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荆轲刺秦王一事,我一直不太理解。
我不太理解的是,为什么要用这样直接的方式去挽回燕国的利益,刺杀秦王真的能解救天下苍生么?荆轲到底出于什么目的去刺秦呢?谁该为刺秦失败负责?
对于荆轲的评价,历来见仁见智。对荆轲给予肯定的人很多,“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1];“其人虽已殁,千载有余情”[2]。我认为,荆轲是一个非常利害的人。因为他做了其他人都不敢去做的事。他果敢而有智,一席对话,令樊於期甘心自刎献头。为见秦王,厚遗秦王宠臣蒙嘉;他刚烈重诺,对于太子丹的不信任,叱太子而决别,慷慨悲歌,“就车而去,终已不顾”;他临危不惧,在秦武阳“色变振恐”之时,“顾笑武阳”,一席话滴水不漏,使秦君臣疑窦冰释;他视死如归,在最后之时,也能“倚柱而笑,箕踞以骂”。他忠诚重诺、侠肝义胆的精神品质无疑是有着动人的魅力,影响着一代代人,令人叹惜不已。
但对他也有否定的。北宋苏洵非议荆轲:“始速祸焉”[3];朱熹认为:“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4]。我也曾想过,如果荆轲刺秦成功,会发生什么呢?我推测是两种情况:一是秦国发生内乱,展开对王位的争夺,在这样的情形下,秦国没有精力去进攻燕国。燕国目的达成,各国延长分裂割据的时间,历史发展被阻碍;二是秦国顺利推举出继承人之后,在大政方针不变的情况下,一举统一六国,迎来大一统,很有可能这个继承人不像嬴政那样暴虐,可能会对百姓施以仁政,使后来秦王朝的寿命更长一些。哪种可能性更大些呢?当时,秦已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在公元前228年破赵,秦统一天下的大局已定。秦将王翦破赵以后,引兵向北,直逼燕境。在这种的情形之下,燕太子丹实施刺秦计划,首先是想要挟秦王退兵,并且归还秦侵占的各国土地;如果要挟不成,才是刺死秦王,造成秦国内部的混乱。所以荆轲讲“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然而,在秦国境内,“生劫之”的可能性有多大呢----几乎为零。而刺杀成功的可能性更大些,事实上,如果不是有太多偶然因素----秦武阳的“振恐”、秦王的敏捷、“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而使秦王拔剑,刺杀几乎就成功了。但是成功之后,秦国会内乱、燕国会自保吗?从历史的发展来看,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国家日益富强,并且推行军功爵制,按军功颁赐爵位,使秦人“怯于私斗而勇于公战”[5],军事实力大增。秦国上下一心,已经具备了统一六国的实力和心理基础。如果嬴政被刺,内乱有可能,但必不致大乱,君王一旦确定,必复如初。而秦将王翦已经大兵压境,秦王如何被刺,秦军将士必愤恨不已,奋起复仇,燕国灭亡指日可待。可见,无论刺秦成功失败,燕国终将不保!
刺杀失败是偶然的,成功亦是偶然的,而秦国统一六国、燕国灭亡却是必然的,以偶然对抗必然,这样做的意义恐怕不在于结果,更多是一种情绪表达!
所以刺秦失败的责任主要还是应该太子丹来负吧,或许从一开始,他就不该有这样愚蠢的计划。他应该做的,是带领樊於期这样的将军和燕国的士兵、百姓团结起来与秦军死战,也许可保燕国不灭;或者像越王勾践那样,在国破之后,卧薪尝胆,以求东山再起,成为像项羽那样的六国贵族,带领百姓与暴秦抗争。这两种作为,无论最后成功与否,他都不失为一个英雄。而刺秦,使荆轲成为了英雄,他“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6],使后人始终为他的壮举击节赞叹、荡气回肠。
参考文献:
[1]见左思的《咏史其六》:荆轲饮燕市,酒酣气益震。哀歌和渐离,谓若傍无人。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高眄邈四海,豪右何足陳!贵者虽自贵,视之若埃尘。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
[2]见陶渊明《咏荆轲》: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萧萧哀风逝,澹澹寒波生。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其人虽已殁,千载有馀情。
[3]见苏洵《六国论》: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4]见朱熹《通鉴纲目》。
[5]见《史记》“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6]同[2]。
作者简介:郎珈莹(2001.08.30—)女,民族:汉族,籍贯:山西忻州,太原知达常青藤中学56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