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菏泽农村电子商务异军突起

2018-12-21 06:33:46申家峰
中国国情国力 2018年12期
关键词:菏泽电商农村

◎申家峰

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农村的具体实践,是推进电子商务与农村农业融合发展的有力载体,有助于改善农民生活,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山东省菏泽市主动顺应经济新常态和“互联网+”发展趋势,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使其成为推动当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缩短与发达地区差距以及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突破口。

成绩显著

1.农村电商成为菏泽新名片

截至2017年底,全国有淘宝村2100个,其中山东省243个,而菏泽有168个,占全省的2/3、全国的1/12,与浙江金华并列全国地级市第一位;全国有241个淘宝镇,其中山东省36个,而菏泽有24个,占全省的2/3、全国的1/10,位居全国地级市第一位。全市有电商企业、网店18万余家,其中电商活跃卖家10.8万家、列全省第四位。2017年,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2050亿元,同比增长70%。仅“双十一”当天,全市电商交易额达26亿元,上下行之比为1.52:1,“双十一”期间全市快递发单量达690万件。

2.农村电商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全覆盖

菏泽市在各县区全部成立了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在江北地区率先实现“千县万村”试点县区全覆盖,共建成7800多个镇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有效打通了“网货下乡、农产品进城”的渠道。十多家快递公司下沉到村庄,日均发单量13万单,县城快递网点达到162个,乡镇快递网点有370多个。

3.电商催生的新实体经济迅速崛起

电商产业园区是推动农村电商实现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发展的载体和平台。菏泽市提出“电商聚集区、创新创业热土、生产制造引擎、宜居宜业家园、产业旅游目的地”的发展目标,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 的原则,创新招商方式和开发模式,大力推进电商园区规划建设。目前,全市已建成电商园区51个,入驻电商企业3600多家,带动形成了天荣创意家居小镇、成武(深圳)创意家具小镇等一批电商产业加工园区,引领了新实体经济发展。

4.农村电商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菏泽农村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吸引了一批大学生、农民工返乡创业,助推了淘宝村镇的发展,助力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如曹县丁楼村村民任庆生,通过网上销售演出服装不仅使自己摆脱了贫困,而且成为带领全村走向共同富裕的网商村长。郓城县郑本栋2011年返乡创业,成立了艾尚羽羽绒制品有限公司,专业生产羽绒家纺,利用淘宝平台销售,2017年“双十一”当天,该公司电商平台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他还协助200多人开设淘宝店铺,销售当地特色产品,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注入新活力。

5.农村电商溢出效应显现

农村电商的发展壮大,带来了上下游产业和配套服务业的快速集聚,设计、包装、物流与培训等服务业的快速兴起,促使淘宝村镇出现了适应电商生活规律的夜排档、24小时营业超市与淘宝大酒店等新兴业态。2017年,曹县大集镇新增汽车数量占到了全县的1/3。菏泽所有淘宝村的刑事案件发生率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农村电商的发展改善了乡村面貌,实现了乡村文明,促进了社会和谐。

6.电商消贫成为精准扶贫新路径

菏泽是全国农业人口最多的地级市之一,也是山东省贫困发生率较高的地区,2016-2018年需要脱贫91.4万人,占全省的37.7%。通过免费发放电脑、免费培训、企业来料加工与发放小额贷款等措施,走出了线上线下互动、农户客户直通和增收增智并重的电商扶贫新路径。2017年,全市有563个贫困村发展电商,涉及贫困户21036户;新增电商企业、网店2万多家;24个贫困村发展为淘宝村,实现整村脱贫。

主要做法和经验

1.构建体系,奠定农村电商发展基础

(1)加强领导体系建设。市县均成立了电子商务发展领导小组和管理办公室,主要负责人对电商亲自抓、负总责,切实做到了农村电商产业有人抓、有人管、有人推。

(2)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全市各县区全部成立了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实现了“千县万村”试点县区全覆盖,有效打通了“网货下乡、农产品进城”的渠道。

(3)加强考核体系建设。菏泽市政府将电商发展纳入对县区的重点经济工作进行考核,把压力和责任传导到县区、乡镇,增强了基层部门推进电商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为农村电商发展增添了持久动力。

2.突出亮点,找准农村电商发展路径

(1)大力培育电商村镇。全市立足40个“一乡一业”特色镇、432个“一村一品”特色村,发挥各自优势,推动电商村镇成长壮大。

(2)大力建设电商产业园。通过创新招商方式和开发模式,大力推进电商园区规划建设,为电商发展提供公共基础设施和人才智力、物流配送等全方位服务。

(3)大力推进电商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遵循电商发展规律,坚持点面结合,推动电商从“助力”产业发展向“引领”产业发展、再到“创新”产业发展转变。在“助力”产业发展方面,积极推动木材加工、食品加工等传统企业采取“企业+营销户”、企业网络平台直销等新模式。2017年,仅曹县就有160家木制品企业开展了网上交易业务,网上销售额达到27.9亿元,同比增长58%。在“引领”产业发展方面,加大对演出服饰、床上用品等产业的扶持力度,使其快速成长为支柱产业。曹县的演出服饰产业,从一家一户的家庭作坊发展成为拥有37个淘宝村的独立产业。在“创新”产业发展方面,引导广大电商经营业户根据用户需求调整、创新经营产品,实现“有什么卖什么”向“什么好卖就生产什么”转变。由天华电商产业园带动建设的牡丹创意家居小镇,各类创意家具得到市场认可,实现年产值100亿元,带动就业约3万人。

3.破解瓶颈,营造农村电商发展环境

(1)破解物流瓶颈。采取政府扶持鼓励,企业降低营运成本的办法,积极引导快递物流企业到乡村布点,统筹利用好交通、邮政与商贸企业等现有农村渠道,整合农村客运、县域散货运输和邮政物流等资源。通过与阿里巴巴集团合作,建成全国首个“菜鸟县域智慧物流+”项目,有效破解了农村快递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同时在市区大力推进“全城达”同城快递业务和智能投递终端建设,目前已建成智能投递终端300个,城区快递“最后一百米”问题得到有效化解。

■闲亭鹤影 贾云龙/摄

(2)破解融资瓶颈。在市级财政每年列支500万元、县区财政各列支300万元电商发展扶持资金的基础上,市财政发起、各县区财政参与,联合部分金融企业设立了总金额5亿元的金源浦发电商产业投资基金,完善了担保机制和投资机制。同时,由市人民银行牵头,积极引导各商业银行开展金融产品创新。农业银行推出了动产质押贷款,邮储银行推出了流水贷业务等,有效缓解了电商融资难问题。

(3)破解人才瓶颈。在人才问题上,坚持培养、引进与借力相结合的办法。一是通过开展不同层次、不同主题的培训活动,培养本地人才。2017年,全市先后开展培训8.3万人次,其中专业技能培训1.3万人次,促进电商人员向电商人才的升级。二是积极创造条件引进大中专毕业生和电商人才,不断提高农村电商经营的层次和水平。三是坚持“不求所有,为我所用”原则,加强与高等院校、领军企业及专业运营机构的沟通联系,通过签订人才合作、委托运行协议,探索建立电商工作站,解决高端、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如曹县天浩服饰有限公司把5个天猫店、7个淘宝店直接委托给浙江一家电商运营企业代运行,有效解决了电商人才不足的问题。

4.抓好结合,走稳农村电商发展步伐

(1)与返乡创业结合。菏泽常年有150多万外出务工人员和15万名大学毕业生,市委、市政府研究制定鼓励政策,吸引、鼓励他们返乡创业,在本土创造价值。

(2)与精准扶贫结合。通过送技术、送设备和送服务,扶持贫困户从事电商产业,通过线下加工、线上销售,初步形成了线上线下互动、增收增智并重的电商扶贫新局面。

(3)与乡村振兴战略结合。农村电商的兴起,吸引了大量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加快了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促进了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化解了留守妇女、儿童和空巢老人等问题,助推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存在的问题

1.农产品上行滞后,特色资源有待挖掘

全市农业基础薄弱,农产品生产组织化、规模化和标准化程度较低,有影响力的市场品牌少,同质化现象严重。多数农村电商停留在低价销售初级农产品的阶段,在产品的品牌推广、包装设计和质量体系建设等方面重视不够,农产品上行通道不畅,农民在农村电商中得到的收益较少,特色农产品的经济价值尚未充分挖掘。

2.小微企业赢利低,缺少行业领头羊

表演服饰产业集群或木制品产业集群大都处于模仿、复制阶段,缺乏引领全市农村电商发展的龙头企业。2017年,全市16个市级电商示范园区入驻企业约1500家,其中年营业收入在千万元以上的企业为160家,仅占总数的10.7%;年营业收入在百万元以下的企业为978家,占总数的65.2%;1239家企业集中于演出服装、小家具、食品和小家电等传统消费领域,大部分企业的经营模式是借助第三方平台从事简单的销售与推广活动,而销售高附加值商品、品牌商品及生产原料的企业相对较少。农村电商企业的小、散、弱特征明显。

3.融资渠道窄,发展资金短缺

初创期电商企业大都属于家庭作坊式,生产加工设备价值低廉,固定资产估值不高,加之缺乏银行信贷必需的土地质押,很难获得贷款支持,资金短缺成为制约农村电商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4.复合型人才及技术团队短缺

农村电商企业普遍缺乏运营、管理、设计和美工等专业技术人才,面临“招不来人,留不住人”的问题,这导致企业产品创新少、利润低,发展后劲不足。在农村电商的服务环节上,缺乏既懂农业、又懂互联网的复合型人才和农村电商带头人,在特色农产品的规模化生产、推广开发中缺少新思路。

5.公共服务体系尚欠缺

菏泽的农村电商大多是通过“模仿+创新”形成的网商集群,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对物流、仓储、金融、培训与美工等相关电商服务的需求日益迫切。物流配送、网络推广、美工、教育培训及售后等专业服务不完善,成为企业发展壮大的制约因素。调查显示,全市除了曹县的淘宝镇外,其余乡镇入驻快递企业较少,农村电商企业和快递公司缺乏议价权,导致物流费用较高,挤压电商不大的盈利空间,部分电商因此经营困难。

对策与建议

1.打造特色电商产品

依托菏泽农产业资源优势,重点打造适合网络销售的山药、芦笋等当地农特产品,依托淘宝“特色中国-菏泽馆”、京东“菏泽农特产馆”等平台,拓展特色产品上行渠道,大力发展特色产品网络营销,促进产品创新创优,打造特色品牌,带动实体经济发展。结合“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打造农村电商产业集群,催生产业集群的互联网化和新产业集群的出现。

2.化解农村电商融资难问题

鼓励和支持农信社、农行等金融机构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电子商务协会等合作,开发适应农村电商发展的惠农金融产品,创新农村电商投融资机制和担保方式,简化贷款手续。鼓励和支持阿里“旺农贷”、京东“乡村白条”等互联网金融服务在农村的应用,为农村电商企业提供便捷的小额贷款。

3.建立人才培训常态化机制

采取培训下乡、集中培训和外出考察等多种方式,多层次、分批次开展针对性培训,同时做好跟踪服务工作。采用购买服务等方式,定期组织开展电商培训,充分发挥创业实训孵化基地和菏泽创业大学等作用,普及电子商务知识,激发大众创业热情、培养多元化电商人才。

4.完善物流配送体系

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吸引大型物流企业入驻,对各县区现有物流平台、农村客运及散货运输等资源进行整合,进一步规范流通渠道,鼓励企业健全总站-镇中转站-村淘服务站的物流配送体系,建立电子物流信息平台,优化物流配送路线,将配送网络不断向镇村延伸,完善村级物流配送服务。

猜你喜欢
菏泽电商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11-16 21:20:05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11-09 23:18:44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2-01-12 06:32:04
乡村振兴的“菏泽路径”
金桥(2021年4期)2021-05-21 08:19:10
2019年底前山东菏泽境内三条高速可通车
石油沥青(2019年2期)2019-02-13 17:24:47
菏泽牡丹,花开全新产业链——第27届菏泽牡丹文化旅游节盛大开幕
金桥(2018年5期)2018-09-22 02:16:54
电商鄙视链中的拼多多
Leadership Change: a Perspective from China
电商下乡潮
机电信息(2015年28期)2015-02-27 15:57:42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中国记者(2014年2期)2014-03-01 01:3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