法分析
学生们在设计实验的开始必须要满足安全性、科学性、针对性和可行性这四个原则,其次才能够在实验的设计中真正实现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须知,任何的独特性都必须要经过规则的筛选和过滤,剩余的那些才是一个人的独创性所在【3】。学生们不能跨过这些原则而提出自己的观察和实验方案,否则就成了异想天开和痴人说梦。学生们一定要明确一个概念,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每一步都必须要有理有据,才能使得自己的科学素养得到真正的提升。
3.举例分析
例如在学习小学四年级科学课的时候,其中有一节名为“声音是怎样传播的”?在这个时候老师们应该带领自己的学生去分析、去研究声音的传播方式,在此过程中不能够以先知先觉的方式去探索知识,而是应该以全然未知的态度去拥抱真理。在学生的思路陷入困顿的时候,老师们可以提示一下,让两个学生使用一把尺子来完成这个实验,让其中一个人摁住尺子的尾端,另一个人按压尺子,结果尺子不断地震颤着,发出声音。然后当尺子回归原状后,再让一个人按住尺子的尾端,发现尺子不发出声音。由此可以提出相应的假说,声音是通过振动发出声音的。老师们可以酌情使用这个实验方法:接来一大盆水,让会游泳的学生把头伸进盆里。然后再让其他的学生对这个学生说话。之后再让学生们把头伸出来,让他重复之前的同学对他说过的话,发现该生可以复述正确之前的话语。发现,即便人在水中也能够听到声音。
4.注意事项
老师们应该注意引导学生们去自主设计实验,精确观察实验对象,从而能够得出一个相对准确的认知。老师们的作用在于启发性和引领性,不应以取而代之的姿态来代替学生们的思考和探究,否则的话小学科学的存在价值便大打折扣。
三、小结
本文以小学科学课作为主要的论述对象,通过对于科学课分析,得出了观察与实验在科学课中的重要性。建议老师们应该善于激发学生们的自主探究能力,通过切实可行的实验设计来得出真知,从而使得自己取得真正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王丽云.基于小学科学与初中地理教学整合的小学地理科学素养培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2] 龚伟.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科学学科能力测评框架构建及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3] 陈丹.探究性学习资源的可用性与优化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