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五步教学法促进生物课堂教学

2018-12-19 11:08徐韡
读与写·下旬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导学自学环节

徐韡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36-0201-01

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它是新课程的理想和灵魂,是对“以人为本”的教育核心价值最集中、最充分的体现,在课程改革的力推下,各地课改模式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为推进新课改注入了新的活力。于是我们课堂教学从理念到行为上发生了重大改变,满堂灌的封闭式教学逐步被取消,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成了主流,不同的模式都再力求做到改善师生关系,让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应课改而生的教学模式,无论哪一种都有其存在的理由与价值,然而却没有任何一种模式是亘古不变的!它不仅因授教学科而异,也因执教人不同而不有所差别,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思维才是永恒。顺应时代潮流,我也在课改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与沉淀并在自己的课堂中形成了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的一种教学方式。即按照“导、学、展、归、练”五步来进行教学法。导——即导入新课展示导学提纲,学——是指自学和互学,在自学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此过程中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有质疑有倾听,学生积极参与,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展——即展示和分享学习成果,让学生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增强记忆,在展示中教师及时点拨与总结,对学生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予以赞赏和肯定;归——则是归纳与总结,意在培养学生归纳和总结的能力;练——是练习巩固,学以致用。这样的课堂增大了学生参与的程度,解放了教师,提高了学生,真正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真谛。以下是我在生物教学改革中的几点做法:

1.设计高效的课堂导入,编写好导学提纲

“导”居于五步教学法的第一位,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成功的导入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方式也五花八门,如故事导入、实验导入、图片导入、视频导入等等。我认为最能吸引学生眼球的方法就是视频导入、实验导入以及图片导入,当然一堂课采用什么样导入方法,往往要因人而异,因课而异。正所谓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只要可以激发起学生求知欲望,那就是好的导入方法。

引入课题词之后,我就会向学生展示本堂课的“导学提纲”,导学提纲是将课堂教学目标的进行细化和分解,我的做法是将书本上的知识目标梳理成一个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学、交流、展示、质疑。导学提纲的好处是学生更清晰明白的知道自己要做的事情,在自学中通过交流、质疑把问题从实质上搞清楚。然后再进行展示,真正实现先学后教的效果。因此我在设计导学提纲要做到:一是紧扣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落到实处;二是提纲难度要结合学生实际;三是设计的问题要从实际出发,学生利用现有资源就能解答;四是要体现新课改中的要求;五是问题切忌“偏、难、怪”;六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

2.组织好自学环节,为展示作好铺垫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最关键的是组织好课前的自学环节,自学环节包括自学和互学,我的具体做法分三步走:第一步,教师展示导学提纲,学生通读教材了解教学内容,为下一步的展示作好知识贮备;第二步,学生根据导学提纲独立分析、解答探究提纲中的问题;第三步,小组内交流答案,将质疑的问题记录下来。在自学环节的环节中,教师做好巡视,解答疑惑,我的原则是:凡是学生能探索的老师绝不代替;凡是学生能独立发现的决不去暗示;还有就是尽量给学生多一些思考时间和互相探讨的余地。当然,有时课堂的“导学提纲”中出可能出现学生一时回答不上来的问题,我也会时不时的抛出一句“有问题可以问老师,我就是来帮你们解决问题的”。回顾课改前我们的课堂,没有合理的模式与时间分配,如没有“自学环节”没有“学生展示”让我们走了很多的误区:“一讲到底”——老师累得精疲力竭;“一练到底”——机械重复;“一乱到底”——课堂看似热闹,学生却没有真正参与课堂教学效果也不明显,因此要组织好自学环节,它是一堂展示課的基石。

3.学生展现自我,教师做好拓展与延伸

展示学习成果,它是建立在“学”的基础上的,学生“学”得好,才能为展的成功奠定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我把它分成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展示课前自学情况,即将教学内容中重要的知识点以填空的形式,让学生展示出来,由于内容是按原文填空,所以学生表现得非常积极,课堂气氛活跃;二是展示导学提纲上的问题,学生通过自学与小组讨论,对问题达成了共识,往往能够充满自信的展示出来。当然也有的问题是学生可能还存在争议或疑惑的。此时,教师就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处理好以下几点:一是做好引导和点拨,二是做好鼓励和赞赏,保护好学生的表现欲,三是要把握好知识的拓展与延伸,使课堂能放能收,伸缩有度。

4.做好归纳与总结,挑战课堂练习大检阅

做好归纳与总结,让学生更好的查缺补漏,以达到“堂堂清”、“课课清”学到哪里会到哪里的目的。我常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学生归纳与总结,让学生谈收获、谈体会、谈感悟(这堂课我都学到了什么);另一种是用课件进行归纳与总结,课件的最后一张内容是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即返回目标——(我还有哪里没有弄明白)。总结结束就是进入到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练习,设计堂课练习我的宗旨是:(1)紧扣教学内容;(2)力求做到少而精;(3)要针对不同学生进行分层设计;(4)与统考题接轨。为了进一步强化课堂学习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此时往往就用到了激励机制,因为与班上相关的激励挂钩,学生往往感到既刺激又紧张。通过练习,既可以了解学生对本节内容的掌握情况,又可以使学生改变课堂拖拉懒散的现象,同时还可以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面对挚爱的事业,我们将以课堂改革为契机,不断努力与创新,实现自身的价值。让课程与教学价值的本质回归,最终服务于每个学生的发展。

猜你喜欢
导学自学环节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教学与自学
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认识和思考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三角函数考点导学
“概率”导学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函数知识快乐导学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