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测绘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2018-12-18 19:34胡振宇
世界家苑 2018年12期
关键词:系统信息建设

胡振宇

摘 要:在持续健全与改善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前提下,建立基础地理信息系统,能够对测绘数据进行实时采集与数据处理,并且保证测绘工作的时效性、准确性以及可靠性。进而切实推动各个领域,特别是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最终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一份助力。

关键词:测绘地理;信息;系统;建设

1.测绘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

(1)数据采集与编辑

GIS的数据主要有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以数字化输入方式为主的是图形数据。属性数据可输入或建立于数字化过程中。针对输入数据,系统具有交互编辑、查漏及修饰图幅等功能,并可构建拓扑关系。

(2)数据库管理

数据库为GIS的核心。数据库多由图形拼接与附加组成;建立图库,系统管理全部地图;数据库空间及作业进程控制等。另外,GIS中数据库中还包含了除属性数据之外的空间数据库。属性数据通过数据库系统DBMS进行管理,而空间数据库则多是通过拓扑数学模型进行管理。两种数据结构可互相补充,很多GIS对这两种数据结构均具有处理能力。

(3)数据检索

可以对指定地区、属性数据及逻辑运算进行查询等等。

(4)数据处理

GIS的核心内容是分析地图的点、线、面三者之间的拓扑关系,另外,GIS分析还包含构建特征缓冲区;构建数学地形模型;操作与统计属性数据等。

(5)数据输出

GIS还可用于分析和查询输出结果,供图像编辑,标记矢量漢字等,以适应各类图件的制图要求。

2.数字化测绘技术

2.1 基础地理信息技术

这种测绘技术就是全部和地理信息相关的领域共同应用的空间数据定位和数据分析的地理单元,具备很高的通用性,且有很大的需求。通常包含了地形地貌、水系环境、植被覆盖、人口聚居区、交通条件、边境界限、特别地貌、地名和坐标网格等。其中,坐标网格和所选用比例尺有关系,选择比例尺更大,信息覆盖的就更广。其数字化信息来源的数目与信息质量与地理信息技术运用的广泛性与熟练度密切相关。

2.2 信息化测绘技术

这种技术以数字化测绘技术为前提,在网络化程度较高的测绘条件中,实时准确地提供地理信息测绘模式与功能。信息化测绘技术的特性即能够实时准确地进行地理信息综合服务。为了保证该项功能,则需设立地理信息化测绘系统。中国空间测绘历经了人工绘制方法到数字测绘方法再到信息化测绘方法几个时期。

2.3 数字化测绘技术

数字化测绘技术通常包括地面数字化测图和成图、航测数字化测图以及计算机制图几类。数字化测绘使纸面上的人工制图方式演变成快速共享的数字绘图。该技术的测绘步骤通常为:测绘数据录入、数据处理、数据输出,借助计算机系统实行地形空间数据分析和处理,最后获得测绘结果。

3.数字化测绘和信息化测绘之间的差异性

3.1 可视化要求差异

数字测绘技术是为了成图,成图阶段能够忽略数据冗余和储存空间制约等问题。为满足美观效果要求,能够应用线条构成符号,直接运用点、线以及面的划分代表实体地物。而信息化测绘技术的可视化是在之后的应用阶段设定要求。为符合美观和清晰的标准,我国相关测绘规范对地物表示设定了详细的规定。比如,地下室进口和坡向等均需应用可视化符号展示。进行信息化阶段,有充足的实体种类和性质数据,就能够借助实体彼此的逻辑联系找到进口的方向和坡向等需采用可视化技术方可表示的数据。

3.2 取得测绘数据的方法存在差异

数字测绘系统具备测绘数据处理与转化的功能,由于测绘数据彼此格式差异,转化容易导致部分数据丢失,且转化后编辑工作量很高。进行野外测绘过程中,由于通视点、地图分幅和测量点相连次序等因素的影响,极易造成空间测绘目标的储存不充足。图形实体通过转化进入数据库之后,其实是一类分段,并非整体。

3.3 属性要求的差异

测绘制图的重点是选取地表的景观,制图内容比制图技术更关键。空间目标和属性依然需根据图式标准内容进行选取。针对普通数字测绘系统来说,属性信息需借助图形的颜色、大小以及线型库等模式表现出来。这种内容能够借助图形来满足可视化要求,不需要应用数据库。事实表明,属性信息的采集也是根据图式标准开展的。如果设立地理信息系统,那么此类属性信息都很难满足各项分析统计的标准要求。比如,建筑结构的属性信息,图式需标出建筑名称、建筑层数以及建筑材质,此类信息能够通过图形和标注模式体现。信息化测绘技术一方面需制图,另一方面需为各个领域的发展提供相应的空间数据。还需借助此类信息进行虚拟处理,将地面情况以真2D、真纹理以及真尺度模式再次构建。实际应用中,为进行数字测绘而建立的数据库主要有此类特征:信息组织根据地形图的要求进行、测绘生产与维护模式根据地形图图纸幅面进行、测绘信息采集类型根据要求规范进行。

3.4 储存形式的差异

测图主要是为成图,成图则包含了图纸幅面,为保证统一性,在测图的管理方面,更多的应用图纸幅面管理理念。应用数据库模拟存储的数据,仍然会保留图纸幅面的基本痕迹。但信息化测绘主要是提供服务,是为了最终数据最大化应用。在地物实体表达方面,存储也都以实体方法。

4.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4.1 信息化测绘的目的分析。实际测绘中不难发现,地球虚拟系统、基础地理空间框架和基础地理信息服务等均需使数字化测绘技术转化为信息化测绘技术。信息化测绘系统主要分析的部分为数据的采集、数据分析、数据管理以及数据输出几方面,借助这些环节能够简单设立出信息化测绘服务系统的早期模型。

4.2 健全生产管理体系。对基础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建设的过程中,仅有建设目的远远不足。对数据库的维护需具备相对健全的生产与管理体系,以确保信息完整与信息更新的重要环节。通常情况下,基础地理信息生产管理阶段形成的信息,即是中介数据。基于信息化测绘技术对数据库设定的标准来看,能够对中介数据实行以下几种管理方法:第一,中介数据单元管理从传统模式逐步向着自然单元转化。很多图纸幅面的管理方式,已很大程度影响了基础数据采集,就是地物实体相邻图幅的边缘要素进行相互衔接的非自然性隔断。实际测绘中可以发现,把自然边界范畴当成基本单元,可以尽可能地使数据保证完整性;第二,以中介数据的管理方法为前提,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应用把其当成信息维护前提。当前时期,一方面保证通信带宽,另一方面逐步实现了在线数据维护方式。

5.测绘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管理

5.1 选择开发平台与工具

开发平台与工具,对系统建设成败及效率有很大影响。新时期,计算机技术在不断发展,国内外研发GIS商业化开发工具软件的技术日渐成熟。据统计,全世界共400余种,如ARC/INFO及Mapinfo等(国外),国内则多为MAPGIS、SuperMap及GeoStar等软件。系统软件选择时,应尽量适应GIS系统的要求,使之具备对GIS数据的输入与管理功能;应保证其常用功能的优良效率;应准确、迅速接收和处理汉字;提供良好的用户界面及联机辅助信息;能提供合理的二次开发工具;具有较好的扩充性且升级能力较强。

5.2 人员配备与系统管理机制

整个系统应配备足够的人员,并形成合理有效的团队。为数据交流、储存及管理提供便利,确保客户端经系统验证后可有效访问服务器上的数据。例如,野外作业时测绘员可将测量数据直接传回服务器端,便于工作人员处理和更新内业信息。不同子系统、区域间也可实现数据共享与访问,并建立统一管理与调度机制,由系统为部门提供服务性支持。

参考文献

[1]谭玉莲.浅谈地理信息系统在测绘中的应用[J].现代物业,2015(7):15-16.

(作者单位:北京京建恒信房地产测量技术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系统信息建设
一种无人机缓冲系统
寒露
品“助读系统”之妙
直扩系统中的窄带干扰抑制
直扩系统中的窄带干扰抑制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
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