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城科技服务业发展向好

2018-12-21 06:33:46黄彦艳安英红郑阳
中国国情国力 2018年12期
关键词:西城西城区全市

◎黄彦艳 安英红 郑阳 刘

随着科技创新速度不断加快,科技与经济融合的紧密度不断增强,产业的精细化与相互融合孕育和加速了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广义上讲,科技服务业是指对研究开发的新知识新技术不断进行创新、实验、传播和运用的产业以及为科学技术创新发展提供各项服务的活动。狭义上看,是指知识技术的研究开发以及孵化推广,科学技术培训、咨询和交易等。

北京市西城区作为首都核心功能区,紧密围绕培育首都“高精尖”产业与构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部署,积极发掘科技服务业(本文中科技服务业指《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中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以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两个行业门类)企业的潜在动能,以创新驱动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用创业服务激发企业活力。2017年,西城区485家规模以上科技服务业法人单位,实现收入合计1900.9亿元,是2012年的2.0倍。西城区科技服务业在拉动区域经济增长、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打造“服务经济、知识经济、总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进一步凸显。

行业发展总体向好

2017年,西城区科技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87.6亿元,同比增长13.4%(可变价),在第三产业中所占比重为10.8%,较2016年增长0.5个百分点。从各项经营指标来看,2017年科技服务业实现收入1900.9亿元,在第三产业中所占比重为11.1%;利润总额2252.8亿元,在第三产业中所占比重为30.9%;资产总计2.6万亿元,各项税金合计72.5亿元,从业人员11.9万人。

自2012年以来,在国内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情况下,西城区科技服务业增加值总体保持波动增长态势,2017年科技服务业增加值增长率高出全区增加值增长率4.7个百分点,发展潜力较大。专业技术服务业,特别是其中的工程管理服务、工程勘察设计和专业化设计服务是西城科技服务业收入的主要来源,一直稳健发展;利润则主要受电信行业投资收益影响,波动较大。

1.投入规模稳步增长,吸纳就业能力逐步增强,产出规模呈现波动式增长且波动幅度较大

从数量指标和收益指标的增速对比看,西城区科技服务业产业规模增长主要依靠企业内生性成长,而不是靠企业数量外延式增加(见表1)。

2.资产利用效率水平较低,经济效益水平不尽理想,但均呈现波动式上升趋势

从人均产出角度看,西城区科技服务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无论是绝对值还是增速相对值均显著高于其他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的人才智力密集型特征得到充分体现(见表2)。

表1 2012-2017年西城区科技服务业整体发展情况

表2 2012-2017年西城区科技服务业效率与效益情况

3.专业技术服务业单位数量和从业人员最多,收入占比过半;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的资产和利润总额双双领先

从规模以上法人单位数量看,专业技术服务业单位数六年来一直稳居第一,2017年达到222家,占全区科技服务业单位总量的45.8%;从资产规模和利润总额看,2017年末,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的资产总额和利润总额双双领先,分别达到19202.2亿元和2123.3亿元,占全区科技服务业资产总额和利润总额的比重分别为72.8%和94.3%;从收入贡献看,专业技术服务业贡献了全区科技服务业超过一半的收入,达到991.3亿元,与2012年相比增长了122.9%,年均增长17.4%;从吸纳就业的角度看,专业技术服务业稳居第一,2017年吸纳就业人口5.8万人,占全区科技服务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的45.8%,与2012年相比增长了54.9%,年均增长9.1%。

4.重点单位贡献突出,研发投入增长迅速

2017年,西城区收入排名前20位的科技服务业单位占全部科技服务业单位收入合计的比重为66.9%;利润排名前20位的科技服务业单位占全部科技服务业单位利润总额的比重为99.6%。

2017年,北京市工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研究与开发经费内部支出的比例为100:118:44,西城区在该项的比例则为100:554:224,科技信息服务、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服务以及专业化技术服务等重点科技服务业在西城的发展更为迅速。全区40家有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的大中型重点企业中,科技服务业企业为30家,研究与开发经费内部支出达到16.6亿元,占全区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的88.8%。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研究与开发经费内部支出高于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占比达到63.1%,为11.8亿元,同比增长14.6%;而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的占比达到25.5%,为4.8亿元,同比增速为6.2%,高于全市同行业增速5.5个百分点。从研发成果看,2017年,西城区科技服务业期末有效发明专利为2429件,同比增长11.7%;且期末有效发明专利数中已被实施的为1404件,产出成果实施率较高,接近六成。

科技服务业发展情况对比

2016年,北京市科技服务业实现增加值5317.8亿元,其中西城区科技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41.7亿元,占全市科技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6.4%,低于海淀区(45.6%)、朝阳区(15.5%)和东城区(8.4%),位列全市第四。从政府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科学技术支出来看,全市为285.8亿元,其中西城区为2.8亿元,占全市的比重为1.0%,低于海淀区(3.4%)、朝阳区(3.3%)、丰台区(1.7%)和昌平区(1.1%),排名全市第五。各区对比来看,西城区科技服务业发展基础较好,政府投入较高,具有一定优势。但全市科技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的比重平均达25.8%,西城区只有10.4%,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5.4个百分点。即使去除金融业的影响,西城区科技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也只有21.5%,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1.户均收入排名全市第二,全员劳动生产率排名全市第四

2016年,全市有科技服务业企业6321家,从业人员平均人数为132.9万人,其中西城区科技服务业企业为497家,从业人员平均人数为12.1万人,占全市比重分别为7.9%和9.1%,低于海淀(74.8万人)、朝阳(21.8万人),位列第三。而西城区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74.2万元/人,落后于昌平(324.7万元/人)、大兴(322.9万元/人)、丰台(178.8万元/人),位列第四。按户均收入对比,西城区科技服务业户均收入为4.2亿元/家,仅低于昌平(4.4亿元/家),在全市排名第二。

2.利润总额排名全市第一,产业收入排名全市第二

2016年,海淀区科技服务业收入占全市科技服务业收入比重48.0%;西城区在全市名列第二。利润方面,由于几大电信业总部聚集,而电信行业总部利润主要来自各省上缴利润,且受投资收益变动情况影响较大,因此西城区科技服务业利润总额排名全市第一,达到1144.1亿元。

3.专利申请成功率排名全市第一

北京各区的专利申请和专利授权量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海淀、朝阳和西城,表明西城的科技创新活动较为活跃,其发明专利申请率为55.0%,与全市平均水平基本持平;专利申请成功率则高达77.4%,居全市第一,比平均水平高出24.2个百分点,显示出西城专利质量整体较高(见表3)。

4.西城区知识产权市场交易较为活跃,是专利技术主要吸纳方,技术输入远大于技术输出

据《北京技术市场统计年报》数据显示,2016年,海淀、朝阳、丰台、东城和西城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占全市总量的92.4%,成交额分别占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的38.7%、19.2%、16.2%、12.0%和6.3%。西城以输出技术合同4901项,成交额249.1亿元,位于五区之末,但输出技术交易额的增长率为全市最高,达57.6%。综合比较,西城区技术交易的活跃程度较高,交易市场较繁荣,市场化程度较高,但相比海淀等四区还有一定差距(见图1、图2、图3)。从吸纳技术的角度看,无论是吸纳本市技术还是外省市技术,西城区都紧随海淀之后,位列第二。

表3 2016年北京市各区知识产权对比情况

图1 北京市城六区输出技术交易额对比

图2 北京市城六区吸纳本市技术情况对比

图3 北京市城六区吸纳外省市技术情况对比

加快发展建议

近年来,全球科技服务业呈现出精细化、个性化、智慧化与网络化等特点,在研究开发、技术转移、检验检测、创业孵化、知识产权及科技咨询等领域的业态不断创新、形式更加多样。目前,西城科技服务业虽然整体发展势头较好,但“长板”效应突出,即大企业对整个行业的影响过大,一旦个别大企业出现经营问题,或出现战略调整,将会对整个行业产生较大影响,经济运行风险加大。为此,建议西城准确定位自身发展,找准科技服务业发力点,重点发展五个相关领域:创业孵化器、知识产权服务、科技金融、工程设计和信息服务。

1.优化创新创业孵化器,启动发展引擎

一是重点发展金融加速型孵化器。借助西城丰富的金融资源,帮助初创企业解决最关键的资金问题。二是打造设计孵化器集群。整合新华1949文化创意产业园、DRC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等优质创意设计资源,将西城深厚的文化底蕴融入文创产业发展之中,建设一批O2O的创业孵化器,为文创产业提供产品策划、产品设计、供应链配套、众筹销售及品牌推广等一站式服务。三是建设一批技术服务型专业孵化器。配合“智慧西城”建设,着力打造大数据产业孵化器平台,扶持互联网初创企业入驻西城,提供云服务和数据服务。

2.培育知识产权服务业,加速品牌化和国际化进程

一是关注传统品牌的保护与提升。西城拥有近百家老字号,占全市老字号数量的50%以上。应大力支持老字号企业创新发展,帮助老字号企业申请国际注册商标,开展老字号企业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加强老字号品牌的数字化身份认证和互联网线上市场推广和保护。二是重点选择与普惠培育相结合,优选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或试点单位。以区域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企业为基础,建立知识产权供需平台,吸引国际知名的知识产权机构进驻西城区,为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提供培训、咨询和各类知识产权服务,规划组建西城区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建设知识产权服务创新集群。三是推动知识产权国际化和多元化战略。引导知识产权服务行业协会开展国际化合作。利用西城区现有的政策和资金便利条件,引进国内外高端IP人才。结合西城区的金融特色,引进或扶持一批知识产权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四是充分发挥西城现有资源优势,通过合作共建园区、建立跨区域科技资源服务平台等模式,推动一批科技创新成果在津冀转化,推动科技人才、科研条件、金融资本与科技成果服务津冀创新发展,构建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

3.发展科技金融,搭建“资本”生态圈

一是动员和激励大型跨国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内容,牵头组建科技金融投资机构,或扶持、培育科技金融孵化器。二是搭建科技金融平台,整合并吸纳区外的创新创业型金融孵化器,为其在西城开展科技众筹提供发展空间。区内可由区金融办牵头,针对信息不对称、信息半径有限及对接渠道缺乏等痛点,建设科技型企业“一站式”金融服务平台,充分调动、整合社会各方力量和资源积极参与科技服务业创新投资,对企业融资需求和融资平台进行智能匹配,打造多层次、多渠道的融资体系。对科技服务业科技项目和示范工程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引导社会资本投资科技服务企业创业创新。发挥“金融街”的“资本群聚”效应,鼓励大型金融机构牵头建立科技服务业投融资平台,在科技服务业领域引入PPP机制,引导风险投资和社会资本参与公共科技平台建设。增加债券和信托融资在中小创业型企业中的应用范围,推动多渠道、多种方式增加研发投入,实现科技服务业整体创新投入大幅度增长。

4.强化工程设计,借力新区建设推动产业发展

■埋金吐气 赵来清/摄

西城拥有多家电力、建筑工程设计研究机构,在北京高精尖产业体系框架内,应加大培育工程设计师、工程设计企业和工程设计平台的力度。一是在支持行业高端发展、原创设计、公共平台和推广公益性工作坊、公益性重大活动以及高端培训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二是在工程设计中引入PPP(公私合营伙伴关系),设立PPP中心,提高项目筛选与识别水平。三是完善“西城设计”整体发展策略。不仅在工程设计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和行业协会方面加强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更在工程设计政策、空间布局与产业联盟上抓紧布局。尽快制定“设计师”培育和引进计划,建设“工作坊”式的设计园区或企业生态群落,加快培育网络化协同生产、个性化定制服务等网络化生产新业态,打造“工程设计特色区”。

5.推进信息服务,建立“共享平台”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渗透,信息服务业不仅是科技服务业中的一个独立行业,也成为其他科技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技术手段和平台支撑。从西城区信息服务业整体结构看,传统的广播与电信服务仍占据收入和利润的绝大部分,建议在互联网和数据信息服务两个领域继续加大投入,推动互联网内容服务业,特别是面向生活的娱乐、休闲和游戏类等以信息资源传播为特色的服务业发展。

产学研合作是推动企业创新的重要途径。西城可根据科创企业、龙头企业以及投资机构等不同主体的需求,与我国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在西城重点科技服务业领域提前布局,联合开展技术研发、商业管理和政策研究等方面的合作,为各类“生态圈”主体的跨界交流搭建桥梁。在区内也可建立学生实习基地,加强人才集聚。同时,在大型仪器协作共用网络方面促进西城与其他城区的共享共用。

西城区传统产业发展空间有限,更应充分利用区内外创新资源。一是鼓励一批实力较强的科技服务企业(尤其那些面向传统企业/新创企业的科技服务商)到区外(津冀地区或全国其他“双创”活跃地区、经济快速增长地区)设置分支机构,优化发展战略布局,利用京外地区相对低廉的空间资源和优惠的营商环境,增强服务竞争力和影响力,实现科技、资本和人力等创新要素的价值新增长。二是利用好低端产业退腾空间,引进一批科技服务企业总部机构或跨国科技服务企业分支机构入驻,并着力培育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本土民营科技服务企业,打造品牌科技服务机构,提升科技服务水平。三是鼓励企业加入科技服务创新联盟,构建面向西城特色产业链的科技服务业集成服务平台。鼓励传统服务机构与新型服务机构对接,采用新服务模式、服务手段,拓展服务范围,提升服务能力,促进专业化、网络化与平台化发展。通过融合区内外、京内外与国内外优质创新要素,推动科技服务业从传统业态向创新型业态转变,在北京科创中心建设中形成具有西城特色的产业发展模式。

猜你喜欢
西城西城区全市
西城区总工会党员干部用实际行动守护居民平安
工会博览(2023年1期)2023-02-23 18:32:31
踔厉奋发新时代 笃行不怠向未来 西城区召开庆“五一”表彰座谈会
工会博览(2022年16期)2022-07-16 05:54:16
西城驿遗址浮选植物遗存分析
东方考古(2017年0期)2017-07-11 01:38:10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投资北京(2016年11期)2017-02-16 21:52:53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投资北京(2016年11期)2017-02-16 18:18:30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投资北京(2016年11期)2017-02-16 17:53:56
2016年1—11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投资北京(2017年1期)2017-02-13 20:44:17
2014至2015年西城区老楼通热方式实现无煤化工程项目
投资北京(2016年10期)2016-11-23 20:29:39
张掖西城驿遗址2014年出土动物遗存分析
东方考古(2016年0期)2016-07-31 17:45:44
西城红场·大型当代艺术展——蚂蚁 蚂蚁 蚂蚁 开展
工业设计(2016年12期)2016-04-16 02:5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