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茂
(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河北衡水 053000)
下肢创伤骨折为临床治疗中比较常见的一种骨折,对患者健康带来严重危害,且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需要选取有效复位及固定方法实施治疗,提升下肢创伤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1]。该文研究数据源于2016年3月—2018年6月该院治疗的70例下肢创伤骨折患者,评估将外固定架实施在下肢创伤骨折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加入该文分析的资料为该院治疗的70例下肢创伤骨折患者,依据抽签法分组,一组纳入35例。对照组:女性比男性是15∶20,年龄最低23岁,最高62岁,其年龄均值为(38.45±5.87)岁;按照患者的创伤分度区分,创伤分度为I度的患者有21例,创伤分度为Ⅱ度的患者有14例;按照患者的骨折部位区分,胫腓骨远端骨折患者有15例,股骨髁上骨折患者有1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有10例;合并存在2型糖尿病的患者有2例,合并存在高血压的患者有4例。试验组:女性∶男性是 16∶19,年龄最低 21岁,最高 61岁,其年龄均值为(38.46±5.88)岁;按照患者的创伤分度区分,创伤分度为I度的患者有20例,创伤分度为Ⅱ度的患者有15例;按照患者的骨折部位区分,胫腓骨远端骨折患者有15例,股骨髁上骨折患者有11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有9例;合并存在2型糖尿病的患者有1例,合并存在高血压的患者有5例。统计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单侧下肢骨折且于骨折之后7 d之内接受手术患者;(2)患者健侧肢体功能正常;(3)患者配合性和依从性均良好;(4)患者在医院发放的知情同意书上面予以签名,研究方案往医学伦理会予以提交后被审批。
排除标准:(1)非创伤性骨折患者;(2)粉碎性骨折患者;(3)患者不愿意加入该研究;(4)患者存在沟通障碍;(5)患者存在精神异常或是精神疾病。
对照组实施钢板内固定治疗:选取适宜钢板对患者开展内固定治疗。试验组实施外固定架固定治疗:选取适宜外固定架,使外固定架垂直装于患者骨折断端双侧,采取金属螺钉在患者骨折两端分别钉入2个螺纹钉,自患者下肢的前内侧予以进针,且保证螺纹钉和骨面保持垂直,各螺纹钉之间平行,将支架装在患者皮肤之外2 cm部位,使螺纹钉和外固定架相关夹块予以锁紧处理,明确骨折固定良好,使骨断端存在0.5 cm加压的范围,将万向关节螺孔实施锁紧以及固定处理,将加压螺孔实施锁紧处理,对创口实施缝合,待骨折端得以愈合之后将外固定支架除去。
(1)研究及评定对照组和试验组治疗有效计算率,治愈:经影像学检查患者的骨折愈合对位以及对线情况较好,其骨折线比较模糊,患肢功能已经恢复正常,没有严重的并发症情况;有效:经影像学检查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为轻度畸形,患肢功能已经基本恢复正常,没有严重的并发症情况;无效:不具有以上相关指标。
(2)研究及评定对照组和试验组并发症计算率,并发症主要涉及感染、骨不连等。
(3)研究及评定对照组和试验组治疗满意计算率。
指标数值核对且添加到SPSS 21.0统计学软件实行计算,计数资料(治疗有效计算率、并发症计算率等)表示成百分率形式,数据实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如表1所示,试验组治疗有效计算率(97.14%)与对照组对应指标(80.00%)实行检验并比较,前者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治疗有效计算率统计和分析
如表2所示,试验组并发症计算率(2.86%)与对照组对应指标(17.14%)实行检验并比较,前者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试验组治疗满意计算率(94.29%)与对照组对应指标(74.29%)实行检验并比较,前者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并发症计算率统计和分析
表3 两组治疗满意计算率统计和分析
下肢创伤骨折患者多合并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具有比较高的死亡概率。对下肢创伤骨折患者采取钢板内固定治疗的固定效果良好,具有比较高的骨折愈合情况,不过因为钢板内固定手术的切口比较大,且出血量多,还需对较多软组织予以剥离,对其局部供血状况带来一定不良影响,还可能出现骨不连、骨折延迟愈合情况、感染等并发症,给患者带来比较大的痛苦[2-3]。
外固定架具有比较高的固定稳定度,相关并发症比较少,患者的预后较好,可减少二次手术带来的损害及疼痛,减轻患者痛苦[4-5]。该文资料呈现,试验组治疗有效计算率比对于对照组对应指标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计算率比对于对照组对应指标下降,试验组治疗满意计算率比对于对照组对应指标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组间数值统计学意义。体现外固定架固定治疗方法用于下肢创伤骨折患者的优势。
综上所述,对下肢创伤骨折患者开展外固定架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较优,患者的并发症比较少,呈现出临床推广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