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兴莲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8)10-245-01
摘要 对标管理是企业通过对标,增强忧患意识,传递竞争压力,创造卓越绩效。任何一个企业都可以通过对标,不断加强自己的管理能力,提高竞争水平通过不断地学习、借鉴与超越,促进企业管理和业绩水平的持续改善和提升。
关键词 对标管理 提高效率 提高效益
一、对标管理
对标管理,指以先进的科学对象为标杆,对照标杆寻找差距,结合实际制定措施,持续改善管理流程,通过不断地学习、借鉴与超越,促进企业管理和业绩水平的持续改善和提升。任何—个企业都可以通过对标,不断加强自己的管理能力,提高竞争水平。
二、实施步骤和过程
(一)根据指导思想成立对标管理部门
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对标活动把关定向,组织、指导各部门开展对标活动;负责组织审定企业开展对标活动的实施方案、考评奖惩机制及评价结果;组织调度对标活动开展情况,平衡解决在对标活动中出现的重大问题等。
(二)构建全面对标指标体系
以绩效为导向,建立矿、专业、区队、班组四个层面的全面对标指标体系,以绩效为导向分别确定,并明确对标周期,该指标体系是一个动态的内容,随着企业的发展及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具体的指标如:采煤区队的原煤效率、吨煤电耗、吨煤料耗、吨煤维修费、定额完成率;掘进区队的掘进效率、单位进尺电耗、单位进尺料耗、单位进尺维修费、定额完成率;辅助区队的任务完成率、材料消耗、电耗;洗煤厂的精煤产出率、吨煤料耗、吨煤电耗、吨煤介耗;班组的生产任务、工程质量、材料消耗、电耗、维修费、回采(掘进)效率等。
(三)建立全面对标标杆库
根据矿、专业、区队和班组四个层面对标指标体系,采用多种途径和方法,获取、分析和设计个指标的标杆值,形成标杆库,并且根据企业的实际及外围环境的变化,周期性的动态调整或建立标杆值。
(四)建立全面对标管理考核体系
采用对标效果考核和对标工作考核相结合,根据全面对标管理组织的职责界定、分管和实施范围,对矿、专业、区队和班组四个层级对标管理主体和对标项目均制定相应的对标管理考核体系。规范对标管理考核工作,充分调动各单位、部门及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矿对标工作的效率和效果,促进矿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五)对标实施办法
首先结合矿实际情况,依据信息化建立数据平台,通过多渠道收集资料,对标分析各自长短处,完善改进管理机制。
1.同行业对标。对标内容:针对安全生产、技术创新、提质增效、精益管理特别是成本、利润、用工、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通过分版块对标,各专业寻找差距,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
2.矿内部单位对标。(1)采煤、掘进工区之间对标。根据采煤工区设置、生产实际情况,确定对标指标,主要是劳動生产率、违章率、工作完成率、吨煤成本等,实行内部对标。(2)辅助工区之间对标。主要是根据矿历史最高值或较好值进行分解,参照年度相应专业的考核办法由专业人员制定辅助工区相应的对标工作指标,采用统一口径的对标体系,最大程度的寻找相关性。(3)班组间对标指标。根据矿对标组织体系,将对标指标分解到班组,在班组层级进行对标管理,具体内容有任务指标、质量指标、成本指标和效率指标等。
三、跟踪与反馈
(一)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对标工作缺少良好的思想基础,认识不足。
2.对标指标体系与现实相比较粗略,部分指标的对比性差。
3.对标工作本身缺乏核心力量,科技优势力量。
4.对标指标的统计口径、数据来源、汇总流程不够细化。
(二)解决的方法与改进方案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查找差距。转变观念,拓宽思路,通过内部渠道、行业协会、信息交流等方式,更多的收集国内同行业先进企业指标,要走出去向行业先进企业学习,深入剖析本单位经营管理工作中的差距,看到优势,找准症结,制定措施,对标赶超。
2.加强领导,制定方案,明确目标。加强对对标管理的领导,多宣传多倡议,使各单位充分认识到对标管理的益处,自行组建工区内部对标管理小组,形成领导包职能部门,职能部门包区队的网络体系。
3.落实责任,层层分解,对标赶超。矿对标目标选定后,将目标向下逐层分解,强化责任落实,搞好不同层次的对标,抓好对标过程和环节,跟踪对标信息反馈、搞好对标评估,制定改进措施,实现对标目标。
4.构建对标活动信息反馈机制。为了加强矿对标活动调度工作,及时掌握和督导对标工作进度,从对标工作领导小组到各科室到各工区建立对标工作信息反馈机制。
5.细化对标活动考评奖惩机制。为了确保矿对标活动的各项工作落实及对标目标如期完成,要求责任部门制定对标活动考评奖惩管理办法。考评内容既包括对标工作落实情况,也包括对标措施的履行及目标达成等对标收效情况。分时间节点制定考核任务重点。随着矿生产经营活动目标的调整,以及标杆企业的发展变化,组织确定新一轮对标目标,进入新一轮的管理。
四、结语
对标管理的实施需要领导层的全力支持和全体成员的积极参与。对标管理的模式是多样性的,可以从不同方位不同主体出发制定适合企业自身管理模式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