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观视野下的集团化办学探索

2018-12-18 08:59张瑶华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8年35期
关键词:集团化办学幸福观

张瑶华

〔关键词〕幸福观;集团化办学;区域经验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35-0070-02

当前,基础教育领域内集团化办学正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它在一定程度上加速推进了优质教育的均衡发展。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江东外国语小学(下文简称“外小”)于2012年开始集团化办学的探索。六年里,在关于幸福的理论——“积极心理学”视野观照下,从集团文化、校区个性、师资建设、课程改革等方面,做出了一些可持续发展的集团化办学探索。

一 、 核心理念“1+1=1”, 将“幸福”奠基成集团的文化基因

在创校第七个年头,上级教育局将 “太古小学”作为北校区纳入外小管辖,由此形成南北两个校区的办学规模。并提出“一体化融合”思路,要求外小全盘吸纳太古小学的师资、生源等,不外流。这是无缝隙、全封闭、一体式的集团化办学探索,其最大阻力是原太古教师的“心障”:多数不自信,没有发展激情;也有的情绪低迷,敏感谨慎;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等。在发现这一重要心症后,我们第一时间用愿景引领,并分解为小幅度目标,激励其持续努力。用看得见的未来取代对不可知的焦虑,以行动改变来调节情绪,教师由此重拾乐观,并有所期待。

融合伊始,我们系统梳理了两校的办学理念,并达成共识:本集团内,原两所学校的地位平等,无优劣强弱,只有个性差异,应互相尊重赏识;本集团的办学理念,应是两所学校理念的再提炼、再构建、再丰富,是崭新鲜活的,即“1+1=1”。本集团,是两所学校教师走在一起,携手共建的一个新家园。“1+1=1”的共识,打破了原外小的“膨胀感”与原太古的“失落感”,让一切归于平和,不羁过往,只专注于未来发展。目标的一致性促进着情感的和谐共融,平和地突破了融合初期的心障。

同时,我们坚持“为幸福导航”的初心,以“幸福”为文化基因,让集团人在精神深处有了共同根脉。不断丰富 “幸福”的内涵:由聚焦于提升小学生学习幸福感,到同时关注教师幸福感,提出了“让学生享受幸福教育,让教师享受教育幸福”两个幸福视角与行动层面。赋予校训“日新又新”新注释:每天帮助别人一点点,是幸福的开始;每天自己进步一点点,是成功的开始——这正是融合初期,外小人在破解难题中收获的积极体验。

“1+1=1”,没有失去原有家园,而是在“幸福”的文化基因中共建了自己的新家园。许多教师面對熟悉而新鲜的新外小,终是悄然释怀,温和携手,微笑向前。

二 、校区文化“一体多元”,让“幸福”绽放出开放的办学样态

集团内,我们一体化地贯彻核心理念,有效凝聚了人心人力。实践中也认识到一个集团化里的两个校区,既是一个整体,也互为个体。在拥有共性文化基因的同时,也有丰富的个性优势。

我们认真倾听民声,分析民意,提出“一体多元”的办学样态。要求各校区坚持“为幸福导航”共性价值观的同时,鼓励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与亮点、特色相关联的因素,参照校区历史,保留有生长点的特色项目:南校区的网球、舞蹈、合唱、铜管乐;北校区的足球。同时,积极挖掘潜能,在北校区又增加健美操、竖笛乐团等特色项目。我们更鼓励校区间的成果应用与推广,如足球、舞蹈、合唱、网球等项目打破校区边界,保证特色的高位优质发展。

“一体多元”的开放样态,实实在在让学生获得了更丰富的学习选择权,寻找到适切的平台,成就着最好的自己。省网球冠军、市足球团体第一、区合唱团体第一名等,别样精彩的成长经历,让学生自信且乐学。开放的样态形成了差异化的成长环境,让整个集团内部充满活力。

三、 师资建设“刚柔相济”,将“幸福”演绎成智慧的行为艺术

师资建设是集团化内涵发展的核心,我们以教研组、年级组、办公室组、工会小组、社团小组为五大基地,通过刚柔相济的管理,引导教师将内隐的“幸福”演绎成智慧的行为艺术。

在刚柔相济的管理中,五大基地实践着各自的建设目标:办公室组侧重于规范教师的劳动纪律,我们既引入“钉钉考勤”等严谨的技术管理,也推出“弹性作息奖”“调休假”等以表信任与包容。年级组侧重于提升教师的德育行为艺术,既制定“师德忌语忌行”“家访制”“德育导师责任制”等把好师德底线,也在组内开展“幸福班级”“幸福首导”“幸福副导”等荣誉评比,以唤醒教师内心的积极美德。工会小组与社团小组的建设,则完全打破校区边界。前者主要通过团体心理辅导等,补好心理“破窗”,增强凝聚力。后者通过摄影组、瑜伽组、西点组等社团活动,促进情感交融,引导快乐生活,高尚休闲,从长远带给教师生理和心理的幸福感。

教研组建设尤为重要。一方面,我们推出一系列刚性制度以加速融合。如为每门学科都设立“总学科长——校区教研组长”,语数英三门大学科还下设“段级备课组长(跨校区)”。在组配教研组成员时,保证每个校区的每门学科、每门学科的每个年级,都有骨干引领。在活动场地安排上,要求各校区至少承担三分之一,避免一边红。另一方面,推出柔性活动鼓励教研自主,促进深度融合。如在教研形式上,鼓励按年龄分层研训,按问题需求分组研讨,按技能分项修炼,按轻重缓急选择“钉钉教研”“空中教研”“录频教研”等。在教研内容上,倡导打破小组边界,开展以“智慧教育”“轻负高效”“分层作业”为主题的整合式跨学科研讨活动。刚柔相济的管理,引领着教师在集团内智慧成长。

四、课程改革“1+1﹥2”,让“幸福”流淌于生动的“四基课堂”

实践证明,集团化办学给课程改革带来许多益处,尤其使课程资源更丰厚,产生“1+1﹥2”的课程效益。

我们充分利用集团优势,最大限度地鼓励生源流动、师资流通、材料共享、场地共用,打通校区,推出 “四点钟课程”“一天一项目”“快乐周末”等三大课程群落。如,一天一项目共推出82项格物研究,其中10门优秀课程跨校区开设;足球、乒乓球、舞蹈等四点钟课程,允许学生跨区自主申报;水的探索、旅途攻略、皮皮讲堂等快乐周末课程,借助互联网优势,打破家校与校区边界。“1+1﹥2”的课程效益,最大努力地保障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的自主选择权,充分立足于学生的成长需求,提升着幸福感。

为有效提升课程效益,我们推出“四基课堂”,提出每位教师在每堂课必须达成的四条基本行为底线,并在此基础上鼓励每一位教师自主创新。课堂“四基行为”具体指:课始5-X的自主学习,让学生第一时间确立学习主体;课中100%获得参与展演,让每一个学生被尊重被关注;课中>2/3 协作实践,鼓励在有限的课堂作广泛的交流,培养合作能力;课中1+X开放质疑,帮助学生打破学科局限,将课堂联系世界,将学习联系生活。“四基课堂”,成为集团化办学中提升质量的根本着力点,也成为外小集团教师的行为标签。

多年实践,我们深信集团化办学实实在在能满足公众对优质基础教育的需求,也发现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早期的“捆绑”何时最终“松绑”,政府如何让集团拥有足够的办学自主权,帮助其获得足够的发展空间;政府如何公正地评估不同类型的集团化办学等等。总而言之,集团化办学是民生大计,它能满足人民对更好教育的期盼,值得教育人为之不懈奋斗。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江东外国语小学教育集团,宁波,315040 )

编辑/卫 虹 终校/肖亦华

猜你喜欢
集团化办学幸福观
父亲不断更新的幸福观
退休老人经典感悟
幸福观及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研究述评
当幸福来敲门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影响因素与发展对策
公办中小学办学体制改革的制度化分析
依托职教集团实现中高职衔接贯通模式
铁岭市高职院校物流专业集团化办学的对策研究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跃升的校企合作症结及其破解
论教育投资服务在职教集团化办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