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圣铎
摘 要:五代十国时期,与中央王朝并存的还有被称为“十国”的几个割据政权,这些割据政权虽辖区不大、持续时间不长,但在貨币发行方面却花样繁多,其铸行的钱币有虚额大钱、铁钱、铅钱、铜钱,还有泥钱、布币及镇库巨钱等,从而使中国货币史进入了一个多样化时期,不仅为后世的钱币收藏与研究留下了资源,也留下了不少谜题。
关 键 词:五代十国;钱币;铸币;割据政权
中图分类号:F832.9 文献标识码:E 文章编号:2096-2517(2018)05-0003-08
DOI:10.16620/j.cnki.jrjy.2018.05.001
Diversified Currencies of Ten Kingdoms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Five Dynasties
Wang Shengduo
(Research Center of Song Dynasty, Hebei University, Baoding 071002, China)
Abstract: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Five Dynasties and Ten Kingdoms, regional regimes coexisted with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lthough these regimes had small areas of jurisdition and short time, they had created a variety of currencies. The materials of coins wore iron, lead, copper, and even clay, and so on. As a result, the history of Chinese currency entered a period of diversification. They left not only rich resources for collection and research of coins for later generations, but also a lot of mysteries.
Key words: Five Dynasties and Ten Kingdoms; coins; cast coins; regional regimes
五代时期,与中央王朝并存的还有大大小小的割据政权,史称“十国”。十国的共同特点:辖区小,战事多,排场大,财政入不敷出。由此引发其在货币发行上出现了不少怪现象, 其中包括铸行虚额大钱、铁钱、铅钱,还有行用泥钱、布币及铸镇库巨钱等事。当今集币者对十国钱兴趣颇高,因为此一时期的钱花样多,绝对不“呆板”。
一、刘氏幽州钱
五代十国时期,有一个北方割据政权,它的辖境只有幽州附近的数州之地, 其存在时间也只有十九年(称帝仅二年),因此,人们通常把它放在“十国”之后,即认为它的重要性还在“十国”以下。这么一个小政权,在铸造货币方面,却给人们布下了许许多多的谜, 引得不少学者因尝试解开这些谜而倾注心力。
为了便于了解事情的缘委, 须对上述割据政权的君主——刘仁恭、 刘守光稍做些介绍。 刘仁恭,深州乐寿(今河北献县)人,唐朝末年,投幽州节度使李可举的军队当兵。李军攻易州,久围不克,刘仁恭献计挖地洞使李军攻克了易州, 由此他得到重用,后被提升为将军。李可举死后,他的儿子李匡威、李匡俦争权,刘仁恭起兵助匡威,被匡俦击败,刘仁恭被迫逃到太原投靠河东节度使李克用。李克用发兵攻克幽州, 请唐昭帝任命刘仁恭为幽州节度使。这时,正是唐乾宁元年(894年)年底。刘仁恭做了幽州节度使之后, 就设法摆脱李克用的控制。李克用大怒,亲率大军讨伐,又被刘仁恭打败。刘仁恭从此实力大振,接着又攻取沧、景、德三州, 迫使唐昭宗封其儿子刘守文为横海军节度使。但此后不久,刘仁恭父子又被梁王朱全忠军打败,刘仁恭走投无路,重新向李克用称臣求援。唐哀宗天佑三年(906年)梁军又攻刘仁恭军,刘军危急万分,只好向李克用求援, 李克用出兵攻打梁军已占领的潞州, 使梁军在两面受敌的情况下被迫从幽州撤军。梁军撤退,刘仁恭军内部却出了问题。 刘仁恭有爱妾罗氏, 与他的次子刘守光私通,被刘仁恭发现,将刘守光赶出幽州。恰在这时,后梁取代了唐朝,后梁军又来进攻幽州。刘守光乘其父出兵在外抗击梁军之机,发动政变,进据幽州,后来又设法软禁了刘仁恭。刘仁恭的长子刘守文率兵来攻刘守光,被刘守光俘获杀害。于是,刘守光成了幽州的君主。刘守光昏庸又狂妄,他于公元911年(后梁乾化元年)自称大燕皇帝。次年,李克用之子(时李克用已死)李存勖率军进攻幽州(燕国),幽州军节节败退。公元913年,李军将刘守光及其父刘仁恭俘虏,先将刘守光处死,随又将刘仁恭押到李克用墓前剖心血祭。幽州(燕国)就此灭亡。
从以上叙述可知,在幽州(燕国)割据政权存在的不足十九年中, 战争的时间多, 和平的时间少。关于此间幽州货币的事,《旧五代史》卷一三五《僭伪传·刘守光》和《新五代史》卷三九《杂传·刘守光》均载,刘氏下令以墐泥(《新史》作墐土)作钱, 在辖区内行使。 然后将辖区内的铜钱收敛起来,在大安山山顶凿了个山洞,将收来的铜钱全运进山洞,把洞口封好后, 残忍地将知情的工匠全部杀死。《册府元龟》卷五○一《邦计·钱币》载:长兴元年正月,鸿胪少卿郭在徽奏请铸造新钱,或一当十,或一当三十,或一当五十,兼进钱谱一卷,仍于表内征引故幽州节度使刘仁恭为铁钱、泥钱事。敕旨:刘仁恭顷为燕帅,不守藩条,辄造泥钱,号为山库,殊非济物,一向害人。丑状寻除,恶名犹在。郭在徽既居班列,合识规章,岂可显对明庭,遽陈弊事,仍缘旧谱,更撰新文,加之以一当十,真谓将虚作实。据兹见解,宜加惩责。可降授卫尉少卿,同正,仍勒依旧篆字,其所进钱谱纳在史馆,其擅造到官数钱图并令焚毁[1]5694。
可见,后唐长兴元年(930年)正月,鸿胪少卿郭在徽曾奏请并擅自仿造了幽州虚额钱, 并因此而受到了降职的处罚。
宋人陶岳的《貨泉录》也有关于刘氏幽州泥钱的记载:“以胶泥固济而锻之,大抵类瓷,样度粗卤”。似乎陶氏还见过刘氏所造泥钱[2]118。另有董逌记:“幽州刘守光钱,面文曰:‘应天元宝,背文曰:‘万”[2]119。依上引记,此间幽州制行过二种钱,一是泥钱,二是“应天元宝”铜钱——洪遵《泉志》只收有这二种钱的图谱。
关于幽州刘氏钱币, 后来又出现了新的更加复杂化的情况。从清朝乾隆末年开始,钱币市场上出现了一类前所罕见的古钱,即面文为“永安一十”“永安一百”的方孔钱,铜质、铁质的都有。关于这些钱的来历,有人称这些钱是房山县农民耕地时发现的,又有人称它们是居庸关附近的人在大王山附近挖地时发现的。翁树培《古泉汇考》载:乾隆壬子(1792年)年,京师西山石匠取石,得铁钱,钱文为“永安一百”。嘉庆丙辰(1796年)年春季,西山掘地所得永安一千铁钱,“亦有大、小二种。大者径寸七分,小者径寸三分”。北京西南郊房山一带的村民在耕地时也曾得永安一千。《古泉汇考》 描述道:“此系大铁钱,永字在右,安字在左,一千字在上下,轮阔、制古、质厚。房山民耕地得之,径寸四分,又一种径寸八分。”[3]据说史家营、板桥、潭柘寺一带的农民耕地时,也曾掘得面文为永安一百、永安一千的铁钱。还有人声称见到永安一千的铜钱。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民国时期, 又有消息说京西房山县境内出现数量相当可观的“永安”等钱,其来源据说与上述“永安一十”“永安一百”相同。于是钱商崔季高等结伴深入大房山大安村等处收购。 崔季高等将收购来的钱分别卖给了钱币收藏家方若、郑家相等人。有人对此次收购所得进行汇集整理,这些钱币中包括:仿王莽铜货布(背文“三百”)、仿王莽铁货布(背文“三百”),仿唐“宝”字钱,仿史思明“顺天元宝”当十、当百、当千大铁钱,永安一十、永安一百、永安五百、永安一千大铜钱、大铁钱,应圣元宝当十铜钱,乾圣元宝当百铜钱、铁钱,还有仿隋铁五铢钱等,品类众多[4]。
1975年2月,北京市广安门大街北线阁85号(原五机部)院内搞人防工程时出土一批“永安”铁钱。 在地下5.5米黄褐土中发现辽代建筑物的部分铺地砖, 砖下0.5米处细黄沙层中出土破碎的红陶罐,罐内原盛有成串铁钱,均已锈蚀成块状,共约400余枚,后经敲凿只剩极少数完整。其中有“永安一百”“永安一千”两种[5]。
关于“永安”钱,最初人们怀疑它们是年号钱,于是,有人推测它们是北凉钱,或推测它们是南唐钱,但最终都被否定了。由于这些钱出土地点都在今北京市境内(清顺天府境内),于是,一种更为合理的推测被多数人所接受:“永安”钱是五代幽州刘氏父子所铸行。这时,人们又想到金朝元好问在《续夷坚志》中关于“永安一千”钱的如下记载:金“海陵天德初,上宅于燕,建号中都,易析津府为大兴,始营造时,得古钱地中,文曰‘永安一千。朝议以为瑞,乃取长安例,地名永安……然亦不知‘永安一千何代所用钱也。”在这段记载中,“永安一千”钱也是出土于今北京境内,且可证明“永安”钱铸行于金朝以前,联系到前述其他“永安”钱也多出自京西,证明前面关于“永安”等钱是幽州刘氏铸行钱的推测是可信的。既然“永安”钱是刘氏所铸,则与它们同时同地出现的各种钱,也就顺理成章地都可以归属刘氏了。
问题就这样解决了吗? 细想起来似乎仍大有疑问:如果上述钱都是刘氏所铸行,则刘氏铸行钱币的种类就太丰富了。有铜钱,又有铁钱;有方孔圆钱,又有货布钱;有仿隋朝的五铢钱,又有仿史思明的钱;有当一、当十、当百钱,又有当千、当万钱;诸如此类。一个政权铸行种类如此多的钱真是古今少有,而且,这些钱又是在充满战乱的短短十九年中铸行的——这更是令人觉得不可思议!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又有了新的疑问:在清朝末年及民国时期这些钱币大量出土时, 没有一位学者亲临出土现场, 从而也就没有一位学者对出土现场做过描述。关于这些钱币的出土地点,有多种有差异的说法:一说在居庸关附近,一说在房山县大安村,二者一在北京的北面,一在北京的西面,其位置相差不下百里。
文献记载中未言及刘氏有“永安”“应圣”“乾圣”年号(历史上曾以“永安”为年号者先后有:三国吴、西晋惠帝、十六国前凉、十六国北凉、北朝魏孝庄帝元子攸、西夏)。“应圣”“乾圣”文献中竟找不到以它们作年号的政权。 钱币上的这些字如不是年号,该作何种解释?有人解释说“永安”是地名,即是幽州(今北京),但称幽州为“永安”是比刘氏生活年代晚上百年的金朝的事。 没有记载能证明刘氏割据幽州时曾称幽州为“永安”。有人认为是宫名,记载中也找不到刘氏曾建“永安宫”的事。钱文中的这些字,迄今还是难解之谜。
据记载,辽朝曾找到幽州刘氏埋藏的钱,且付诸应用,此事非小。照理北宋、南宋初的人对此应有所闻,幽州钱甚至有流入宋境之可能。然而当时宋人的几部钱谱却都未言及“应天”钱以外的各种钱,其原因何在?有人认为,清代、民国发现的刘氏幽州钱就是当初刘氏埋藏在山洞中的钱, 这也不妥,因为依记载,当时埋的都是铜钱,而清代、民国发现的刘氏幽州钱多数是铁钱, 这些铁钱为什么偏偏在偏远的山区被发现呢? 这又是一个谜。清代、民国时就有人发现,市面上流行的“应天”“永安”等钱中,有一部分是假的,有人甚至指名道姓地讲是某人所造,那么,在今存众多的幽州钱中究竟哪些是真,哪些是假?钱币收藏者就要谨慎了。
还有一个至今无法解释的疑问: 几部史书都记刘氏在幽州铸行了泥钱, 但为什么在上述出土永安等钱的地方未见到刘氏在幽州铸行的泥钱出土?此外,还有一“谜”,史书记载说,刘氏铸行铁钱、泥钱后,曾令人凿了山洞,把大量铜钱藏入此山洞,然后又将知情者全部杀死。联系上述清代、民国出土情况, 关于刘守恭埋藏的这批幽州铜钱的下落则更加扑朔迷离。这许多的疑问和谜题,都有待今人进一步探索和破解。
二、王氏闽国钱
唐朝末年, 光州农民王审知随兄王潮入伍当了兵,在战乱中成长为能征善战的将军。乾宁四年(897年)王潮去世,王审知接替哥哥的职位,作了福建观察使,随又被任命为威武军节度使,受封瑯玡王,成为福建地区的割据者。后梁取代唐朝后,封王审知为闽王,他的割据更加名正言顺。王审知于后唐同光三年(925年)去世,他的几个儿子及孙子争夺权力,闽国动乱不止,终为南唐所灭。
闽国曾于后梁贞明二年(916年)铸行铅钱。宋刘恕《十国纪年·闽史》载:“王审知为闽王,梁贞明元年,汀州宁化县出铅,置铅场。二年,铸铅钱,与铜钱并行”[2]115。铅钱前代已曾出现,但都是非法私铸的产物,未见有官方铸行铅钱的。闽国此次铸行铅钱,不但在十国中是最早,而且也是我国历史上首次由官方铸行铅钱。从现存古钱看,此次所铸铅钱钱文为“开元通宝”,有大小二种。又陶岳《货泉录》记:“王审知铸大铁钱,钱阔寸余,甚粗重,亦以‘开元通宝为文,另以五百文为贯,俗谓之铑(力贺反),与铜钱并行”[2]116。记载中未说明此种大铁钱的铸行时间及它与铅钱的比价, 或与铸行铅钱时间接近。
后晋天福七年,王审知的儿子王延羲(即王位后改名曦)杀死侄子王昶夺得王位,改元永隆,又铸行“永隆通宝”大铁钱。关于这种大铁钱与铅钱的比价,记载存有疑问,即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八三、刘恕《十国纪年·闽史》都记“大铁钱一当铅钱百”,而欧阳修《新五代史》卷六八《闽世家第八》、马令《南唐书》卷二八《灭国传》则记“大铁钱一以当十”。后者未明确“十”是什么钱,如是铜钱,即可解释为大铁钱一当铜钱十,一铜钱当十铅钱,则二种记载就无矛盾,如果“十”指铅钱,则二种记载便冲突了。(南宋洪遵见到的“永隆通宝”却是径寸四分,重十铢二絫的大铜钱,这又是一桩疑案。)今存“永隆通宝”钱,钱背有带“闽”字的。
后晋天福八年(943年),王审知的又一儿子王延政在建州立国,自称殷国,改元天德。次年,又铸行一种“天德”大铁钱,也是以一当百(应指铅钱)[6]9263。洪遵记:“《十国纪年·闽史》曰:‘王延政天德二年,铸天德通宝大铁钱,一当百。董逌曰:‘建州王氏钱,面文天德重宝,背文穿上有殷字。余按:王延政以建州建国,称殷,故幕文为殷字,通宝、重宝之异,亦当时铸此二品耳。”据此,“天德”大铁钱有“通宝”“重宝”二种钱文,钱背有“殷”字。
文献未述及闽国铸行铅钱、铁钱的效果,但闽国自王审知去世后,政治极其黑暗,估计铸低成本钱即便对财政有所裨益,也难以得到体现。应当言及的是当吴越国拟铸行铁钱时,钱弘亿讲“铸铁钱有八害”,其中第四即是“闽人铸铁钱而乱亡,不足为法”,可见,当时吴越国人已经把闽国铸行铁钱当作为反面教训。
三、南汉钱
1982年秋,阳春县文物普查组在石望圩小峒铁屎径村,发现十多方南汉“乾亨重宝”石质钱范[7]。1997年,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以北150公里印坦油田海域,打捞到一艘10世纪的东南亚籍海船,长约30米,宽10米。船装载有大量货物,其中有数量巨大的中国陶瓷、 南汉银锭和钱币, 银锭97枚,“乾亨通宝”铅钱145枚[8]。2007年7月,在广州环市东路与东环路交会处一建筑工地上,发现了南汉时期的大型钱窖,主要是“乾亨通宝”铅钱,成串成串的,有大小两种,厚薄不均,小的字形潦草,大的略为工整,数量多达几千枚(也有人估计有上万枚)①。这引得人们对五代十国时期南汉钱的注意。
唐末,刘隐以清海军节度使占据广南。后梁时受封为大彭郡王,领安南都护,进封南海王。开平四年(910年)刘隐去世,弟刘陟继位。梁贞明三年(917年),刘陟于广州建国,号大越,改元乾亨,改国号为汉。后唐同光三年(925年),宣称白龙现,改名刘龚,改元白龙。白龙四年(928年),有僧言名龚不利,改名刘龑(音演)。后晋天福七年(942年)去世。其子玢、晟,孙鋹先后继位,宋开宝四年(971年)被灭。南汉总共存在了五十五年。其统治者有二大特点,一是残暴,经常使用刀锯、支解、刳剔等酷刑;二是奢侈,他们利用广州是中国最重要的外贸港口的条件,大量进口奢侈品供其挥霍,修建被称为“玉堂珠殿”的豪华宫殿数以百计。自刘龑死之后,其子孙就开始自相残杀,国内处于长久的混乱之中。刘晟、刘鋹认为宗族不可信,就重用宦官、宫女。南汉于是出现了史所罕见的宦官、宫女共同执掌政权的情况。宦官队伍恶性膨胀,先由300人增至1000人,后又增至7000人(当时南汉总人口不过几十万)。 南汉又用女官管理国务,设内尚书令、内仆射等。宦官不但控制了军队,还控制了各级政权。 这种怪异的政治形态在我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南汉国土仅限于广南, 总共有约17万户,官僚机构却异常庞大,统治者又特别奢侈,南汉还时常与荆南、交趾等发生战事,所以财政上经常是入不敷出。于是,发行劣币就成为弥补财政亏空的必要手段,铅钱应运而生。对于南汉铸行铅钱,北宋人刘恕《十国纪年·汉史》记:“刘龑以国用不足,铸铅钱,十当铜钱一。乾和后(943—958年)多聚铜钱,城内用铅,城外用铜,禁其出入,犯者扺死。俸禄非特恩不给铜钱。”南宋洪遵《泉志》卷之五《伪品下》征引了上引文字,且谓:“铅钱有二品,轮郭锲薄,文曰‘乾亨重宝。大者径寸,重三铢九絫,重宝二字传形。小者径九分,重三铢六絫。余抵岭外,始获此钱,若铜钱,今世所存至多。”所记与近年出土铅钱情况大抵相符合,值得注意的是,南宋时期这些铅钱还大量存在,难怪此次出土得那样多。
又据李孝美、洪遵等记,南汉也铸行过“乾亨重宝”铜钱,从钱文推断,也是一种强制推行的用料少法定幣值大的虚额钱。
四、南唐钱
李昪于后晋天福二年(937)篡夺了杨氏吴国政权,建立了齐国,次年,改国号为唐,这就是南唐。南唐是记载中明确建有铸钱监的割据国。宋薛居正等《旧五代史》卷一四六《食货志》载:“江南因唐旧制,饶州置永平监,岁铸钱。池州永宁监、建州永丰监,并岁铸钱。”永平、永宁监都在南唐版图内,永丰监则在一段时间里也属南唐。今存“大齐通宝”钱,据考定是李氏建齐国时所铸,但文献中却找不到相关记载。南唐早期,还仿效唐朝铸“开元通宝”钱。而南唐的开元钱与唐朝的有何区别,则不见记载。 但此种钱现今有存。 记载中较详细者, 是南唐因财政拮据而铸用料少规定币值高的小钱、虚额大钱及铁钱。
司马光记:“[显徳六年(959年)秋七月丙寅]唐自淮上用兵及割江北(胡注:显徳二年冬十二月,周师度淮。五年春三月,唐割江北)臣事于周,岁时贡献,府藏空竭,钱益少,物价腾贵。礼部侍郎钟谟请铸大钱一当五十。中书舍人韩熙载请铸铁钱。唐主始皆不从,谟陈请不已,乃从之。是月始铸当十大钱,文曰永通泉货。又铸当二钱,文曰唐国通宝,与开元钱并行。”[4]9603刘恕《十国纪年·唐史》则记:“元宗以周师南伐,及割地岁贡方物,府藏空竭,钱货益少,遂铸‘唐国通宝钱,二当开元钱一(按此说似误)”[2]100。宋人马令《南唐书》卷五《后主书第五》载:“元宗即位,兵屡起,徳昌[宫]泉布既竭,遂铸唐国钱,其文曰‘唐国通宝,又铸‘大唐通宝与唐国钱通用。数年,渐弊,百姓盗铸,极为轻小。”文中所谓“元宗”,即李昪的长子李景,他于公元943年即位。洪遵描述“唐国通钱”道:此钱“制度大小各殊。有径九分、重三铢者;有径七分、重二铢二絫者……有径寸二分、重八铢与径九分、重三铢者。形制相肖,文皆篆字。有径八分、重二铢六絫者,字含八分及隶体,背文有圆点”。又记“大唐通宝”也有二种:“径八分,重二铢四絫”,“又有径七分者,字文相类,岂当时盗铸耶”[2]102。前后铸的大小不一,私人盗铸情况也十分严重。南宋叶大庆《考古质疑》卷三也记:“如大唐、唐国等钱,其李主所铸者欤。”
欧阳修《新五代史》卷六二《南唐世家》又载:“[李]景困于用兵,钟谟请铸大钱,以一当十,文曰‘永通泉货。谟尝得罪,而大钱废。”宋马令《南唐书》卷五《后主书第五》则谓:“保大末,兵窘财乏。锺谟改铸大钱,以一当十,文曰‘永通泉货,径寸七分,重十八铢,字八分书,背面匀好,皆有周郭。谟诛,遂废。”所谓保大末年,应是公元957年前后(王举《天下大定录》系时于显德五年七月)。洪遵记,“此钱有三品:字八分书者,径寸五分,重八铢七絫,背面肉好,皆有周郭;篆文者,径寸三分,重五铢七絫,轮郭重厚,铜色昏暗;又有面为篆文、背为龙凤形者,计皆李氏所铸”[2]97。今存另有“保大元宝”铜钱、“保大元宝”铁钱,均比一般钱大,被认为是当五钱。它们应也铸行于保大年间,文献失载。
宋建隆元年(960年)二月,南唐接受中书舍人韩熙载的建议,铸行铁钱。韩熙载因此被任命为户部侍郎、铸钱使。此事刚刚推行,即遭到宰相严续的激烈反对,他与韩熙载在朝堂上当众吵架,李景不得不罢免韩熙载,推行铁钱事暂时受阻。至宋乾德二年(964年),南唐重新铸行铁钱,起初规定“每十钱即以铁钱六权铜钱四而行”,后来“遂不用铜钱,民间但以铁钱货易。至末年,铜钱一直铁钱十”[2]99。关于南唐铸行铁钱的效果,有不同的说法。陶岳《货泉录》曰:“元宗时,兵屡挫,帑藏虚竭。韩熙载上疏请以铁为钱,其钱之大小一如开元通宝,文亦如之,徐铉篆其文,比于旧钱稍大,而轮廓深阔。既而是钱大行,公私以为便。”徐铉为韩熙载所撰墓铭中也讲:“新钱既行,大济经费。诏赐钱二百万,拜[韩熙载]兵部尚书,充勤政殿学士承旨”[9]。这种说法固然有溢美的成分,但铸行铁钱暂时改善了南唐财政收支状况则是必然的。也有记载讲,铸行铁钱引起物价上涨、盗铸泛滥。宋龙衮《江南野史》:“铁钱之议,既行至数年,物價渐增,诸郡之民复盗铸者颇多,而轻小环外芒刺,不及官场圆浄,国家虽以法绳之,犯者配远郡,民罹之者益众而不止。”[10]170大量盗铸铁钱导致如上恶果,也是势所必然。
五、前后蜀钱
唐朝末年, 一位无赖式的草莽人物在镇压黄巢起义的过程中崭露头角,他就是王建。有记载他原是个屠夫,也有记载说他是个饼匠,还有记载说他原本是个私盐贩子,然而他在动乱中“漂亮地转身”,成了四川地区的节度使之一,并随后击败了四川的其他几位节度使,成了独霸四川的割据者,于唐天复七年(907年)自称皇帝,史称前蜀国。王氏前蜀国只维持了十几年,是十国中比较短命的。前蜀只铸行了铜钱,并且没有铸行大铜钱,但它铸行的铜钱的钱文却变化频繁, 这是因为前蜀不断地变换年号, 而每改一次年号就铸造与之相应的铜钱。因此,前蜀统治四川时间不长,但其先后铸行的铜钱品名却不少,如永平元宝、通正元宝、天汉元宝、光天元宝、乾德元(通)宝、咸康元宝(可能还有武成元宝或武成通宝钱)六七种钱。洪遵记载其中三种重三铢, 一种重三铢三絫(李孝美称重五铢,或许只是少数),相对唐朝通行的开元通宝钱,都是减轻小钱[2]109。南宋叶大庆《考古质疑》卷三亦记:“前蜀王氏有天汉、光天、乾德、咸康[钱]……皆以年号。”他又说:“今有乾德钱”,有人误认为是本朝钱,“安知其为蜀钱乎!盖我朝铸宋通钱,体制厚广,轮郭分明,自后如太平、淳化、至道、景德以至咸平、祥符、天禧等钱,莫不皆然。彼乾德形式细薄,乃与天汉、光天、咸康、广政等尔。以此知其为蜀钱也。”也说明前蜀钱比宋钱细薄。
后唐时期,身为国戚兼重臣的孟知祥率部进入西川,成为西川的割据者。不久,孟氏兼并了东川地区。后唐长兴四年(933年),孟知祥受封为蜀王。次年,孟知祥自称皇帝,建立后蜀国。后蜀比前蜀存在的时间略长,到北宋乾德三年(965年)被灭,大约存在了三十多年。据记载,后蜀铸行了“广政元宝”小铜钱,但对后世影响较大的却是于广政二十五年(宋建隆三年,962年)铸行铁钱。刘恕《十国纪年·后蜀史》载:“广政二十五年,以屯戍既广,调度不足,始铸铁钱。”曾巩《五朝隆平集》曰:“孟昶闻世宗下秦凤,愈不自安,多积刍粟,以铁为钱,禁民私用铁,而自鬻器用,以专利,民甚苦之”[2]110。显然,铸铁的原因也是因为财政困难。据记载,初行的铁钱“铸工精好,殆与铜钱等”[12]525。关于后蜀铸行铁钱后与原有的铜钱如何并行, 记载中出现了分歧:李焘记:“伪蜀广政中,始铸铁钱。每铁钱一千兼以铜钱四百”[12]525;费著《钱币谱》则谓:“每钱千分四百为铜六百为铁”[13]118。而根据《长編》改編而成的《长编纪事本末》卷一一《钱议·蜀钱》却讲:“伪蜀广政中,始铸铁钱,每钱一千以易铜钱四百,凡银一两直钱千七百,绢一匹直钱千二百”。我们无法判定它们的是非, 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后蜀铸行铁钱,是宋代四川地区铸行铁钱的重要导因。
六、楚马氏钱
五代初年,马殷割据湖南八州,建立楚国。楚国辖境狭小,四面临敌,战事不断,自然也要铸行大钱、铅钱、铁钱。楚国铸行的大钱是“天策府宝”钱。“天策府宝”直径一寸七分,重三十铢,是较为罕见的大钱。宋洪遵记:
天策钱……张台曰:“马氏钱也。”董逌曰:“马殷据湖南八州地,建天策府,因铸‘天策府宝钱。”余按:此钱文曰“天策府宝”,径寸七分,重三十铢二絫,铜质浑重,字文明坦,史氏失其传。张、董之说当有所凭也[2]113-114。
楚国又铸行了铅钱。史载:“马殷字霸图,许州鄢陵人也……封楚王。又上章请依唐秦王故事,乃加天策上将军之号……又自铸铅铁钱。凡天下商贾所赍宝货入其境者,祗以土产铅铁博易之无余,遂致一方富盛,穷极奢侈,贡奉朝廷不过茶数万斤而巳……长兴二年十一月十日薨于位, 时年七十八[14]1756-1757。据说铸行铅钱的建议是由他的部下高郁提出的。欧阳修记:“马殷……问策于其将高郁,郁……諷殷铸铅铁钱,以十当铜钱一。又令民自造茶,以通商旅,而收其算,岁入万计。由是地大力完,数邀封爵”[15]824。并且湖南“贾人多销铅钱,持过江北”[2]112,致马氏铅钱流入后唐统治区,引起后唐市场混乱,后唐不得不下令禁止。据载:“[天成]四年(929年)四月,禁铁蜡钱。时湖南纯使镴钱,青铜一钱折当一百,商估易换,法不能止。八月,工部员外郎孙洽奏:‘准律泻钱作铜,最为大罪,望加禁絶。九月, 敕:‘先条流三京诸道州府不得于市使钱内夹带铁锡钱,虽自约束,仍闻公然行使。自此有人于钱陌中捉到一文至两文,所使钱不计多少纳官,所犯人准条流科罪”[1]5693。
楚国又铸行“乾封泉宝”大铁钱。《十国纪年·楚史》载:“马殷始铸铅钱……高郁请铸铁钱,围六寸,文曰‘乾封泉宝,以一当十。钱既重厚,市肆以券契指垛交易。”《湖南故事》载:“马殷置铁冶铸大钱,可六寸围,重非铢两,用九文为贯,文曰‘乾封泉宝。其文上乾,其数上九,遂通用焉”[2]112。
洪遵见到的“乾封泉宝”却是铜钱,大小、重量与上述铁钱不一样,他说:“此钱径寸七分,重十七铢,围五寸半,文曰‘乾封泉宝,以铜为之。”他怀疑当时除了铸铁“乾封泉宝”以外,还铸了铜“乾封泉宝”[2]112。
七、钱氏吴越钱
唐朝末年,出身私盐贩子的钱镠投身戎武,在镇压黄巢起义及此后的战乱中屡立军功, 逐渐成为两浙地区的割据者。唐天复二年(902年)受封越王,天祐元年(904年)受封吴王。后梁太祖即位,封钱镠吴越王。与南汉、前蜀、后蜀等不同的是,钱氏始终未自称皇帝。然而吴越存在时间却较长,从唐末一直至宋初,存续未断。吴越在铸造货币方面的举措很少见于记载。 唐朝曾在杭州设铸钱监,钱氏割据吴越时期,此铸钱监似乎仍存在,但关于它的情况却完全失载。
《十国纪年·吴越史》曰:“周显德四年正月,忠懿王俶始议铸钱”[2]。究竟是否实施,铸的是哪种钱,都找不到记载。文献记载中最引人注意的,是后晋开运三年(946年),吴越国关于是否铸行铁钱的一次讨论。吴越王的弟弟钱弘亿反对铸铁钱,提出八项理由,使吴越王打消了铸行铁钱的想法。现今钱币收藏界有一种铅开元通宝钱, 被认为是南唐所铸,但文献中却找不到相关记载。
关于吴越国铸黄金巨钱,(宋)钱俨《吴越备史》卷三《文穆王忠献王、忠逊王附》记载:
[忠逊王钱倧]即位,又以黄金一镒,命近侍袁文昌铸巨钱。文昌意其求谶,且惧不就,乃宿谋于匠者,别铸一以为备。翌日,以所授金铸之,逊王临视,果不就,因潜以宿铸者献。
清人吴任臣《十国春秋》卷八三《吴越七》又记钱弘信即钱俨出生,“父文穆王喜,命铸金银大钱为洗儿具”。这或许表明吴越王廷较热心铸金银钱。
八、结语
五代十国时期, 与中央王朝并存的几个割据政权,虽辖区不大、持续时间不长,但在货币发行方面却花样繁多,不拘一格,其铸行的钱币有虚额大钱、铁钱、铅钱、铜钱,还有泥钱、布币及镇库巨钱等,有些曾给当时的百姓造成种种不便, 但使中国货币史进入了一个多样化的特殊时期,因此,其在中国货币史上的地位也是不可忽视的。十国的钱币,不仅为后世的钱币收藏与研究留下了丰富的资源,也留下了不少有待破解的谜题。
参考文献:
[1][宋]王钦若等.册府元龟[M].周勋初等校订.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
[2][宋]洪遵.泉志[M].北京:中华书局,2013.
[3]翁树培.古泉汇考[M].中国钱币文献丛书(第15、16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4]霍宏伟.古钱极品·五代尘烟:第二七 深山藏宝——永安钱[M].北京:中华书局,2016.
[5]张先得.北京宣武区出土“永安”铁钱述论[J].首都博物馆丛刊,1997.
[6][宋]司马光.资治通鉴[M].胡三省,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56.
[7]朱非索.广东阳春县发现南汉钱范[J].考古,1984(4).
[8]全洪,李颍明.印坦沉船出水银鋌为南汉桂阳监制造[J].湖南省博物馆馆刊,2015.
[9][宋]徐鉉.骑省集:卷一六.唐故中书侍郎光政殿学士承旨昌黎韩公墓志铭[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10][宋]龙衮.江南野史[M].全宋笔记本第一編第三册.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
[11][宋]佚名.五国故事[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12][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M].北京:中华书局,1992.
[13][明]曹学佺.蜀中广记[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59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14][宋]薛居正,等.旧五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6.
[15][宋]欧阳修.新五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责任编辑、校对:卢艳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