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运 林永和 史信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第22个节气。虽天寒地冻,却潜藏生机,在这阴极阳至的时日里,正是养生的大好时机。
冬至养生以调护阳气为重中之重,建议艾灸神阙穴。神阙穴,为五脏六腑之本,元气归藏之根,建议于冬至前后四天,加冬至日共九天,每天艾灸神阙穴,每天一次,每次15~20分钟即可。此法具有提升阳气、温通经络、缓旧疾、祛病邪之功。
冬至天寒,很多人为了取暖,饮食多以高热量的肉食为主,这样的饮食容易积食,导致胃肠疾病,因此需节制饮食,合理搭配,荤素结合,可吃些青笋、莲藕、柑橘等蔬果,爽口又开胃。
慢性疾病患者及年老体弱者,大多正气不足,脾肾亏损,每于冬季气候寒冷之时,更易受外邪侵袭,使正气更虚。可以说,冬季是慢性病患者的一道大关。冬季寒冷,容易感冒;外周毛细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这些都可能造成病情的反复、变化及进展。因此,建议慢性病患者于冬至日开始可服用膏方进行调治,根据气血阴阳虚损的不同,辨证施补。
1.吃饺子。冬至是一个重要的节气,我国北方多数地方有冬至吃饺子的习俗。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一月(指农历)初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而留下的。
2.吃馄饨。较为普遍的还有冬至吃馄饨的习俗。早在南宋时,临安人就在冬至这天吃馄饨,开始是为了祭祀祖先,后逐渐盛行开来。馄饨发展至今,更成为名号繁多、制作各异、鲜香味美的食品,遍布全国各地。
3.吃汤圆。这也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用糯米粉制成,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
4.吃麻糍。麻糍是浙江、江西、福建一带的特产,也是传统小吃、祭祀供品。其原料为上好糯米、猪油、芝麻、花生仁、冰糖等。麻糍香甜可口,有着甜、滑的口感,色泽鲜白、滑韧透明,特别勾人食欲。
5.喝冬酿酒。姑苏地区对冬至这一节气非常重视,有“冬至如大年”的俗语。传统的姑苏人家,会在冬至夜喝冬酿酒,同时配以卤牛肉、卤羊肉等各种卤菜。在寒冷的冬天,冬酿酒不仅能够驱寒,更是寄托了姑苏人对生活的一种祈愿。
6.吃龙眼烧蛋。嘉兴人崇尚冬至进补,食物有赤豆糯米饭、人参汤、白木耳、核桃仁炖酒、龙眼煮鸡蛋等。至今,嘉兴人仍然传承冬至吃龙眼烧蛋的习俗。老人们说因为一年中冬至夜晚最长,不吃的话会冻一晚上,半夜还会肚子饿。
7.吃糯糕。在我国台湾还保留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人们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中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熟,用以祭祖。祭典之后,还会大摆宴席,分吃糯糕,开怀畅饮,相互联络感情,以示不忘自己的根。
8.吃冬至面。在安徽合肥,冬至吃面的风俗与节气、气候、农事有关。冬至过后即是数九寒天,在滴水成冰的严冬,吃一碗热腾腾的鸡蛋挂面,认为才算是过了一个冬至。
1.三七杜仲猪腰汤。食材:猪腰1对,三七15克,杜仲30克,栗子肉80克,葱段、姜片、盐、胡椒粉、料酒、清水适量。做法:猪腰洗净,剖开去筋膜,清水浸去血水,切花刀,下入沸水中汆烫,捞出备用;栗子肉、三七、杜仲洗净备用。将清水煮沸,放入所有食材、料酒,大火煲滚,转小火煲2小时,下入盐、胡椒粉调味即可。功效:此菜补肾助阳,化瘀止痛,适用于肾虚腰痛及肾炎导致的腰部酸痛。
2.清蒸鳕鱼。食材:鳕鱼一片(500克),葱1根,姜一小块儿,橄榄油或其他素油、生抽、开水、糖、白胡椒适量。做法:葱、姜洗净切丝:鳕鱼片入蒸笼,大火蒸6分钟,熄火焖2分钟取出:不粘锅置炉上,开中火,放橄榄油2茶匙,炒香姜丝,捞出放到蒸好的鱼上,葱丝也铺到鱼片上;原锅留油熄火后,依次放入剩余三料,拌匀成汁,趁热浇鱼上即可。功效:鳕鱼味道鲜美,富含维生素A、D,对心脑血管有很好的保护作用,还有活血止痛的功用。
3.龙眼炖乌鸡。食材:乌鸡1只(约400克),龙眼肉20克,红枣40克,米酒15毫升,生姜10克,盐适量。做法:红枣洗净,去核(用筷子从红枣的一头戳进将核捅出);生姜切片;龙眼肉洗净,待用:乌鸡收拾干净,斩大块儿。锅中放适量水,烧开,放入乌鸡,煮开后捞出,用清水冲净鸡块儿表面的浮沫,沥干待用;将乌鸡、红枣、龙眼肉、姜片放入炖盅内,倒入适量的水,再加入米酒,盖上盖子,放入蒸锅内,隔水炖约1.5小时后取出,加入少许盐即可。功效:健脾和中,益气补血,适于骨质疏松、佝偻病、缺铁性贫血等患者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