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口号”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启示

2018-12-21 03:14张攀
现代交际 2018年18期
关键词:民主党派共产党民主

张攀

摘要:本文在回顾“五一口号”来历的基础上,阐述了“五一口号”的重大历史意义和“五一口号”对现实的深刻启示。

关键词:“五一口号”的来历 历史意义 现实启示

中图分类号:D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8-0194-02

70年前,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提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鲜明主张,在中华民族命运转折的重大关头发挥了巨大的历史作用。各民主党派和各界代表陆续到达解放区,与中共中央共同筹备新政治协商会议。

70年后的今天,我们回顾“五一口号”的发布历史,感受它深刻的历史意义的同时,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对于进入新时代的中国,依然有着巨大的现实启示。

本文通过回顾“五一口号”的来历,论述“五一口号”的重大历史意义和强烈的现实启示。

一、“五一口号”的来历

(一)历史背景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人民面临两条道路、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抉择:一条是以蒋介石国民党为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集团,实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坚持内战、独裁、卖国、分裂的方针,要把中国引向黑暗;另一条是中国共产党和广大人民,实行人民民主专政,渴望将中国建设为一个独立、统一的新中国。

全国解放形势的迅速发展,促使更多的民主党派人士向中共中央建议,否定国民党蒋介石伪总统,尽快成立全国政权机关,召开人民代表会,成立联合政府。毛泽东、党中央顺应民主党派和人民的意愿,于4月27日邀请民主党派人士来解放区讨论建立新中国的各项问题。

(二)“五一口号”的提出

1948年的“五一国际劳动节”快到了,新华社给中央发电报请示对五一劳动节的要求。毛泽东和周恩来等中共中央领导审时度势,决定公布共产党的关于完成解放战争任务、建立新中国的一系列政治主张,“五一口号”初稿应运而生。

毛泽东对“五一口号”进行了部分修改,使“五一口号”变得更加突出国家和民族的要求,删除了具有个人色彩的内容。

(三)“五一口号”的发布

1948年4月30日,“五一口号”修改稿在中共中央快讯处扩大会议讨论通过,随即,新华社对外发布,同一时间,新华广播电台广播。5月1日,《晋察冀日报》头版头条刊发,5月2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全文发表。“五一口号”明确提出:“打到南京去,活捉伪总统蒋介石”,并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

二、“五一口号”的重大历史意义

“五一口号”的提出,全国各阶层人士热烈响应,纷纷发表宣言、通电和谈话,与中共中共共商建国大计。这是我国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发展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历史事件,其历史意义是极其深刻和巨大的。

(一)形成了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政治局面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仍一意孤行地推行专制、独裁的大资产阶级统治,策划制造对民主党派进步人士的迫害事件,使一些民主党派人士从“第三条道路”的幻想中清醒过来,深刻认识到蒋介石政权的反动性。

从大革命到抗日战争,再到人民解放战争,从共产党一贯的人民主张到“五一口号”鲜明的为了新中国的大决战,民主党派深刻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提出的道路才是中国的出路,认同共产党提出的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道路,欣然团结在共产党的周围,同共产党精诚合作。

(二)形成了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党制度

1948年,各民主党派积极响应中共发布的“五一口号”,应邀到解放区积极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的筹备,协商建立新中国。此后,依托于人大的选举民主和依托于政协的协商民主实现了相互结合,使协商民主制度完美地镶嵌到中国的民主制度之中。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正式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协商民主在国家层面运行有了组织机构和制度平台,开始走上制度化轨道,协商民主成为中国两种民主形式之一。

(三)各民主党派与共产党的荣辱与共、肝胆相照关系得到进一步升华和发展

1949年3月,早在“五一口号”发布之前,毛泽东就说过:“对做过贡献的各民主党派领导人,应该在政府里安排适当职务。”在人民政府里,政务院4名副总理中有党外人士2人,15名政务委员中有党外人士9人。在国家各个机构里,均安排有民主党派人士担任职务。各民主党派与共产党的荣辱与共、肝胆相照的关系得到进一步升华和发展。

(四)形成建设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中国的强烈共识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举行,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等,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一致通过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会议决定了国旗、国歌,确定了首都,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等等,民主党派和各界人士与共产党形成了建设新中国的强烈共识。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三、“五一口号”的现实启示

回顾历史的意义在于对当代的启示。2017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看望全国政协委员时,特别提到了今年是“五一口号”发布70周年的事情,提出了很多要求,希望各民主党派要弘扬优良传统,努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義参政党建设提高到新水平。今天的中国已经进入新时代,历史发生了太多的变化。纪念“五一口号”在今天尤其具有特殊的现实启示。

(一)维护共产党的核心地位、坚持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

改革开放以来,各种思潮纷涌。在“多元化思潮”美妙词汇的掩盖下,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混乱和主流意识形态阵地的丢失,在民主党派中也严重地存在这种现象。民主党派中的一些人否定共产党的核心地位、否定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一些民主党派在网络上公然攻击共产党、破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某些社会主义学院的课堂,有些老师公开虚无历史、歪曲历史,否定共产党的历史功绩,攻击开国领袖,否定共产党的领导等等。习近平主席说:“党校必须姓党”,是有着强烈的现实针对性的。

纪念“五一口号”发布,民主党派要自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维护共产党的核心地位。民主党派要深刻认识到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不是共产党自封的,更不是共产党抢夺的,而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最后一尺布,用来做军装;最后一碗米,用来做军粮;最后的老棉袄,盖在了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他上战场”,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血肉关系历史的真实写照。

历史选择共产党没有选择其他党派,是因为共产党总是站在历史的前头,解放人民、帮助人民。带领人民不仅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还指出了一条独立、自由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的发展方向,即社会主义方向。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已经证明: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建国后的历史已经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的唯一出路。由于指导思想的不同,这一切,是民主党派没有做到、也不可能做到的。

今天的中国,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共产党又提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目标,中国共产党再一次引领航向、凝聚人心。民主党派和社会各界人士都应该自觉地维护共产党的核心地位,坚持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共同为实现中国梦而积极地献计献策,同心同向,共谋发展。

(二)加强统一战线,团结真正的力量

统一战线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的法宝之一,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力量的重要组织形式。改革开放以来,统一战线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也出现杂乱的现象。

毛泽东于1925年在《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一文中指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统战部门和谁搞统一战线?又和谁不能搞统一战线?在大陆范围内,应以认同共产党的主张、认同社会主义制度为统战对象,绝不能搞为统而统,把什么人都拉到统战里面来。

加强统一战线,是把真正可以团结的力量团结过来。真正认可共产党的主张,认同社会主义制度的人,才会在参政议政中发挥好的作用,才不会掣肘、不会参反政、议坏政。君不见每年两会都有“奇葩提案”出现,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被网友一片痛骂。

屁股决定脑袋。立场不同,道路终究不会走到一起。提高参政议政水平需要加强,但最根本的是把好统一战线的关,该统的统,不该统的决不能统。只有心往一处想了,劲才能往一处使。

(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戮力合作,实现中国梦

回顾“五一口号”的发布过程,回忆民主党派的初心,回想多党合作形成发展的历史,展望新时代中国的未來,中国梦,不正是当初民主党派创始前辈们的夙愿吗?他们为此不懈努力,不畏艰难,英勇奋斗,不惜牺牲自己,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民主运动篇章,至今仍感染着一代代民主党派人士,滋养着他们追求民主与科学的心灵,感召着他们立志报国的崇高愿望。

今天,当新征程的号角吹响,当中国梦的目标展现前方,民主党派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与共产党和全国人民一道,戮力合作,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参考文献:

[1]“五一口号”的由来和意义[OL].http://tzb.sdibt.edu.cn/info/1022/1672.htm.

责任编辑:于蕾

猜你喜欢
民主党派共产党民主
中国共产党探索新型政党制度的基本经验与新的实践要求
中国式民主
十谢共产党
共产党离我们远不远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Review on 1921–A Gift for ourDearest CPC 《1921》影评——献给亲爱的共产党的礼物
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履职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 Base Of China’s United Front in Chongqing
全面从严治党视角下加强民主党派监督的思考
旧民主和新民主如何互适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