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强
摘要:近年来,社会经济飞速发展,我国越来越关注对人才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已经成为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鉴于此,本文首先对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进行了简要概述,并详细探讨了利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希望为我国人才的全面成长奠定一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小学品德;核心素养;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34-0037-01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只有在日常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与目标,有针对性的实施核心素养培养,才能够提升小学教学效果,更加有效的实现小学教育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因此,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在实际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不断进行教学理念及模式的创新,为实现小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奠定良好基础。
1.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概述
1.1 小学品德与社会核心素养的含义。
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也是养成良好品德的关键时期,在这一过程中,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教师应通过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学习热情,并在此基础上有助于引导学生逐渐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良好的个人品质以及行为。小学品德与社会这一学科在实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的过程中呈現出了较强的方向性和人文性特点,因此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应将培养学生良好的核心素养作为指导思想展开日常教学活动[1]。
1.2 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内容。
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指的是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能够为学生的长期发展、有效适应社会奠定良好基础[2]。近年来,我国在积极加强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制定并落实了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标准,这充分说明我国的人才培养策略正在与社会接轨,对于提升我国教育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而针对我国学生来讲,科学精神、健康生活习惯、人文底蕴、学习能力、实践创新能力以及责任担当等构成了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实际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从健全学生人格、培养学生乐学善学能力以及良好的劳动意识等多个基本点入手,这也成为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基础与出发点。
2.利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
2.1 利用生活培养学生自我管理和理性思维能力。
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因此在实际展开品德与社会教学的过程中,必须结合小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有助于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和思考生活。因此,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在实际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从小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入手,通过品德与社会知识,促使小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理性思维,并能够在面对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3]。这就要求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引入新闻等课文知识,拓展学生视野的同时,对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以及自我管理能力进行有效培养,为提升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奠定良好基础。
2.2 通过交流沟通培养学生问题解决意识和信息意识。
近年来,信息技术以日新月异的速度飞速发展,人类文明进入到了信息时代,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人们日常工作及生活中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成为了沟通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4]。而这也是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内容之一。因此,新时期在实际展开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体现出民主、自由以及尊重,这有助于小学生对教师产生尊重,对于拉近师生距离,更有效的展开引导与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关心你,爱护他”相关知识教学中,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不仅应引导学生在与长辈沟通的过程中应给予充分的尊重,同时还应促使小学生意识到沟通的重要性,只有加强沟通才能够提升家庭的和睦性。
再如,在“从烽火台到互联网”相关知识教学中,教师还应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正确利用信息与网络展开沟通与交流,促使小学生掌握获得信息的能力,更应培养学生分辨虚拟与真实沟通的能力,为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信息意识这一核心素养奠定良好基础。
2.3 通过综合实践加强学生社会责任和技术运用。
社会实践性强是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主要特点之一,要想充分利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就应当对实践活动进行充分的利用,引导小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正确的认识自我,不断提升自我。
例如,在“安全地生活”相关知识讲解中,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展开地震防范演习,在实践中促使小学生掌握正确的消防措施以及安全用火的重要性,对火场逃脱、灭火方法等技巧进行利用,促使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社会责任感以及技术运用的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对于学生更加有效的适应社会生活、提升自我、促进自身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在积极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对人才核心素养的培养产生了高度认知,而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就要求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结合教学实际,不断进行教学模式与理念的创新,为更加有效的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张惠芳.思维可视化技术在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电化教育,2016(11):117-120.
[2] 靖婷婷.基于情境创设的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实践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7.
[3] 吴济慧,蔡琴.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教学的“生活化”策略——基于教学案例的剖析[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7,18(06):160-162.
[4] 韩冬梅.探究-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在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的应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6,27(0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