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莹 顾菲
摘要:扬中市外国语小学以“适合教育”为办学理念,寻找“适合每一个”的教育,并在此基础上对“适性课堂”进行了实践探索,让课堂引领,做到适合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学校将在多元、选择、共生理念指引下,从基础类课程、拓展类课程、特需课程、特色课程四个方面入手,打造适合每一个的课程,从而实现课程间的多元共生和学生的多元发展。
关键词:适合教育;适性课堂;选择课程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8)09B-0030-03
江苏省扬中市外国语小学于2011年8月成立,坐落于扬子江畔,江洲岛上。建校初扬中市外国语小学就确立了“适合教育”的办学理念,努力为每一个外小孩子的成长创造适合的平台和机遇,寻找“适合每一个”的教育,让每个孩子在六年的小学生涯里遇见最美的自己。
一、文化探索:为每一个儿童提供适合的教育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那片绿叶”,我们坚持的适合教育站在因材施教的角度,竭尽所能为不同阶段、不同个性的“每一个”提供适合的成长土壤,最大限度地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全面、可持续发展,其核心要义就是要聚焦自主性、激发能动性、尊重选择性、关注互动性。我们吸收和借鉴孔子“有教无类”的理念和“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将“多元、选择、共生”作为推动适合教育的主题词,通过构建适性课堂,创设适性文化,让儿童萌发着“自由的生命”,实现着“自然的生长”,享受着“自主的生活”,从而实现“适合每一个”的教育理想,让外小校园成为儿童成长的乐园,让每一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适合教育”是适合个体独特性的教育。一是它必须适合完整的个体。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完整个体,适合每一个学生就是适合这个完整的个体。适合也是动态的,要适合每个学生不断生成的状态。我们根据每一个学生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学情、不同个性给予适时、适量、适情、适性的教育,从而促进每个学生成为一个独特的个体,在“多元、选择、创生”的学校文化中学会学习、学会选择、学会创造。二是符合“最近发展区”。教育要适合学生不断变动的生命状态,在最近发展区的学习能最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激情,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三是凸显个性的差异。学校文化的创设、学校管理、课堂教学、德育课程等都必须充分考虑个体的差异,因势利导,提供适合他们发展的方式,使他们成为最好的自己。
二、选择课程:提供多元的教育资源,打造适合每一个儿童的课程
为了持续深化适合教育的内涵,学校在多元、选择、共生理念指引下,从基础类课程、拓展类课程、特需内课程、特色课程四个方面入手,实现课程间的多元共生和学生的多元发展。
1.基础类课程: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
(1)优化国家课程,满足儿童发展需要
对于国家课程八大学科的设置,學校确保开齐开足,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整体优化实施,开展个性化课程研究。在语文学科中,让“语文主题学习”读本进入课堂,引领学生进行海量阅读、经典诵读,与戏剧表演相融合。在数学学科中,拓展延伸,进行深层次的思维训练,一到三年级结合学习内容渗透珠心算教学。在英语学科中,普及英语特色课程,让互动表演伴随孩子成长。带领学生读英语绘本、表演英语剧、讲英语故事、唱英文歌曲、背英语诗,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在科学学科中,充分利用学校主题科技馆,让科技馆体验、研究成为孩子学习的常态。依托科技馆中的丰富资源,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趣,多方面开发“动中做,做中学”的科技类校本课程,努力让科技成为一种习惯。
(2)整合国家课程,促进儿童成长发展
在优化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学校从儿童生命成长需要出发,将八大学科进行了重新整合。一方面注重学科间的融合,开展SMT课程,实现数学、数学、科技的多元统一,帮助学生学习科学技术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养成百折不挠的探索精神;另一方面,让儿童参与主题项目课程的开发,在学生选定课程后,再根据学生需要确定课程拟开设的“主题”,组织各年级的学生围绕主题自主探究学习。八大学科教师打破备课组界限,共同探索、研究,结合本学科特点,组织学生开展活动。主题项目课程是学校进行跨学科整合的实施路径。
2.拓展类课程:专门为儿童开发的课程
学生作为课程学习的主体,对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有自己的独特想法。学校在听取学生意见的基础上,设计满足学生兴趣的多样化课程,使课程真正基于学生、满足学生、发展学生。三级拓展类课程包括校级十大俱乐部、年级课程超市和班级X配方课程。其中配方课程需要学生和老师的双向选择,目前,学校共开设了70多门。年级课程超市涵盖合唱、书法、国画、素描、手工制作、科技小制作等,学生广泛参与,层层选拔,保证人员相对固定,加强梯队建设。俱乐部课程是引入市场机制,引进优秀校外教育资源,与名工作室、名家、名师合作,开设古筝、小竖琴、管乐、舞蹈、3D打印等十大俱乐部。70多门拓展性菜单式校本课程,供全校学生自由选择,学生以走班形式全员参与。融合资源,聚焦素养,立足育人,从而真正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地。
3.特需课程:开启个体定制模式
学校在立足儿童立场和教师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整合校内外课程资源,为有发展需求的师生定制适合其发展的特需课程。一是开设学生工坊,如:七彩摄影工坊、新星曲艺工坊;二是开设教师工作室,如:梦幻动漫工作室、美食烹饪工作室等。拓展类课程以学习者为中心、支持多样化学习,使每一位独具个性的学生得到充分发展,同时引导教师在课题实施过程中自觉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品质。
4.特色课程:拓宽视野实现共生
共生的过程性主要强调方式的选择,结果性主要体现在学生素养的形成。因此,“共生”不仅指向于学生素养的形成,也指向实践的途径。
特色课程作为学科课程的补充,能够弥补学科课程的不足,有利于学生在活动中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创新、实践能力,落实学与做的和谐共生,从而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学校一方面努力开发主要学科课程的实践活动课程,另一方面,大力开发国际理解课程,共享教育资源,拓展学生的全球胸怀和视野。
三、适性课堂:提供教学支架,引领适合每一个的发展
七年来,学校的课程改革一直以课堂为主阵地,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实践探索:“10+30”分层递进模式的实施—“适合课堂”的探索—“适性课堂”的研究。“10+30分层递进”课堂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要有强烈的目标达成意识,简化头绪,将时间还给学生。通过实践,学校发现了一些问题:模式的固定化使得课堂缺少了一份趣味,桎梏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无法在课堂上有效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并及时调整。为了让课堂不仅在形式上面向每一个,更能在效果上做到适合每一个,“适合课堂”应运而生。“适合课堂”提出了“四有”要求,即有目標,有形式,有载体,有评价,将课程标准细目化,推行“课前小研究”。这一课堂的特征在于:第一,分层设计“课前小研究”。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发展,设立A、B类作业;重难点突破有方法提示,简单、易操作;第二,充分了解学情。要求教师课前认真批改“课前小研究”,做好“学情分析”,课堂上充分利用学情、提升学情。
2016年,在进一步提炼“四有”适合课堂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学校又继续深入探索,形成了“适性课堂”。首先把原来的课前小研究改为“周学历单”,将一周的学习内容进行整合,以任务的形式呈现出来。以“周学历单”撬动课堂实践,通过设置多元目标,在了解不同学习水平学生的需求的基础上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发展;通过多元工具,在符合儿童思维的基础上,实现工具间的协调运用,加强教学效果;搭建多元平台,在虚拟和现实的空间维度间实现师生、生生的良性互动,促进师生的共生共创。同时进一步明确了四步学习流程:自学定—诊断学情—共学提升—因需拓展。以上四个基本环节是动态生成、相互交融的,之间没有截然的割裂。它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始终,包含课内课外,同时允许多种学习方式并存,为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提供了路径。
为了解决课堂空间过于狭窄的问题,学校在“一单”的基础上,还实现了“互联网+”下的两阵地的学习模式。
阵地一是拓展线下学习区域。以教室为阵地建设线下学习区域,配备电脑,增加图书,提供工具书、参考资料、影像材料、辅助器材等。让资源区内既有学科学习所需要的工具书、参考资料、影像资料、辅助器材等,还有和每周学历单密切相关的材料。
阵地二是基于“互联网+”的资源中心。在校园专题学习网站上,专门开辟出“资源中心”栏目,涵盖“学习资源包”和“云同步课堂”两大内容。其中“学习资源包”是老师们根据每周学历单,精心为学生准备的资源库,里面包括文章解读、微课资料、练习设计等。
“云同步课堂”是学校与其他网站合作开发的。包含:同步课堂、专项训练、竞技操场、课外拓展、亲子社区、个人中心六大栏目,是集课内学习辅导、百科知识、课外娱乐于一体的小学新课标同步学习网站。
有了这两个阵地,学生的课前学习更丰富了,可以在课前通过线上、线下学习,在规定的时间内观看视频,还可以参与在线答疑、讨论等环节,完成老师发放的周学历单中的相关内容。而老师则可以根据收集学生周学历单的完成情况和在线答疑情况,获取学前效果并了解学生的问题。
回顾三种课堂教学模式的变迁,我们可以看到,学校赋予学生越来越多很多实质性的选择权,如选择学习内容、评价方式、选择作业类型等。程序性权利的赋予,包括了解、参与规章制度的建立等。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学生、课程、环境等多个生态因子,相互之间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关系,相互对话、融合、和谐、共生发展,课堂生态达到了一种平衡。
责任编辑:赵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