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定
(扬州市江都区中医院针灸康复科,江苏江都 225200)
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多发性神经系统,主要是由于血管阻塞导致支配区脑组织血供不足出现脑损伤造成的,主要致病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1]。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会伴有认知功能、语言功能障碍,并伴有偏瘫症状,多见于老年人群体,具有较高的致残率[2]。为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非常有必要加强患者的康复治疗,近年来该院对早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针灸联合康复治疗的效果良好,为进一步分析早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针灸联合康复治疗对恢复患者功能的效果,该文对比分析了2016年1月—2018年5月期间在该院就诊的69例早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别采用针灸治疗以及联合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取在该院就诊的69例早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所有患者可主动配合治疗,排除伴有严重的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患者,患者均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现将69例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实验组(36例)和对照组(33例),实验组男23例,女13例;患者年龄42~85岁,平均年龄(15.1±5.2)岁;病程 7~31 d,平均病程(15.2±5.2)d。对照组男 22例,女 11例;患者年龄 43~85 岁,平均年龄(15.3±5.3)岁;病程 7~29 d,平均病程(15.1±5.4)d。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病程等资料采用统计学软件处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头针:取从通天穴向后的顶旁线,前顶穴到百会穴的顶中线,百会穴到曲鬓的患侧颞后斜线,前神聪穴到悬厘的患侧顶颞前斜线。取穴完毕后,常规局部消毒患者穴位皮肤,操作者严格手消毒,以15°~30°左右倾斜角,顺着头皮将针灸针刺入至帽状腱膜下方,并快速捻转,200次/min,1~2 min后留针,保持10 min再重新一次,共重复3次,按压出针,避免皮下出血。体针:选取阴阳两经穴相对部位,主穴选择尺泽穴、百会穴、三阴交穴、神庭穴、委中穴、极泉穴,配穴选取手三里、足三里、曲骨、风池、地仓、内关、阳陵泉、八邪、颊车、肩髃、风市、臂臑、曲池、合谷、髀关、太溪、梁丘、丰隆、中极、血海、八风、关元等穴位。根据患者实际病情辨证取穴,选择穴位13~15个/次。常规针刺,采用提插捻转的针刺方式,遵循“患侧补、健侧泻,隔日交替健患侧行针”的原则,留针1次/d,30 min/次,间隔2 d进行下1个疗程,1个疗程7 d,共治疗7个疗程。
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康复治疗:(1)坐位训练。指导患者翻身坐起练习,坐位平衡练习,指导患者及其家属在轮椅和床之间熟练转移。(2)站立练习。立于患者患侧,指导患者重心稍微前移,臀部稍微抬高,伸展髋膝站立。站稳后,可指导患者进行移动训练,患肢适当负重,控制躯干,移动重心,站立平衡达到3级后,患腿负重可达到体重50%,辅助进行步行练习。(3)作业疗法:推手练习肘关节屈伸,通过抑制促通的方式减少肌肉张力偏高的肌群,使其产生分离运动。指导患者进行前臂旋转练习,借助手指小棒等动作对患者手功能、上肢功能进行训练。(4)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指导患者自主进食、穿衣、洗漱等练习。1次/d,40~60 min/次,一个疗程 30 d,共 2 个疗程。
通过 Bar-thel(BI)指数评定量表(MBI)、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功能评分分别评价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以及下肢肢体功能。评分越高,说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越强,肢体运动功能越佳。
该次选择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BI评分、Fugl-Meyer评分等数据通过(±s)表示,通过t对组间计量数据进行检验;计数数据通过[n(%)]表示,采用χ2对组间数据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治疗后BI评分、Fugl-Meyer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患者治疗后BI评分、Fugl-Meyer评分更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I评分、Fugl-Meyer评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I评分、Fugl-Meyer评分对比[(±s),分]
组别时间B I评分 F u g l-M e y e r评分实验组(n=3 6)对照组(n=3 3)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4 6.6 2±5.0 9 6 8.8 1±5.5 3 4 6.4 1±5.2 9 6 5.3 9±5.1 1 1 5.3±3.1 2 5.2±3.8 1 5.5±3.0 2 1.6±3.7
中医学者认为[3],缺血性脑卒中属于中医学中“中风”的范畴,由于痰、火、风、瘀等多种因素影响,机体内气血逆乱,脑脉痹阻,进而出现偏身麻木、口歪、言语及认知障碍、偏瘫等症状。针灸是传统中医学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方法,最早《黄帝内经》中提及,伴有大风、智乱、偏枯、不能言等中风病患者“宜用针”。传统针灸医学治疗过程中,基于辨证治疗理论及整体观念,结合经络理论分析患者的病位、病因、病性及病机,起到调和阴阳、疏通经络的效果[4]。现代医学研究提出[5],针灸有利于促进患者血液循环,帮助患者功能恢复及重建。近代中医学者在中医精髓的基础上研究出头针、体针治疗方法,其中头针主要是对皮质功能区进行刺激,促进肢体功能恢复[6]。起到调理脏腑,醒脑开窍的效果,可增加缺血半暗带区血液供应。头针和体针有机结合可达到远近配穴位的目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7]。早期康复治疗主要是为了对患者大脑皮层活动功能进行训练,刺激患者神经系统,增强患者兴奋反应及能力,促进大脑皮层功能重建,进而促进肢体功能恢复[8]。针灸治疗无法对患者异常病理模式进行针对性的改善,平衡能力恢复以及异常步态恢复效果也不及康复治疗,针灸联合康复治疗不仅可将中医“调整阴阳、固本培元”的效果充分发挥出来,也可将康复治疗的独特效果发挥出来[9]。该次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患者治疗后BI评分、Fugl-Meyer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患者治疗后BI评分、Fugl-Meyer评分更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和李海泉等[10]研究报道结果基本相符。针灸和康复治疗可优势互补,更好地促进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重建,改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综上所述,早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针灸联合康复治疗的效果良好,有利于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