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潇湘
摘要:以海权的角度为出发点,我国建设海洋强国主要是因为近些年来我国自身实力的增长以及海外利益扩展的自然反应,其核心目的就是为了维护我国海外权益和岛礁主权以及海洋主权权益。陆海复合体的地理现实以及历史经验决定了我国在建设海洋强国的工作之中的核心内容就是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并在此基础之上发展我国的有限海权,通过国际合作以及一起面对困难的多边主义路径,力求将我国建设成地区性防守型海权强国。
关键词:中国 海洋强国建设 动力 路径
中图分类号:P74 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8-0225-02
外国学者马汉将海权历史定义为一个国家通过利用海洋,借此自身不断发展,最终成为强国的历史。[1]我国曾经是世界上航海技术最先进的国家之一,明朝郑和七下西洋,称霸东亚地区,但是却没有保持下去,最终海洋力量衰减。因此,应正确认知我国海洋强国建设工作的动力,在此基础之上对发展目标以及路径进行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
一、中国建设海洋强国的动力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国力也开始迅猛增长,再加上海外贸易活动的不断增加以及与周边国家外交关系的改变,使得海洋问题开始成为我国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以及安全稳定的决定性因素。近几年,由于海洋领土主权以及权力利益归属等多方面的原因使我国逐渐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2]同时,通过海洋问题也能够将世界各国的实力凸显出来。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我国实行海洋强国建设战略就势在必行。
(一) 我国国力增长所带来的利益扩展
汉斯·摩根索在现实主义六个原则之中,明确指出了通过权力来划分利益的概念。而在世界各国的发展历史当中,伴随着国家实力的增长,该国家的海外利益将会得到有效扩展。鉴于此,要想将自身打造成为海洋强国,首先就必须通过加强自身的实力来有效扩展自身的海外利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近几十年的时间内飞速发展,导致我国对外贸易活动不断增长,这就造成了我国经济结构越来越依靠海洋通道,同时这也使得我国必须加强海外利益维护工作。
首先,海外贸易经济已经成为了我国社会经济的重点部分,随着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在世界经济一体化之中的不断融入,我国对外贸易活动开始进一步发展,最终造成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的飞速增加。有关专家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在1985年仅为22.8%,其中出口依存度为9%,进口依存度为13.8%,而在1990年,我国的出口依存度已经增加到了16%,第一次超过了进口依存度。[3]自此之后,我国对外贸易就开始了迅猛发展,并逐渐超越了我国年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同时,对外贸易的依存度也随之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2000年,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这种趋势变得越发明显,2006年,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达到了历史最高点67%。虽然在此之后,由于我国经济转型、内外需结构的不断调整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对外依存度自2007年开始起呈现下降的趋势,但是对比其他国家依然处于较高水平。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外贸易活动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增长之中的核心重点内容。贸易大国的地位也使得我国海上航道安全的重要性大大增加。
其次,我国经济发展对于海洋通道的依赖性越来越强,这主要表现在我国能源的对外依存度的不断升高。我国的石油进口量逐年上升,1994年,我国石油进口量仅为290万吨,但是到了2000年,我国石油进口量就增加到了2.82亿吨,在这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就增加了90倍。至2013年,我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净进口国。我国蕴含着丰富的煤炭资源,但是我国对于煤炭进口的依赖性依然非常大,2009年,我国成为煤炭净进口国。我国能源进口主要采用的方式就是海路运输,因此海路运输的安全性就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2012年,90%的中东石油再出口都必须经过霍尔木兹海峡。同年,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也达到了57.84%,其中约一半的石油能源都来自中东地区。
第三,随着我国企业海外投资项目的不断增长以及海外华人数量的不断增加,我国海外利益也因此得到了有效扩展,这对当前我国外交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2014年,我国对外投资数额第一次超过了外来投资数额,由于我国有着非常庞大的可投资额度,因此也有非常大的可能对当前世界贸易格局进行重塑。随着我国大量的公民去往海外工作,这也对我国外交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我国足够强大,才能够有效保证我国的海外利益。
(二)保护岛礁主权和海洋主权权益的能力
我国沿海地区岛礁有着非常大的经济潜力。这主要是因为在国际公约之中有一个以陆定海的原则,在这一原则之中,明确了只要拥有岛礁的主权就能够获得12海里的领海区域、12海里的毗连区域以及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域,甚至还可以再向外延伸150海里的外大陸架。随着亚洲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人口总量的飞速增长,亚洲地区对于能源的需求开始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亚洲地区各个国家开始重视其岛礁以及其周边的能源。因此,亚洲地区的国家开始围绕着岛礁主权的归属进行不断争斗,对化解当前亚洲地区海洋争端造成了严重影响。比如说在我国南海地区的南沙岛礁地区,越南就侵占了其中的29个岛礁,菲律宾侵占了其中的9个岛礁,同时这些国家还在我国南海的黄岩岛以及仁爱礁与我国进行对峙。
在我国南海地区,我国政府不仅无法进行油气田开采,同时还要看着别的国家对我国岛礁进行大规模的商业开发。越南、马来西亚、文莱等亚洲国家已经开始开采位于我国南海地区的油气田,并借此获取利润。除此之外,在我国具有着管辖权的周边海域之中,有着大约150多万平方千米的海域与接壤国家存在争议问题,同时这些国家也为了获取利益经常对我国海洋权益进行侵犯。这也迫使我国必须加强建设海洋强国,借此维护自身的合法海洋权益。
综上所述,随着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已经开始不断地融入到国际体系之中,并且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当前我国的利益共同体已经遍布全世界,并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上涨而呈现出一股持续上升的趋势。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我国利益的内部需求以及外界环境的压力也因此大大增加,我国必须加强海权建设工作。
二、中国建设海洋强国的路径
(一)我国海外利益无法依靠纯粹的海权扩展
对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综合实力增长来说,海上贸易有着至关重要的积极促进作用,因此在发生利益冲突时,易引发战争,而战争胜败与否的决定性因素就在于国家能不能对海洋进行有效控制,因此一个国家如果拥有发达的海洋商业以及充分的海上力量,就能实现对海洋的有效控制,同时这也意味着国家在世界上具备了非常强大的影响力,同时,这也是国家实力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条件。海洋航运的不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随着交通速度的飞速增长,国与国之间的利益也随之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了一个非常庞大的利益体系,该体系具备着较强的活跃性和脆弱性。商业敌对、弱势群体的不满以及民族主义非常容易导致体系崩溃,从而导致战争的发生。因此我国有关学者认为,海洋关系到我国的安全以及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海权的最终目标就是为了制海,这就要求我国必须具备一支强大的舰队。有鉴于此,我国要想将自身打造成为海洋强国,就必须加大海洋舰队的建设工作,成为海权国家。
(二)通过国界合作解决海洋通道安全
在当前我国海权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必须充分重视一个问题,那就是海洋通道的安全性,一旦海上贸易通道特别是其中的能源贸易通道被切断,那么将会对我国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但是在实际海上贸易的过程当中,却并没有出现海上贸易通道沿岸国家对其进行干扰的情况,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国际法律法规明确了通行制度,并且该制度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其次就是海峡通行制度也受到了海权强国的保护。海上运输通道对于所有国家都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航线的安全一般都由海权强大的国家负责。由于我国海上贸易路线之中存在脆弱性的地点有很多,因此我国不可能通过海军力量来将之根除,从根本上来说,当前海上贸易路线的威胁绝大多数都来自海盗,可以通过开展国际合作的方法解决。比如印尼、马来西亚以及新加坡共同合作在马六甲海峡加强了巡逻力度,有效打击海盗。2014年,国际商会国际海洋局报告中指出,由于国际社会的共同合作,海盗袭击的次数已经大大减少。
(三)发展防御型有限海权
以海权发展战略为出发点,地理因素对于海权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对于海洋国家来说,发展海权具备着天然的优势,而对于我国这种陆海復合型国家来说,海权发展相对来说比较困难,这主要是因为陆海复合型国家受到地缘环境双重属性的制约。
陆海复合型国家面临着海上和陆地上的双重威胁,这就导致资源分配会因此而分散化,陆地上的威胁导致陆海复合型国家无法像海洋国家一样全力发展海洋力量。我国是一个陆海复合型国家,在历史上我国主要威胁也是来自于陆地之上,海洋的威胁相对来说比较小。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虽然东部海上安全压力一度成为我国的主要威胁,但是随着我国与苏联决裂,北方陆地的威胁再次超越了海洋威胁。
因此,我国在进行国家安全战略制定过程当中,由于我国属于陆海复合型国家,其决定了我国在建设海洋强国的过程当中,无法像海洋国家一样对海上力量进行大幅度投入,应当发展防御型有限海权。
三、结语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活动的飞速发展,我国要想保证海外效益,就必须加强建设海洋强国,以此在保证我国海外效益的同时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国选.中国和平发展进程中的海洋权益[D].武汉大学,2015.
[2]梁亚滨.中国建设海洋强国的动力与路径[J].太平洋学报,2015,23(1):79-89.
[3]张海文,王芳.海洋强国战略是国家大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J].国际安全研究,2013,31(6):57-69+151-152.
责任编辑:孙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