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老年患者的效果分析

2018-12-21 01:49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34期
关键词:中下段髓内踝关节

在临床全身骨折中,胫骨中下段骨折占比约13.7%,较为常见,由于胫骨具有特殊解剖结构,且水平截面由三角形向四边形逐渐过渡,并非完全平直,因而外力作用下发生骨折概率较高[1-2]。胫骨骨折特点主要为并发症多、诊治复杂,因而临床治疗存在较大的难度[3]。本文即对锁定加压接骨板结合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与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老年患者的效果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2月收治的胫骨中下段骨折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为61~85岁,平均年龄为(72.3±2.5)岁。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为61~84岁,平均年龄为(73.6±2.7)岁。两组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锁定加压接骨板结合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行全麻或硬膜外麻醉,取仰卧位,患侧下肢近端采用气囊止血带,于透视下手法复位患肢骨折,并于其近端前内侧皮肤做好标记,并做一长3 cm的纵行切口,分离至骨膜上(不打开),在骨膜上使用钢板潜行剥离,并建立皮下隧道,在合适的位置放置钢板,并牵引复位骨折,旋转成角畸形,恢复下肢力线、长度,将2枚克氏针分别打入钢板最远端和最近端,然后套入型号相同的钢板,做好标记,将皮肤切开0.5 cm,并将锁定螺钉依次打入,最后将切口逐层缝合。

对照组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麻醉方式和体位同观察组,术前对髓腔大小、长度根据X射线进行评估,然后选择合适的髓内钉,髓腔部位选择胫骨结节上方,扩髓后,于透视下行闭合复位,当扩髓器从骨折端顺利通过后,采用带锁髓内钉经定位瞄准器对近远端进行固定。

两组结束固定后2~3 d,则可开始锻炼下肢肌肉收缩功能,即主动屈伸膝关节、踝关节,注意术后抬高患肢,并采用抗生素行静脉抗炎治疗,给予止痛、消肿等治疗,术后复查X射线片,切口定期换药,指导患者行主动或被动膝关节、踝关节功能锻炼等。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手术、下地活动、骨折愈合等时间)和临床效果。根据Johner-Wruhs标准评定疗效:优:患者术后胫骨无内外翻、无疼痛、感染、骨不连、神经血管损伤等症状,膝、踝关节活动正常,旋转成角0°~5°下肢收缩5 mm以下,重体力作业正常,步态正常等;良:患者术后胫骨内外翻2°~5°,偶有疼痛,轻微神经血管损伤,无感染、骨不连等症状,膝活动度80%以上,旋转成角6°~10°,下肢短缩6~10 mm,踝关节活动度75%以上,重力作业受限,步态正常;可:患者术后胫骨内外翻6°~10°,中等疼痛,中等神经血管损伤,无骨不连、感染等症状,膝活动度75%以上,旋转成角11°~20°,下肢缩短11~20 mm,踝关节活动50%以上,重体力作业严重受限,步态轻微跛行;差:患者术后胫骨内外翻10°以上,严重疼痛,严重神经血管损伤,存在骨不连、感染等症状,膝活动度75%以下,旋转成角20°以上,下肢短缩20 mm以上,踝关节活动度50%以下,不能重体力作用,步态跛行明显[4]。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情况对比

观察组手术时间、下地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均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治疗优良率(93.33%)较对照组(76.67%)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胫骨中下段骨折多发于老年群体,原因在于老年人骨质强度低,骨质疏松严重,内固定易于松动,且骨质愈合需较长过程,因而发生骨折不愈合概率较高[5-6]。因此在临床治疗此类患者的过程中,合理选择内固定材料非常关键,而目前临床主要采用交锁髓内钉与锁定加压接骨板结合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加以治疗[7-8]。后者采用骨膜上、小切口插入钢板,遵循生物学理念,主要目的为恢复胫骨力线和长度,因而在固定骨折的过程中不会对髓内外血运产生影响,具有对骨折愈合干扰少、对骨血运破坏少、术中出血量少、创伤少、手术时间短等优势,同时其还能提高骨折愈合率,降低骨折再移位风险[9-10]。钉板与骨之间可形成一种内支架固定系统,其抗扭转能力以及抗弯曲能力均较强,所以患者早期即可进行功能锻炼[11-13]。本文的研究中,观察组手术时间、下地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优良率(93.33%)较对照组(76.67%)略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看出,针对胫骨中下段骨折老年患者采用锁定加压接骨板结合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表1 两组手术情况对比(±s)

表1 两组手术情况对比(±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观察组 3064.4±16.3* 13.2±2.2* 15.2±1.2*对照组 3086.7±17.917.5±3.118.3±2.7

表2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综上所述,针对胫骨中下段骨折老年患者采用锁定加压接骨板结合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改善各种症状,加速骨折愈合,恢复膝、踝关节功能。

猜你喜欢
中下段髓内踝关节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胫后动脉穿支带蒂皮瓣联合膜诱导技术治疗小腿中下段严重开放性损伤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膝踝关节
小腿前外侧单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腓骨中下段双骨折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经尿道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中下段输尿管结石的体会
Multiloc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踝关节骨折术后早期能否负重的生物力学分析
浅述蒙医治疗踝关节骨折进展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转子间骨折的临床分析
胫骨远端解剖钢板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