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药内服外敷疗法治疗小儿腹泻病疗效观察

2018-12-19 06:31康梅荣梁高娃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8年10期
关键词:脐部蒙药蒙医

青 龙 康梅荣 梁高娃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库伦旗蒙医医院,内蒙古 通辽 028200)

腹泻,在儿童尤其是小于五岁的儿童中的发病率较高,处于该阶段的儿童发生腹泻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不良的饮食习惯,如挑食、饮食不洁等[1]。患儿常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大便不成形、水样等,伴呕吐、腹痛和发热等症状。并容易使患儿出现体内水分和电解质流失及酸碱失衡等的问题。蒙医学对婴幼儿腹泻有独特的认识,认为过食锐、热或寒凉性和不相宜的饮食以及酸腐变质之品,气候环境的突变等诱因导致体内“最基本三个能量物质一三根”失去平衡,三根之一“希拉”偏盛而热邪下迫小肠,或肝热之邪降于小肠,或热病余邪滞留于肠内以及饮食不洁之物外感粘毒等所致[2]。笔者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间,应用口服蒙药结合敷蒙药脐疗法治疗小儿腹泻患者,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确诊为小儿腹泻患者56例,男性24例、女性32例,年龄1~12周岁,病程1天~15天、平均病程3天。伴发热症状者8例,伴恶心、呕吐者15例,腹泻次数小于日5次者20例,腹泻次数日6~8次者28例,腹泻次数大于日8次者8例。

1.2 诊断标准[3]参照“蒙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为诊断标准。①腹泻迁延不愈,呕吐、食欲低下、严重者出现营养不良;②粪便性状及镜检可出现红细胞、白细胞、潜血阳性,严重者可出现呕吐物带血,大便呈粪质稀薄或水样;③停止喂奶,输液后症状缓解,再次喂奶症状复现。

2 治疗方法

2.1 口服蒙药辨证疗法 早服通拉嘎-5味丸1~2g,午服苏苏-7 1~2g,晚服巴特日-7 1~2g、音达日-4汤 1~2g(剂量按照患儿的体重及病情来定)并对症治疗。

2.2 外敷疗法 ①选用的蒙药是音达日-4汤、乌拉盖-13。②方法:将2种蒙药等比例研制成超微粉3~6g;用蛋清调和敷于脐周处;用纱布、医用胶带固定,以患者能耐受为度,一般2h后揭下, 1次/d。1周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患者需调情志、节饮食、忌生冷油腻。

3 治疗标准

治愈:大便形状及颜色基本恢复正常,每日大便次数少于3次,全身症状消失,大便常规检查阴性;显效:大便次数明显减少,形状好转,全身症状明显减轻;好转:大便次数减少,形状好转,全身症状减轻;无效:大便次数、性状及其他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大便常规检查与治疗前相比无改变。

4 治疗结果

治愈34例,占60.71%;显效16例,占28.57%;好转5例,占8.93%;无效1例,占1.79%;总有效率98.21%。疗程最短的3天、最长者3周,平均3周。远期随访38例,愈后1~2年均未复发。

5 讨论

腹泻在临床上为多发病,主要表现为大便的频率超过平时次数,且患者的粪质含水量高,稀薄。同时粪便中也发现有尚未消化食物,并且镜检发现其伴有脓血或者黏液[4]。蒙医认为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小儿脾常不足,脾胃运化功能薄弱,加之感受外邪、饮食内伤、湿热蕴郁等因素而致腹泻,而小儿在蒙医七大体质中属于巴达干体质,胃“三火”相对较弱,因此,饮食起居若有不当便易引起胃肠功能紊乱,继而出现腹泻。蒙医常以止泻消积治疗腹泻,音达日-4汤清肠热、止热性腹泻;通拉嘎-5味丸祛巴达干而不生热,调节寒热,改善精微代谢;苏苏-7清琪素、希拉热、止泻;巴特日-7杀粘、清热、止泻;乌拉盖-13调理胃火,分离清浊,并结合敷脐疗法。研究表明脐部在人出生后才最终闭合,也是腹壁最后闭合之处,脐部的皮肤和身体其他部位的皮肤比较,表皮的角质层最薄,屏障功能最弱。因此,药物最易穿透脐部而被人体吸收而且脐部的皮下无脂肪组织,脐周的血管丰富,有利于药物的渗透和人体对药物的吸收,因此在脐部敷药能起到内服药物起不到的作用[5]。总之,蒙药内服外敷治疗小儿腹泻疗效显著,操作方便,复发率少,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脐部蒙药蒙医
蒙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应用及临床有效性分析
蒙药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蒙医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探讨个体化干预模式在脐部敷贴法治疗小儿泄泻100例的应用价值
蒙医蒙药十三味红花散对酒精性肝炎治疗的效果及药学体会
新生儿脐带暴露疗法的效果观察
特色蒙药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战略简析
蒙药治疗肝损伤的实验研究进展
脐部清洁暴露法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穿露脐装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