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佳玮
面对新课改和新高考的严峻形势,我们高中历史教师必须更新理念,推陈出新,尽快使自己的教学方式主动适应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那么,如何营造生动活泼的互动氛围,激发学生乐学、好学、善学、巧学的积极心态?怎样才能切实创设一种新颖、生动、开放的历史“情境”课堂?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探索,浅谈几点在创设历史情境课堂方面的具体做法和体会。
一、生活情境中“找”历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本学科知识产生了兴趣,才能有探求这门学科的欲望,而这种兴趣的激起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善于选取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素材,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让学生体会历史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乐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像这样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情境,既能铺砌台阶,化难为易,使学生既因境生疑,又可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作为台阶,入境释疑,从而在愉悦的气氛中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最终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提高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而进行的社会活动”(叶谰)。也许,只有树立起“生命课堂”观,建构起“生活化的课堂”,才能够真正教给学生“有生命力的历史”,才能够让师生都体验到一种生命的尊严、创造的快乐。
二、问题情境中“思”历史——引发学生自主探究
孔子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历史学科是一门以史论结合为特点的思维学科。苏联心理学家马秋斯金的研究表明,思维起始于问题,这是一个能动的过程,是以创新思维为核心的活动。他强调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在问题情境中,师生合作进行的探究与发现未知事物的活动。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中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最大限度满足了学生的这一心理需要。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不但对学生自主学习具有启导意义,真正达到“触一发而动全局”的效果;而且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创造潜能的开发,使学生获得一个开放的、丰满的、有血有肉的历史知识,并从中获得历史感悟。
三、实践情境中“悟”历史——让学生真正学到“活”的历史
华罗庚说过,“生活是一切知识的源泉,实践是最根本的学习方式。”新课程也特别注重实践,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在教学中要创设实践情境,让学生在积极动脑的同时,还积极动手、动口,甚至动脚、动身,开展各种“实践”活动,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可喜的是,在高中新课改的推动下,情境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正逐渐成为历史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策略。不少一线教师根据现实条件和自身教学需要,不断尝试采用情境教学,将创新的教学理念和灵感转化为生动具体的课堂细节,创造出蕴含生命活力、闪耀教育智慧和为学生乐于接受的最佳情境课堂。情境课堂,让学生的思维插上翅膀,跃出几十平方米的教室,飞向广阔的大千世界,真正学到“活”的历史。
参考文献
[1]黄牧航《历史教学与学业评价》,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35—136页
[2]杨桂青:《英美精彩課堂》》,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209页
[3]王海芳《学生发展性评价的操作与案例》,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年,第41页
[4]齐健:《教给学生有生命的历史》,《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4年第10期
(作者单位:河南西峡第一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