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5000阳煤集团总医院,山西阳泉
近几年来,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诊疗方法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1]。本研究在一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发病24 h内进行ERCP干预,而在另一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发病24 h后实施ERCP干预,就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腹痛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报告如下。
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102例,按照患者发病到ERCP干预时间是否在24 h内进行分组:研究组的ERCP干预时机为24 h以内,对照组的ERCP干预时机为24 h以后,两组均51例。研究组男27例,女24例;年龄22~80岁,平均(45.36±6.35)岁;病情:轻度16例,中度27例,重度8例;伴发症状:发热30例,恶心10例,呕吐7例,黄疸4例。对照组男28例,女23例;年龄22~79岁,平均(45.76±6.12)岁;病情:轻度15例,中度28例,重度8例;伴发症状:发热31例,恶心11例,呕吐6例,黄疸3例。两组患者的年龄、病情、伴发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与排除标准:⑴纳入标准:①参考2015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胰腺疾病学组制定的急性胰腺炎诊疗指南,患者临床症状、体征以及胰腺形态学检查等均符合急性胰腺炎诊断标准[2];②患者认知、沟通等功能正常。⑵排除标准:①临床资料不完整;②中途退出。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相关保守治疗,如补液、禁食水、抑酸、维持内环境稳定、胃肠减压以及消炎等基础对症治疗。其中,研究组患者在发病24 h内进行ERCP干预,而对照组患者在发病24 h后进行ERCP干预,具体手术操作如下:对于良性缩窄性乳头炎患者进行乳头括约肌切开、鼻胆管引流术治疗;对于胆总管结石患者应用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联合鼻胆管引流术治疗,在必要情况下可展开球囊扩张术;胆总管壶腹部或者十二指肠乳头恶性病变患者,获得活检组织后,单纯进行鼻胆管植入术进行引流减黄,患者胰腺炎治愈后择期进行开放手术治疗。两组患者术后均坚持卧床24 h,并持续禁食水,维持其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予以心电监护、抗感染等治疗,期间注意观察鼻胆管引流液量与颜色,每日复查血常规、血液生化、淀粉酶及炎症指标等。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3.92%,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的17.65%相比较低(P<0.05),见表1。
腹痛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研究组患者的腹痛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ERCP干预能缓解胰腺炎,改善患者预后[4]。然而,关于何时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展开ERCP干预,广大医学研究者尚无定论。据报道[5],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颁布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诊疗规范等文件中推荐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发病后24~72 h进行急诊ERCP干预。然而有学者认为,在本病患者发病24 h后才进行ERCP干预,患者可能转化成不可逆性多器官功能障碍[6]。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最好在患者发病24 h内进行,且临床医师只要确保ERCP操作平稳、轻柔,不会加重患者病情。同时,ERCP技术有“微创”“操作简便”等优势,早期实施ERCP干预的可行性较高。此外,据相关资料报道发现,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在发病24 h内进行ERCP治疗,几乎全部患者的胰腺病变均能逆转,这是因为24 h内的病变属于胰腺水肿,24~48 h属于出血坏死,48 h以后属于广泛性出血坏死,在此时进行任何侵入性治疗均可明显提高并发症发生率。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n)
总之,由此可见,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发病24 h内是ERCP干预的最佳时机,患者预后良好。
表2 两组患者的腹痛症状消失时间(±s,d)
表2 两组患者的腹痛症状消失时间(±s,d)
组别 腹痛症状消失时间 住院时间研究组 2.26±0.29 9.38±1.53对照组 3.65±1.06 12.96±2.17 t 9.033 9.629 P 0.000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