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中豪
摘要:在微日记的训练中,学生经常会出现写作内容过粗、过碎的问题。在作文教学中,建构支点问题能够帮助学生把微日记写生动,让文字丰满起来。在训练中,笔者摸索出写作教学“精准训练”的训练策略:看点细节化、动作精准化、成语场景化、中心发散化、瞬间过程化、过程波折化,在此基础上利用支点问题使训练效果最大化。
关键词:微日记;支点问题;精准训练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8)09B-0026-04
微日记以篇幅短小、内容丰富、形式开放等特点吸引了学生,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经过一年多的训练,笔者发现,班级里大部分学生进步明显,可也有一部分孩子找不到门道,他们的问题也是相似的。
一是写作内容过“粗”,没有对生活细节的刻画,有的只是粗略记录。例如学生写道:昨天上午,我们进行教学考试,当老师把试卷发下来时,我翻看了一遍试卷,感觉试卷很简单,心想肯定能得100分。不一会儿我就做完了。早早地把试卷交给了老师。今天,分数报出来了,我竟然得了96分,错了一道应用题。一看,哎呀!是审题不清,中了老师的圈套。片段中,学生笼统地叙述了自己参加数学考试的经过,粗线条描述。答题过程中碰到难题、克服难题的心情,早早交卷的得意等,读者都没能感受到。
二是琐碎地记录生活,写成了“流水账”。例如学生这样写:崔老师的英语课很好玩,一节课基本上都是在做游戏,比如今天上课,崔老师先告诉我们游戏的规则:学生不能看书,在老师的提示下,用最快的速度说出单词,最先说出的人加一分。接下来,游戏开始了,老师说:“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一个白胖子。”我想了想,最后在同学们的抢答中说出了花生,但还是慢了一步,这一分就没了……学生记叙了英语课的游戏,写到了规则,老师的提示,自己的回答等等,但是没有对这节课场面的细致描写,如听到提示后内心的活动,同学们抢答的场景等,缺乏现场感。
有没有办法帮助这些学生,进一步提高写作能力呢?近年来,笔者开展微日记教学研究,并根据学生需求,建构支点问题,为作文教学“引水疏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支点问题的内涵及特质
何为支点?“支点”在词典中的解释是:杠杆转动时起支撑作用的点。比喻事物的中心或关键。本模式中取比喻义,指在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有效的结构、方法和基础。在教学理论中,教师的作用在于在课前、课中、课后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支点,学生走向课程学习的中心。这种学习模式真正还原了学习者的主体性,重新解读了教学过程的实质:即学习者在教师的帮助下,在原有知识经验、动机及感情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下主动建构知识,其过程中心在于学习者自身的“学”,并注意学习者之间的协作,让教学回归到它的本真状态。支点理论,把在学习过程中根据需要为学生提供帮助的问题称为“支点问题”。而作文教学中的支点问题,就是在指导学生习作过程中,一步一步地为学生的学习提供适当的线索或提示,让学生通过这些支点,完成写作任务。
作文中的支点问题有以下特质:
一是对“为谁写”的指引。习作的本质功能是交流与表达。从交流的角度来考虑,学生往往并不能真切地知道写作的目的是什么,作文的读者是谁,读者关心什么,希望从他们的文章中读到什么。这些内容,老师提供的问题会一一呈现。回答问题时,学生自然会有明确的目的意识和交流对象意识,知道自己是为谁答,为谁写。其实这就是读者意识。
二是对“写什么”的指引。问题的设计都指向体验,指向学生最有感触的部分。换句话说,就是指向学生亲身经历的过程,细致地指向学生参与时的所思、所见、所感,学生亲身体验了,自然有话可写。
三是对“怎么写”的指引。这些“支點问题”旨在每一阶段提醒学生注意相关事项,详细地再现当时的场景,对学生有效地完成写作任务起到了辅助作用。可以这么说,这些“支点问题”中潜含了写作策略的指导。
二、支点问题在“微日记”写作中的建构策略
1.抓住“看点”设计支点问题,引导学生铺陈细节
在微日记训练中,发现不少原本有“看点”的地方被孩子用“好不容易”“使出了吃奶的力气”“费尽周折”等简明扼要的字眼代替了,可以铺陈的精彩细节就被遮蔽和忽略。教师可以通过抓住这些看点,设计支点问题,引导学生把精彩的部分呈现出来。如微日记《捉老鼠》片段:过了一会儿,这只老鼠小心翼翼地探出脑袋,贼头贼脑地溜出洞了。大家一拥而上,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这只作恶多端的老鼠给抓住了。片段中大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抓住老鼠才是这篇微日记的看点,最有趣味、最具浓墨重彩的空间。于是,老师给学生列出了以下问题:1、老鼠出洞后,妈妈是用什么工具去打老鼠的?怎么打的?2、老鼠有没有反抗?3、大家是怎么帮忙的?4、老鼠拼命挣扎了吗?在这些支点问题的引领下,学生进行了修改,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过程化:过了一会儿,这只老鼠小心翼翼地探出脑袋,贼头贼脑地溜出洞了。大家一拥而上,妈妈举起手里的拖把把老鼠往墙角赶,老鼠一看形势不对,掉头就跑。妈妈把拖把一打滚,布条把老鼠团团困住,只听到老鼠“叽叽叽”地叫唤,拼命挣扎。爸爸赶忙过来帮忙,用笤帚死死地摁住。就这样,这只作恶多端的老鼠终于落网啦!如果老师积极主动地对儿童进行细节的长期训练,学生就会主动关注细节,将细节清晰化。
2.抓住“动作”设计支点问题,引导学生精准描写
对于叙事类的习作,动作描写是关键。学生往往写不清楚,说不具体。用精准的语言把人物的动作写出来,对“写困生”来说有一定难度。但是,如果利用支点问题,就像慢镜头一样,把—个一个动作分解,就降低了难度。写作前,列出支点:1.回想一下,这件事是怎么做的?2.每一步的动作是怎样的?3.如果这件事是你做的,心情怎么样呢?如果不是你做的,可以观察一下人物的神态进行联想。4.写完后连起来读一读,看看动作是否连贯。学生在支点问题的帮助下,很快就能把动作写具体生动了。
如《端午粽飘香》一文中包粽子片段:只见妈妈拿出两片浸泡好的粽叶,一上一下叠在一起。左手握住粽叶头,右手把粽叶往里一卷,一个小漏斗就出现了。她往漏斗里抓进一把米,塞上一块肉,再盖上米,右手大拇指还使劲摁几下。我在一旁看着很奇怪:“妈妈,为什么要把米摁一摁呢?”妈妈说:“把米摁结实,就会更有嚼劲,不会像米饭那么松散啦。”边说边用一片粽叶把漏斗口盖上。最后,再用线把粽子牢牢捆住,一个三角粽就新鲜出炉啦!片段将包粽子的整个制作过程详细地写了出来,尤其是妈妈的动作,描写连贯准确。这样精准的常态训练,可以让学生逐步形成一定的观察力和描述力,也让文章显得更加具体生动。
3.利用“成语”设计支点问题,引导学生细微刻画
苏教版教材中,每个练习都会安排读读背背,让学生积累成语。但是,习作是不是多用成语就显得有文采呢?其实不然,当学生只会按照套路使用成语时,文章细节就没了,就不能把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生动具体地描写出来了。如:“饱经风霜”一词,可以为学生构建支点问题:思考“饱经风霜”是什么意思?描写的人物脸色怎么样?手有什么特点?衣着有什么与常人不一样的地方吗?学生以自己的爷爷为例:爷爷常年在田间劳动,风吹日晒,脸黑黑的。他脸庞瘦削,可以清晰地看见脸颊上的每一块骨头,手指就像干枯的老树枝,青筋暴出,指甲里总是黑乎乎的,似乎永远也洗不干净。脚上那双爸爸淘汰下来的运动鞋上沾满泥巴,一看就知道他刚从地里回来。
又如“风和日丽”一词,构建支点:风吹过给人什么感觉?阳光照在身上有什么感受?周围的景物又呈现出怎样的景象呢?学生写道:柔和清新的风儿拂过我的脸颊,暖暖的,痒痒的,全身的毛孔都舒服得松了一口气。原本平静的湖面漾起了层层涟漪,湖边的柳树轻摇着身姿。在春日暖阳下,桃花、梨花、杏花悄悄绽放,枝头春意闹。将精炼的成语场景化,不仅可以充分发掘儿童言语的潜力,让他们学会铺陈言语,具体展开,还可以训练儿童细微刻画语言的能力,惟妙惟肖地进行表达。
4.将“慢镜”设计为支点问题,引导学生用心观察
大部分学生习作中出现的问题是写不具体,原因在于儿童观察的反应力和捕捉力不强,思维跳跃。要克服这个弱点,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用心观察,帮助学生将最精彩、最有趣、最迅速的瞬间用夸张的慢动作细细呈现出来。习作教学中,帮助学生构建支点问题,把画面停留,多一些慢镜头,竭力追求儿童感官和言语之“慢”,学生的语言就会渐渐丰富起来。
如《老妈减肥记》一文:一吃完晚饭,我就催着要减肥的老妈出去运动。到了广场,开始第一个运动项目——跑步。我大声喊着口令,老妈奋力地跑。十五分钟过后,老妈渐渐没力气了。我在一旁喊着:“妈妈,加油!”后来,老妈越跑越慢,都快停下来了。我指着终点,叫妈妈坚持下去。妈妈坚决不肯再跑,回到家,连鞋都不换,直接往沙发上一倒,趴下了。
这篇微日记写了督促妈妈跑步減肥的经过,学生能简单地进行叙述,但语言不具体。原因在于没有画面感,没有停留,没有慢镜头。于是,老师构建了如下支点问题:1.刚开始跑步时,妈妈是怎么跑的?2.十五分钟以后,妈妈的跑步姿势还和刚开始时一样吗?如果不一样了,把动作、神态写出来。3.跑步时,你鼓励妈妈了吗?如果鼓励了,是怎么说的?4.最后,妈妈是怎么跑步的?坚持到底了吗?5.面对你的鼓励,妈妈是怎么做的呢?你又是怎么想的呢?
学生根据问题进行了修改:一吃完晚饭,我就催着要减肥的老妈出去运动。到了广场,开始第一个运动项目——跑步。“一二一,一二一……”我大声喊着口令,老妈奋力地跑。她两臂摆动,抬腿有力,还真有运动员的架势。十五分钟过后,老妈的脸涨得通红,嘴巴张开一边跑一边喘气。我在一旁喊着:“妈妈,加油!”老妈一听我的鼓劲,脚步明显加快。五分钟过后,情况大变样了。老妈“呼哧呼哧”直喘气,手已经摆得没有节奏了,腿像灌了铅似的沉重,路线开始“S“型了。终于,她停了下来,弯着腰,手撑在大腿上,上气不接下气。我指着终点对妈妈说:“快看,终点就在前面!”妈妈又是摆手又是摇头:“不跑了,不跑了,实在不行了!”看着妈妈左摇右晃的身影,我无奈地摇了摇头,心想:看来,妈妈的减肥之路还很艰难啊!回到家,老妈连鞋都不换,直接往沙发上一倒,趴下了。修改后的文字,有三次慢镜头,小作者抓住人物动作、神态、语言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让瞬间的镜头过程化,习作自然变得生动鲜活,妙趣横生。
5.将“剧情”设计为支点问题,教会学生谋篇布局
叙述一件事,如果平铺直叙,就容易把文章写成流水账。如果叙述时,加点小波澜,来个“一波三折”,意外不断,让主人公不断遭遇到挫折和困难,一个困难克服了,又产生新的困难,作文就在这样的曲折和波澜中,变得丰实精彩。
如《快乐的六一》一文,学生记叙六一节的游艺活动。习作前,可以构建这样的支点问题:1.你参加的项目活动规则是怎样的?2.你是怎么玩的?你的心情怎样呢?3.第一次成功了吗?4.是什么让你改变了策略?你后来又是怎么玩的?5.最终,你赢了吗?心情如何?在这样的问题指引下,学生的习作精彩纷呈。
如“海底捞月”片段:走进“海底捞月”游艺室,课桌上摆着几个盆子,里面有半盆水,“月亮”——弹珠就在里面洗澡呢。一分钟能捡满20粒弹珠就算过关了。哨声一响,我慌乱地开工了!我夹起了一颗弹珠,没想到“扑通”一声,在运输过程中滚落下来。这下子,我更紧张了,手都开始发抖了,瞄准一颗弹珠,小心翼翼地,终于捞起来了!二颗、三颗……运气真好!可是,幸运女神没有一直眷顾我,夹到第五颗的时候,弹珠开始调皮了。一夹一滑,弹珠还没离开水面又掉进去泡澡了。我开始手忙脚乱起来。“别急,不要用力太多,轻轻夹中间,加油!”好朋友拍拍我的肩膀,给我打气。不行,我得改变策略。我的手看似放松,筷尖却用力了,果然月亮捞起来了!哈哈,一分钟21颗,过关啦!
此外,钓鱼、抢凳子、套圈圈……学生写起来信手拈来,这样的曲折,还原了“游艺活动”的重重困难,而快乐就恰恰蕴含在这困难之中,读起来趣味十足。
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他们有自由表达的需要。巧妙构建支点问题,给学生插上了自由表达的翅膀,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责任编辑:颜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