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静敏
(广东南方职业学院信息技术系,江门 529000)
从实践教学体系出发,具体到高职院校的创业型人才培养,是指理论和方法的运用必须系统科学,课程体系的设置必须合理,教学环节的搭配必须适合。随着我国经济的成熟化发展和行业转型的深化,我国高职教育向着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方向发展,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更成为每个高职院校努力的重要目标之一。
近几年,我国大部分行业面临着转型的机遇,但如果没有创新型人才运筹帷幄,抓住转型机遇发现新的商机,那么转型对于部分公司可能就是困境。在我国,顶尖人才匮乏严重,创业型科技人才的缺口主要集中在高层次。而且根据相关调查研究,我国大学应届毕业生的创业率不足20%,而其创业成功率更低。基于此现状,2011年温家宝总理提出过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同年中旬,教育部门对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推进,进一步加强了创业基地的建设,以及政府对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较多的创业指导和服务工作。那些富有创新精神、强烈创新意识、活跃创新思维、强大创新实践能力,以及依靠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创造新价值和新财富的人才,才能称作创业型人才。我国高等教育作为人才输送的重要基地,尤其是理工学校应顺应社会变革,积极培养创业型人才,满足社会发展需求。而且我国现在致力于创新型经济的发展,创新型经济可以作用于多方面,例如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社会就业增长的扩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等。
创新性、创造性和实践性,这些都是创业型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除此之外,心理承受能力良好、创业动机强烈和知识应用能力较强,这些能力都需要学生在大学时就开始培养和锻炼。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以课程教育、以学生比赛和活动、以孵化创业基地为中心的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
大部分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的教学,在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下,一向对理论的教学比较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却很忽视。其实,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为具有一定丰富知识储备和操作能力的一线技术型人才,所以,其教学上应更加突出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其次,高职院校的经费有限,所以其教学设备尤其是实践所需的教学设备软件不够齐全,成为影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
而且我国高职院校传统软件技术专业的管理体系框架逐渐固定化,其对教师教学发挥自主性以及对学生发挥能动性有巨大的束缚作用。例如,软件技术专业的学生必须按照同样的教学目标学习相同的教学内容,而教师必须按照学校的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这些模式化教学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及发挥学生特长都存在一定的反效果。这样固化的教学管理体系不利于学生创新主动性的发挥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很多高职院校很少聘请新的教师,大部分都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老教师确实教学经验丰富,理论知识基础扎实,但高新技术尤其是软件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快,新毕业的软件技术人才往往都接触过新型技术,而且其思维活跃,想法新奇,有拼劲,从而可以活跃院校的学术氛围,从而提高师资队伍力量。而老教师一般都较为保守,其技术水平和思想已很难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所以,学校应在师资队伍的培养方面多下功夫。
创业是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进行的,在一个特定行业创新首先熟悉此行业的发展特点、市场信息和工作流程,而这都需要学生在社会实践锻炼中探索。但由于学校信息的封闭性,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以课程内容为主,较少涉猎行业中的新知识和软件市场上的新技术,而且大部分高职院校很少主动与企业联系,学生的社会资源不够丰富,学生缺少实习锻炼的机会,实践能力自然很难提高。而且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的实践项目较少。而且案例陈旧,大多数与当今软件技术行业发展的大环境脱轨,而运用这些案例教授的理论内容和实践内容很难适应学生步入工作岗位的需求,从而使学生对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较弱。而对特定行业缺乏了解的学生在创业道路上更是难上加难。
首先,应学习现代企业的扁平式教学管理,这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但它同样适用于教学中,将它应用于教学管理中,强调以教学流程为中心、教学内容与企业信息的充分交流、教学资源和教学自主权的适当授权。扁平式教学管理可以减少管理层级,提升教学效率。在高职院校中实行扁平式管理有层次、分步骤地推行,充分发挥教师教学的主动性和企业平台的充分利用,将企业中的软件技术融入到教学中,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除此之外,合理构建企业深度参与的软件技术课程教学体系,企业拥有最前端的技术和软件,对市场特别熟悉,而且知道哪一类的人才是自己企业所需要的,明确人才的哪一种能力才对企业是有利的。所以,高校应充分利用企业的优势资源,将创业教育以及最新软件技术作为重要的内容进行教学,力求突出软件技术这个专业的特色,积极推进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关联及改革。对软件技术专业进行课程体系内容的构建必须包括职业素养、软件开发素养以及新型技术等。
其次,课程体系控制着软件技术专业课程教学的基本进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和课程体系是相辅相成,教学方式也是由课程体系提供给内容的,所以其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至关重要。软件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应设置为阶梯性、系统性的内容,例如以较为简单的“客户端技术”作为最初实践内容,在达到一定熟练程度后再依次进行数据库技术、程序设计和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实践训练。
最后,在教学中应注重项目案例的教学,教师应在讲授理论课的同时适时贯穿项目案例的讲解,从而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学生灵活应用理论知识的能力。软件技术专业的实训内容应以“含金量”大的大项目和大量的小项目为主,注重学生在项目整个过程中的参与度,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发挥最大的作用。兴趣是一个人趋向于特定事物力求认识、参与、探究现象的重要心理因素,其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态度会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对学习的质量非常有保障,它也是创新创业人才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所以,软件技术学生要发展创新创业能力必须要保持一定的兴趣,鉴于此,高职院校实践课程的安排应符合学生的学习现状和发展情况,教师不应给学生过大的学习压力和学习任务,物极必反,那样会挫伤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和热情。积极建立多层次、系统性的实践教学体系,争取实现与学生将来的就业岗位零距离对接。而学生应明白一个道理,即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总是在寻找潜在变化,并且迅速对其做出反应,并且将其看做一种机遇紧紧抓住并从中创造价值。敏锐的洞察力也是需要不断培养的,在软件技术的教学中应渗透学生对行业发展洞察力的培养。
教师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人力资源,如果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不高,那么实践教学就相当于无源之水,所以应该培育“双师型”教师,构建强有力的教师队伍。“双师型”的教师是指“双证”教师或“双职型”教师,尤其是“双职型”教师是高职院校所必需的,这类教师除了可以胜任理论教学,还能够指导学生进行实践,简单来说就是“教师+技师”。就像河水讲究活水源头一样,高职教师也讲究不断有新老师补充“水源”。所以,高职院校每年或隔两年应招聘一批优秀的软件开发人才作为教师,保持学校“新鲜血液”的流动。
其次,高职院校应鼓励学校教师到软件企业中进行学习,参与软件技术的开发,了解市场的基础情况和微妙变化,并且与企业的工作人员进行交流和经验分享。高职院校应为教师争取培训的机会,建立奖励机制去鼓励教师不断学习、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对于积极表现而创新能力强的教师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双重鼓励。
最后,组建学校和企业动态组合的兼职教师队伍,聘请软件技术行业技术型人才和优秀管理人才到学校兼职讲课,让学生真正接触到企业软件开发的实际运作情景。同时,邀请当地白手起家的创业成功型人才到学校传授创业经验,分享创业过程,让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跟随其到公司学习、工作,尽量减少学生在创业中可能会面临的困境。
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应基于学校和社会、专业和能力、个人和集体、技术和人文四个维度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经验在软件开发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很多公司都想要技术开发经验丰富的优秀人才,而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最欠缺的就是经验,简单来说,经验是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的一个重要短板,这是需要高职院校注重的一个着力点。学校培养人才的目的是为社会输送可用性人才,而企业是人才发挥其重要作用的重要场所,也是软件技术行业最新技术的使用载体,所以,高职院校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尤其是当地软件技术公司的紧密联系,实行开放性办学,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者的优势资源,建立长期的校企合作创业人才培养机制。
学校应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了解当地软件公司的发展现状和岗位需求,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岗位,让学生提前熟悉企业的运作模式和软件开发的实际流程,以及企业实行的管理模式和人际交往情景等,从而提高个人对企业甚至是社会的适应能力。从而在学校和企业的通力合作下,锻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分析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决策力等创业所需的基本素养。
但是,不可忽视的是,我国的软件公司的规模都不是很大,所以其可以提供的实习机会和岗位非常有限。学校应动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建设仿真软件企业的实训基地,按照市场化流程和企业正常流程和制度来管理学生,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工作效率和工作岗位适应能力。实训基地的开发离不开软件企业的协助,因为实训基地需要软件开发工作室、项目管理服务器和数据存储服务器等软件公司必备的工作资源,而这些软硬件设备的制备需要当地政府和企业的大力支持。创业实训基地应树立“学科服务创业,创业支撑学科”的教育理念,对所有的学生开放,实心实意为学生服务。同时学校应尽量减少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区别、尽量降低专业教师和实践指导教师的界限性,力求对混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形成一体化模式。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的学生不仅应具有较高的职责素养,还要有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
在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中,政府作为参与者和实行过程的协助者,应高度重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坚持利用一切社会资源推动其教学体系的构建,坚持巩固创业基础、搭建创业平台、注重政策引导,从而创设良好和谐的创新创业教育环境,着力构建覆盖全面、层次清晰、体系健全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总之,高职院校应整合政府、企业、教育机构、科研机构和行业协会等多方资源,全力构建创业型的实践教学体系。
总而言之,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高职院校在软件技术专业中必须大力推进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企业保持紧密联系和通力合作,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政府、社会对此应给予大力支持,多方共同促进高职院校的创业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1]易瑜.基于创业型人才培养的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职业时空,2014,10(8):94-96.
[2]曾金发,陈素宁.基于职业技能提升的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4(2):219-221.
[3]汤鸣红.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构建[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06(36):10340-10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