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预防中小学校园欺凌

2018-12-21 10:43祝力泳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8年10期
关键词:校园欺凌班主任工作法制

祝力泳

【摘要】校园欺凌是当前中、小学教育面临的新挑战。班主任工作是预防校园欺凌的主渠道。为此,特向中、小学班主任老师提出强化思想品德教育,坚持法律法规宣传,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密切与家长的联系四项建议。

【关键词】校园欺凌 班主任工作 思想品德 师生关系 法制 家庭

近些年来,全国各地相继发生了多起中小学校园欺凌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教育部门领导和教育界同仁已开始认真研究对策。纵观各类媒体报导以及有关调查统计,这类事件多发生在城镇及乡村学校等文化教育相对落后的偏远地区。本人在兰州市郊区从事教育工作多年,对此也曾做过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本地区校园欺凌事件发生率远比国内部分地区已公布的数字要高。这说明我们的中、小学教育,特别是落后地区的中、小学教育,在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存在问题。现实向我们提出了挑战。分析校园欺凌现象的根源,采取有效的针对措施,坚决制止乃至杜绝这类事件,是中、小学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重任。

因此,在预防、杜绝校园欺凌的斗争中,班主任无疑应该是战斗的主力军。本人长期承担班主任管理工作,对此深有体会。基于多年的工作经验,在此向中、小学生班主任朋友们提出几条建议。

第一,要强化思想品德教育。这似乎是尽人皆知的常识。但是,我还是想着重强调:必须切切实实把工作重心放在这儿。因为,如前所言,校园欺凌现象的主因,是施暴学生的思想品德受到负面因素的较大影响。他们不懂得“做人”的起码底线是尊重别人,不懂得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尊重的道理。班主任必须抓住这个意识层面的切入点,在常规性、综合性思想品德教育中,突出“做人”这个核心问题。

第二,要坚持宣传法律法规。思想意识的引导,必须放在首位,而且要贯穿在教育的全过程中,但法制方面的宣传和警示,也不可缺失。法制是社会秩序和民众安宁的保障,是人际关系得以正常维系的规约和准绳。要让学生自幼懂得人生来是自由的,但这自由是有限制的,原则便是你的自由不能妨碍别人的自由,你的行为不能侵犯别人的利益,更不能以暴力造成别人的痛苦。这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通则,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更是如此。如果你不遵守这一通则,你将受到应有的惩罚。因为你是社会的一份子,你生活在法治体系之内。一切法律法规都是由国家制定的,由司法机构执行的,其作用就是为了保护包括你在内的全体公民的人身和权益。法律法规具有不可动摇的强制性,它不会因某人、某个家庭或某种势力变更。通过法律法规教育,学生不仅要形成遵纪守法的意识,还要形成自我保护的意识;既要保护自己的身体和权益,也要保护自己的品德和声誉。要一方面引导学生树立对法治威严及功能的坚定信念,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懂得对自己品德和名声的珍惜。中、小学生犹如一株可爱的幼苗,犹如一张纯洁的白紙,如果因触犯法律法规而受到惩处,严重的话会成为终生之恨,轻一些,也会在记忆中留下憾点,总之是个本可避免的悲剧。法制教育要使学生具备这种觉悟。

法制法规教育是否能成功,取决于是否它能常规化、制度化,是否能准确纳入班主任工作的整体规划中。最易犯的错误是流于形式,一阵风,不考虑效果,出了事情抓一抓,过后就忘却。法制教育这根弦应当经常绷紧,即所谓“警钟长鸣”,让它和日常的思想品德教育相辅相益,形成强势的正能量教育合力。

第三,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从小学到初中这个年龄阶段,正是学生自我概念的形成期,也是学生开始逐渐意识到自我存在以及与外在世界关系的朦胧期。这个阶段的学生,非常期望家长和老师的理解和支持,而班主任在某种程度上是“教师”概念的象征,是学生心目中除父母之外最可信赖的人。所以,作为中小学教师代表,班主任必须注意自己的形象,特别是精神气质方面的形象。班主任要主动和学生接触、交谈,不仅在学习上、生活上,更要在情绪上、意识上关怀学生。这就是教育家常说的“情感支持”。教育实践也已证明,在孩子们自我概念形成期,家长和教师的情感支持在他们的思想品德的发展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事实上,在校园施暴的学生,肯定是早已被隔离在师生交流网络之外,已体验不到被关怀的温情了,性格中的冷酷因素已经发酵。说这是一种教育的失败,并不为过。班主任应当牢记这一点,不断提醒自己的良知,增强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的事业心,努力让自己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班主任工作如能坚守精神支持的宗旨,则既能发挥正面思想引导的作用,又能较早地发现负面意识的苗头,及时帮助学生的情绪回归康正,将“邪念”抑制在初萌时。个别谈话,是师生交流最常用的方式,教师温和、坦诚,循循善诱的态度,是谈话成功的前提,切忌训斥和使用威胁性语言。除此之外,还可通过辅导学生写讨论会发言稿,或布置一项独立完成的小任务,或就某事件征求个人看法等形式,深化与个别学生的情感交流,启发学生对一些原则问题的正面思考,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对他的关怀和支持。

第四,要保持和家长的密切联系。经常与学生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家庭影响,也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的表现,双方相互配合,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使学生健康成长,这本来就是班主任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预防校园欺凌来说,这项工作的意义更为突出。参与校园施暴的学生,除了可能受社会不良分子教唆或操纵的个别案例外,一般来说,家庭背景是邪念的温床和土壤。家庭关怀和亲情的缺失,父母或其他的家庭成员不良言行的影响和污染,家长对孩子自私、霸道习惯的放纵等等,都将导致孩子对正面教育的漠视和阴暗心理的滋生。所以,班主任工作绝对不能忽视家庭这个环节。尤其是发现学生与同伴相处,或者与校外人员交往有异常表现时,更要加强和家长的沟通,让家长了解孩子可能出现不良行为的潜在因素,促使家长积极配合学校,注意对孩子的管教和引导。当然,班主任在做这方面的工作时,要权衡分寸,掌握轻重。因为学生的表现千差万别,“迹象”也常具有不确定性,不能给家长和学生造成过重的心理负担。但无论如何,密切同家长的联系交流,对孩子的观察,研究适宜的教育措施,是班主任工作必须做到的。

要做好这项工作,不能光靠家访。一则班主任业务繁重,难有足够时间用于家访;二则过于频繁的家访,常会给学生造成一些心理压力,有负面效应。手机通话是更常用的联系手段,但在时间和时机上,教师应多从家长方面考虑。首先,应充分利用定期举行的家长会议。会前,教师应对会议内容做精细的准备,让预防校园欺凌作为重要议题。即使本校没有出现过此类事件,也应以评论方式讲清其根源和严重性,以起到警示作用。定期家长会议,要求全体家长必须参加,因故缺席者应安排“补课”。会上要向全体家长郑重提出:必须及时向班主任反映孩子行为和人际交往中的异常表现。班主任应把家长的反应纳入班级工作的信息渠道。总之,要在家长心中树立起这样的观念:学校教育不能取代家庭教育,孩子能否健康成长,家庭和学校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主动与班主任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反映孩子在家中的表现,既是家长的权利,更是家长的义务。以上便是在中、小学预防校园欺凌工作实践中的几点心得,供中小学班主任老师参考。

猜你喜欢
校园欺凌班主任工作法制
社交媒体背景下中学生校园欺凌探析
以学生为主体的职校班主任工作
探究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新课程改革下初中班主任工作方法
爱在字里行间
应立法解决“校园欺凌”难题
法制报道“负效应”的规避与防范
关于法制新闻的几点认识
医养结合亟须法制规范
法制严质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