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的策略研究

2018-12-19 10:53吕丽红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8年12期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教学手段创新

吕丽红

【摘要】语文课本中所包含的优秀传统文化与近现代文人的创作,都是高品质的文章,不但有学习的价值,还能够培养高年级学生的语文习作素养。针对当前小学高年级学生习作学习的现状与问题,结合具体学情,研究了新课程理念下习作教学的策略,简要分析了在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创新习作教学手段。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小学语文 教学手段 创新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无论是阅读教学或是习作教学,都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习作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与教师习作教学效果的呈现有着重要影响。小学阶段,学生对习作的学习还处于启蒙阶段。习作训练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进而让学生的语文成绩有个整体的提高。习作教学离不开平日的阅读训练,它几乎贯穿了学生的整个阶段,包括小学、初中、高中等,其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尤为重要,如果学生在小学阶段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将对他今后的综合学习能力有很大帮助。所以,语文教学中的习作教学与日常的阅读密不可分,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利于打好习作基础。我们一定要重视学生习作、阅读等能力的培养。

一、明确习作要求,把握习作重点

首先,由于我国现行的教育模式是应试教育,所以许多小学生作文存在明显的套用模板的现象。许多高年级学生的作为在用词和语法上没有什么大的疏漏,但在内容结构上和语言表达上都十分雷同,没有新意。学生在课余时间里阅读和参考一些优秀的范文本来也无可厚非,经常阅读一些经典的范文可以拓展小学生写作思维,学会一些写作技巧,但是仅仅模仿范文甚至抄袭范围会使学生缺乏创作能力,缺乏自主性,缺乏表达自我情感的能力,这会严重影响小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其次,小学生作文中缺乏真情实感的表达,没有与实际生活接轨。艺术源于生活,文学创作也是一门艺术,也源于生活。而且文学作品源于生活并表达着我们实际生活中最真挚的情感,所以才能够打动人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小学生本身知识面就很狭窄,儲备也很少,而且老师教学生写作文时一般都是在室内进行,学生没有很多的机会来观察生活,接触实际,导致学生的作文与实际生活脱轨,无法准确的表达自身的真情实感。

最后,作文的教学手段匮乏,点评作文的模式单一,一般就是教师说、学生听,一带而过,很难扩展学生的眼界,对作文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效果不佳。对写作教学的各个环节,首先要明确小学习作教学的目的,准确地把握好教学的难点与重点,并向次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大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作文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需,与说话完全一致,作文就是说话,就是用笔来写自己心里想说的话。”新课标规定,小学生作文的性质是习作,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达的过程,是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学习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

二、新课程理念下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的创新策略

(一)完善习作教学计划,制定科学课程目标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这句话中计划的重要性已经无需再强调。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应当制定明确的习作计划和目标,以计划货物目标为主线来准备自己的教学内容和选择教学模式,进行具有精准化的写作教学。在计划制定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联系实际,结合小学生的实际写作情况以及能力来制定计划,可以指定一个短期计划和一个长期计划,通过实现一个个短期计划来逐渐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目标可以分成总体目标和分段目标,首先要制定小学语文教学的总体目标,之后依照制定的总体目标再细化成各个分段目标,但是要保证计划和目标方向一致,与时俱进,根据实际的情况不断进行调整,这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我们要制定明确的计划和目标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择优推荐课外书目,不断提高写作效果

课外阅读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同时启发学生多角度思维问题,而不再把思维限制于课本。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写任何东西决定于认识和经验,有什么样的认识和经验,才能写出什么样的东西来。反之,没有表达认识的能力,同样也写不出好作文。”学生的课外阅读,某种程度上可以看成是在为以后的写作积累经验。对于小学语文的习作教学而言,要想全面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积累极为重要。而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积累写作素材的一个有效途径是阅读。因此,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想真正实现学生的作文水平的提升,首先需要提升阅读能力,通过学生的阅读,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要把写作素材的积累放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依据当前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将阅读和写作有机的结合起来,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学生才能写出越来越多的精彩文章。

(三)创新习作生活化教学,激发学生创作热情

语文中的内容源于日常生活,因此语文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一定要将语文教学与生活联系在一起,使学生自己在阅读文章时能将自己的感情很好地融入进去,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的内容,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首先,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某篇文章时能够与作者产生共鸣,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能激发学生自己的情感,这样学生在以后理解别人所写的文章或者是自己进行写作创作时,都能够有所帮助。我们以《母亲》为例,老师就可以先通过《平凡的母亲》以及《母亲的书》给学生讲述作者心目中的母亲,给学生一个思路上的引导,并鼓励学生可以将书中的故事穿插到作文写作中。并借此机会给学生推荐这本课外读物,让学生学习其中的语言表达方式;其次,引导学生回想自己的母亲,回想母亲在生活的哪些方面为自己所做的、留有记忆深刻的事情。经过老师细心的思维点拨,学生习作也就有了方向,有了思路,学生的习作兴趣和积极性也就逐渐地被调动了起来。同时,老师还可以相应的以每位学生的兴趣喜好为落脚点,为学生推荐具有教育性、趣味性的课外读物,对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表达习惯大有助益。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全面学习,并将一些有支撑力的素材运用到习作当中,这样写作素材才会形式多样,习作内容才会丰富多彩,习作中的语言表达才会深刻有力。

三、结语

新课程理念要求小学高年级学生培养良好的习作习惯,了解习作的表达方式,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习作来抒发情感。习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习作能力是衡量一个小学生语文表达水平的重要标准,提高高年级小学生习作水平对我国的语文综合素养教育有很大意义。然而当前,我国小学高年级学生的习作水平和表达能力尚未达到理想标准,部分小学生存在习作障碍,无法将情感体悟充分表达于习作中,语文教师的习作教学仍需进一步加强。为进一步提高新课程理念下我国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效果,切实增强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习作水平,一方面,语文教师应转变习作教学观念,完善习作教学计划,制定科学课程目标,择优推荐课外书目,不断提高学生写作效果。另一方面,学校及教师要创新习作生活化教学,激发学生创作热情,不断提高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通过举办多种阅读习作活动,指导小学生科学的习作方法,促进小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赵紫娜.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周刊,2017,(05).

[2]李杰.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6,(10).

猜你喜欢
新课程理念教学手段创新
新课程理念下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探析
《数据结构》中“插入”算法课堂教学实践与体会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