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热门问题的“答记者问”

2018-12-21 12:37
信息化建设 2018年6期
关键词:选型软件企业

● 本刊记者 侯 瑞 /文

随着云大物移等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早已公认成为推动企业成长、驱动业务增长的重要工具。然而,伴随新技术而生的新概念、新问题也层出不穷,让身处其中的IT人眼花缭乱。特别是众多制造企业既期望借助信息技术实现转型升级,又对众多新技术难以把握和抉择。为此,本刊选择了IT项目选型和产业互联网这两个热门话题,专访了浙江嘉欣丝绸股份有限公司CIO张妩莹。以下为访谈实录:

话题一:IT项目种类花样繁多,往往让人眼花缭乱,但是大部分企业并没有能力去自主开发建设自己的IT项目。于是,IT项目选型就成为了企业实施IT项目的第一道“拦路虎”。IT项目选型,这只是一个技术活吗?只要懂IT技术就能够选好项目吗?是否也有一定的方法论呢?

《信息化建设》

IT项目选型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而在选型之初,我们首要要选择的是由哪家IT公司来实施IT项目。那么请问您觉得,在挑选IT公司方面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

张妩莹: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们认为选型也是一个模型,一般把它称之为选型模型。在选择IT公司方面,我觉得有四个方面需要考虑。

第一,行业经验与公司实力。对软件选型来说,一般甲方企业都是弱势企业。对甲方来说,项目还没有经过调研实施,软件究竟能做到什么程度,有点像黑洞。所以,软件公司的行业经验和公司实力是非常值得去考量的一件事情。其中行业经验是我非常看重的一点。除非是类似财务、OA这样本身就是相对标准通用的系统,越是靠近业务端的系统,行业经验越重要。这是“适应性”的问题。曾经也有跟朋友交流过公司实力这个话题,他说:“你的公司有上亿的规模,找一个规模只有百万级别或者千万级别的公司,你觉得他服务得好吗?” 所以,IT公司的成立时间、公司的背景、公司的团队实力(人数)、公司的售后服务等等都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第二,软件架构。软件是一个需要随需而动的产品。我曾经跟一个朋友开玩笑说:“现在上哪个都问题不大”,因为软件架构的核心是未来的差距。这里牵涉到软件的“成熟度”、“稳定性”、“灵活性”、“可扩展性”的问题。因此,软件架构、软件延时、软件界面友好性、移动端功能、报表功能、接口平台……这些都是要考虑的问题。

第三,实施能力。再好的软件,也是要经过实施才能上线的。软件是要终端用户去用的,就像衣服,要合体舒服才能让人愿意穿,这是第一层级的。穿了要漂亮时尚,更有自信,这是第二层次的。所以,软件的实施就是一个量体裁衣的过程。这里的核心是项目经理和实施顾问的能力。所以,在选型的过程中,必须的流程就是要面试项目经理,并到相关实施企业去调研。

第四,管理理念。我觉得这是一个需要很多软件公司领悟的问题,也是很多企业都会忽视的问题。很多企业不懂得,软件项目的实施,核心是咨询(实施、培训)+软件。当然,对企业来说如果是咨询公司+软件公司,一个是投入的问题,另外一个也可能会产生扯皮的现象。所以越来越多的软件公司变成了咨询(实施、培训)+软件这样的公司,越来越多的咨询公司也向着咨询+软件的方向发展。对企业来说,软件仅仅是一个工具,通过软件实施,其目的是要把管理理念引入到企业的日常管理中,并用软件这个工具把它标准化、规范化和可量化。

《信息化建设》

您觉得软件的“适合”首先要考虑的是解决经营管理问题。那么,到底什么才是经营管理问题?

张妩莹:很多人乍听到我的观点,会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做经营管理的人,怎么会不知道什么是经营管理的问题呢?所以,我要强调的是,这里讲的经营管理问题是指可以量化的、用模型或者算法解决的,或者说通过数据可以帮助经营管理者去跟进分析和反馈的问题。科学管理理论中说:事后的失控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事前对于工作目标,大家没有达成共识。这个共识,是一种可控制的系统。德鲁克、卡普兰等管理大师讲:没有数字,就没有管理;没有计划,就没有控制。所以我们把问题总结归纳为两类:

第一类,系统问题即通用问题。一个盈利性组织应该是一个从销售到采购到生产这样的闭环组成的,其中的每个环节都可以外包协同解决。从业务的角度来看,每个企业的大问题基本都是提升经营业绩、降低成本和费用。但其实,其中隐含了效率问题。以服装制造企业为例,企业要想提升经营业绩,必须开拓市场、挖掘客户、做好产品并服务好客户。做好产品对于制造企业来说就是要提升产品质量,做好服务就是要按期交货。同时企业必须不断地去降低材料成本和制造(含人工)成本,并控制好费用支出。当然,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以上问题的大逻辑是一样的。

第二类,特定问题即专业的问题。经营管理必须要落到实处。每个企业所从事的行业不同,落下去的细节就会不同。这就是我上面说到的针对不同的业务,要建立不同的经营分析体系模型和量化指标。还是以服装行业为例,服装的同一个款是有颜色和尺码区分的,所以在计算成本的时候,要考虑颜色和尺码的维度,也就是说成本的计算不能按照款,而是应该按照颜色和尺码。比如说在同一个款中,不同的尺码配的拉链长度是不同的,对应的价格也是不同的等等。

《信息化建设》

那么,究竟该如何解决经营管理问题?

张妩莹:事实上,IT系统并不能直接解决经营管理的问题。IT系统可以让整个流程和数据更加规范和标准,在管理中建立PDCA的循环,以使得经营管理者可以去预测、对标、修正和行动。总得来说,就是让你看的更清晰。所以,在IT项目选型之前,我们要知道的不仅仅是要解决什么笼统的问题,更应该要明确要解决什么具体的问题。信息系统所出具的数据、建立的流程,是否可以刚好帮助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立PDCA循环。

当然,从提出问题到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再到发现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最终解决问题,这个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信息系统将伴随企业的成长。这其中的核心还是经营管理者如何来利用系统构建分析模型,并充分利用数据进行分析和对标,并制定问题改善措施。

曾经有人说,这个时代最难的是提出问题,我同意这个观点。因为提出一个好问题,就形成了一个解决问题的线索,这才是问题的难度。所以,提出问题,按照系统的逻辑去思考,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是对经营管理者提出的新挑战。

所以,我才说软件系统其实并不能解决管理的问题,这里的核心是管理者懂得利用软件的逻辑来构建经营管理模型,学会用量化思路和PDCA的理念去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改善。

话题二:产业互联网作为传统产业通过“互联网+”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在全球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市场普遍认为,未来数十年,产业互联网将有着不可估量的市场容量。但同时,产业互联网所涉及节点、环节众多,同时行业高壁垒导致跨行业整合难度大,让许多企业望而却步。

《信息化建设》

对于产业互联网,您是如何理解的?它的本质是什么?

张妩莹:我理解的产业互联网,是利用数字技术对实体产业的各个环节进行流程再造和升级,从而提升行业流通效率,并降低企业成本。这更多的是站在产业和行业视角,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来加速企业内部协作企业间的效率,降低整个产业及行业或者协作企业间的成本。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成本指的不仅仅是财务角度的成本,还包括了时间成本。而要提升产业和行业的效率,落地到技术环节或者实际的过程中,在我看来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更精细的数据获取和采集。获取数据是一切变革的开始,没有数据就没有量化,没有量化就没有分析。以前很多的数据采集都是依赖于人工输入,无论从及时性、差错率来说,都存在先天的问题。随着技术的进步,这一轮的产业互联网风潮更多的是利用先进的设备,做到实时更精确的数据采集。其中包括了自动感应技术、传感技术、控制技术或者以提供服务获取数据(比如说阿里的交易数据是在服务过程中采集的数据)。

第二,更精深的数据加工。因为有了海量的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才有了用武之地。在《未来简史》中有提到数据主义,在大数据的背景下,数据本身就会产生价值。这会是未来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正如之前被广为流传的啤酒和尿不湿的现象一样,不需要人为的设定,这个关联性是数据自发呈现的,我们只是利用了这个结果而已。从这里我们能看到中国的机会,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庞大的产业基础,提供了海量数据,将支撑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技术迅速发展。

第三,更紧密的协作关系。技术的发展,实时大量的数据采集,云计算及人工智能模型的成熟,必将催生新一轮的协作关系。协作方式的转变,将推动整个行业更高效的协同和运转,从而极大地提升劳动生产率和协同效率。

《信息化建设》

是否可以简要总结一下未来产业互联网的趋势?

张妩莹:简单来说,产业互联网将呈现出八大趋势:

垂直化:垂直产业链的整合。在消费互联网的时代,我们曾看到过很多垂直平台的失败。这一轮以B2B业务为核心的产业互联网,必将诞生新的更有生命力和行业特点的垂直平台。

品质化:产业互联网并不是凭空出现的,这种业务形态是原来就存在的。企业间的合作在于信誉,包括质量、交货期等。在互联互通的今天,产业互联网将使信息更公开透明,推动强强联合。

品牌化:品牌是一个标志,其作用是让人能以最高效的方式找到你。品牌的背后带给大家的是确定性。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才能形成良性循环。所以产业互联网在垂直领域一样要通过品牌效应来构建壁垒。

金融化:供应链金融是所有B2B平台的必选项、核心功能和控制工具。

设计化:产业互联网是一个产业的协同,必将牵涉到产业的上下游。这将是中国制造逐步从仅仅制造,触达到设计、研发、制造、供应链协同、品牌营销等各个环节,推动创新发展。

综服化:产业互联网将推动综合服务业务的发展。包括从展览展示、撮合交易,到研发制造、分销、物流、金融等多个环节。综合服务平台将成为一个热点。

透明化:数据的采集、分析,流程和制造的可视化,必将呈现透明化趋势。让信息透明起来,让数据清晰起来,才能让整个产业链更好的协同。当然,这里必将会引发新一轮的信息安全问题。

全球化:信息的流动必将建立更大范围内的协同。中国作为全球的制造中心,产业互联网将辐射到世界各个地区。

最后,面对同业者,我对大家的建议是:我们不可能通吃,也不必焦虑,核心是根据自己原有的资源,利用新技术,做好改造升级。

猜你喜欢
选型软件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不锈钢二十辊冷轧机组横切剪的选型计算
禅宗软件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昆钢铁路内燃机车选型实践与探索
产品选型
软件对对碰
谈软件的破解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