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 莫玉兴 张效玮 尹敖阳 邓清慧
轮椅是失能人群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最频繁的辅助器具之一,也是提高失能人群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度的重要工具。轮椅技能训练的缺失可直接降低轮椅使用的有效性甚至安全性,因此,掌握规范化的轮椅技能训练已经成为康复治疗师开展临床工作的一项重要技能。国内虽然已经将轮椅技能训练纳入到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材中,但是涉及训练技能的篇幅较少、不实用,且倾向于对轮椅器材本身的讲解,不能够满足教学与临床要求。此次轮椅实训教学课程设计与康复治疗师岗位要求紧密对接,采用模块化教学模式,分阶段、分层次、系统化逐步进行,便于学生由易到难掌握轮椅初级技能,具体研究汇报如下。
本次研究对象选取2018年3—7月就读于本校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2016级学生,共66人,其中男生9人,女生57人,年龄19~24岁,平均年龄(20.41±0.93)岁。将参加训练学生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3人,其中男生5人,女生28人,平均年龄(20.64±0.99)岁,对照组33人,其中男生4人,女生29人,平均年龄(20.18±0.81)岁,无脱落案例。两组在性别、年龄基线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13,P=0.72;t=1.91,P=0.07),具有可比性。
轮椅技能训练内容,每组均由相同3名带教老师共同授课。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即按照带教教师经验进行授课和训练,实验组采用模块化教学流程进行授课,并在训练过程中建立个人轮椅技能训练手册。实验组的轮椅技能训练课程设计以加拿大戴尔豪斯大学所推荐的轮椅技能训练计划(wheelchair skills training programm,WSTP)为范本[1],参照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轮椅技能训练项目,并根据现有实验器材、场地设置以及本校康复专业学生特点,将轮椅技能训练分为几个教学模块:(1)轮椅基本结构介绍;(2)轮椅技能理论讲解;(3)轮椅初级技能示范及小组训练;(4)轮椅技能综合指导。(1)和(2)在校园内完成,(3)和(4)的训练场地选在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轮椅训练专用场地进行。每个教学模块均植入相应的教学方法,并设置考核环节,通过后才可进入下一个模块的学习。
1.3.1 技能考核部分 考核项目共17项,包括以下内容:折叠轮椅,轮椅减压,捡地上东西,轮椅到凳子的转移,原地转90度,原地转180度,前进时转90度,后退时转90度,往前驱动10米,30秒内往前驱动10米,往后驱动5米,躲避障碍,横向调整,上5度斜坡,下5度斜坡,正确摔倒,正确起来。正确摔倒和正确起来是安全防护训练必备项目。每个项目考核结果分为3个等级:若考核学员独立安全的顺利完成项目,该项目得2分;若完成项目过程中有部分错误或困难,该项目得1分;若操作失败,则得0分。
1.3.2 轮椅使用自信心 轮椅自信心测试使用手动轮椅使用者自信心量表(wheelchair use confidence scale for manual wheelchair users,WheelCon-M)简表[2],该表由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开发,主要针对轮椅操作的物理环境(physical environment)和社会环境(social environment)进行自信心测试,共包括21个项目,每个项目有0~10分,由学员在训练结束后对照自身情况进行打分。本实验因参训人员是学生而非轮椅使用者,因此分数只针对训练效果进行主观评测。
统计描述和分析采用SPSS21.0软件包进行。两组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和配对t检验等,方差不齐采用秩和检验。P值小于或等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统计结果显示,实验组在不仅轮椅技能训练掌握方面优于对照组,其使用轮椅的自信心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得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得分对比(±s,分)
组别轮椅技能考核总分 轮椅自信心总分实验组(n=33) 32.70±1.85179.64±13.35对照组(n=33) 28.09±2.19134.12±21.65 t值 9.2511.02 P值 0.000.00
两组轮椅技能训练效果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项目:折叠轮椅、轮椅减压、轮椅到凳子的转移,上5度斜坡,下5度斜坡,正确摔倒,正确起来,具体见表2。
实验组学员在管理物理环境以及社会环境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具体见表3。
本次教学改革轮椅技能考核以及轮椅自信心测试结果显示:实验组在轮椅技能获得方面以及管理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自信心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通过轮椅技能训练,均能掌握轮椅操作的一些技能,但是对照组在折叠轮椅、轮椅减压、轮椅到凳子的转移,上5度斜坡,下5度斜坡,正确摔倒,正确起来等技能项目中存在教学盲点:比如很多教师主观认为“折叠轮椅”项目无需正规培训教授,但是对照组学生在操作中存在广泛的不规范动作,甚至出现夹伤手臂的危险动作。再比如轮椅减压项目考察时,对照组部分学生在操作减压动作时存在安全隐患,而实验组大部分学生除了能完成标准动作外,还能说出每种减压动作的具体适用情况。
传统的轮椅技能教学较为随意,完全按照教师或带教老师自身的经验传授[3-4],该教学方式存在诸多不足之处:(1)非规范模式的教学导致学生有机会习得多种错误操作习惯,当这些错误习惯被带至临床工作中,将直接影响到临床轮椅技能规范化训练的开展;(2)传统教学方式效率低下,在同样的课时内学生获得的技能项目较少,掌握程度也不尽人意,究其原因可能是传统教学方式既没有按照由易至难的顺序设计,也没有将理论与实操有机结合,如有些教师习惯于从轮椅的高级技能项目“大轮平衡”开始训练,而学生连“轮椅到凳子的转移”项目尚不能正确操作,因此留下很多基础技能教学盲点;(3)传统轮教学版块重理论而轻操作,重器具而轻服务,很多教师习惯于耗费过多时间讲授轮椅结构及种类,甚至直接略过轮椅技能操作部分,如此完全忽略了康复“以人为本”的核心服务理念。
在规范化轮椅技能训练中引入模块化教学后,具有以下优点:(1)规范化教学流程:本次轮椅技能训练教学项目引入模块化教学模式,整个教学流程清晰,每个分化出来的教学模块任务明确。每个学生配备有个人轮椅实训手册,用于强化学习和记录个人训练情况,也让教师团队及时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实时情况;(2)提高教学效率:模块化教学模式将轮椅初级技能训练包分成多教学模块,每个教学模块的教学任务明确、学习目标清晰,且能够相互衔接连贯,真正实现了理论与实训教学的大融合,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有国外教学研究结果表明规范化和系统化的短期的轮椅技能训练项目更能提高轮椅技能教学效果[4-5]。因此,本研究提倡轮椅技能训练教学应该趋于系统化和规范法,甚至发展为专业的模块化教学;(3)强化康复专业学生“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轮椅技能训练是轮椅服务流程的核心部分,规范化轮椅技能训练可以提高康复专业学生的“轮椅服务规范化”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和职业道德[6-7],也帮助康复教学团队摒弃以往教学中存在的“重器具,轻服务”的错误思想。基于以上理念,我们的康复教学也应该将轮椅技能训练列入重要环节。
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轮椅教学系统已经比较完善,有分别针对轮椅使用者和轮椅照护者两类人群所展开的两套教学系统[8]。为了提高轮椅使用服务效率,有些国家还专门开发出基于网络平台的轮椅教学服务项目[9-10]。印尼等发展中国家也在积极推进轮椅服务流程规范化[11]。反观我国国内,出现“重器具,轻服务”的趋势,即轮椅制作技术更新速度较快[12],但是轮椅技能训练的规范化普及程度仍有待提高,康复专业学生规范化训练和临床规范化技能实施等多个方面的建设均值得康复从业人员们积极探索与改革。
表2 轮椅技能训练项目得分对比
表3 轮椅技能训练项目得分对比(±s,分)
表3 轮椅技能训练项目得分对比(±s,分)
管理社会环境实验组(n=33) 112.61±9.1867.03±5.29对照组(n=33) 82.97±15.3151.15±8.10 t值 9.6410.23 P值 0.000.00组别 管理物理环境
总之,规范化轮椅技能训练中融入模块化教学模式可有效提高轮椅初级技能训练的效果,填补传统教学方法的多项教学盲点,并能更好地提高学生轮椅使用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