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语感,提升语言文字理解能力

2018-12-17 03:26於菁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祥林嫂语感网红

於菁

語感是学生语言文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快速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感对于提高学生语言建构和应用有很大的帮助。语感提升需要学生通过体会、探究、展示等方法层层递进地提高语感的感悟层次,对语言文字产生更为直观的体会,以便精准地理解文本。

一、结合情境,体会角色情感

结合语境体会文章内容的方式能增添语文学习的新鲜感和趣味性,同时也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语感。品读故事性较强的文本,多媒体的展示可以让学生进入文本的场景;根据文本进行角色扮演活动,更能让学生从人物的角度体会角色情感,对文本产生更为深刻的理解。

例如《林黛玉进贾府》中人物繁多,学生在阅读时很容易顾此失彼,很难对全部人物的性格特点都有所了解。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尝试将课本中的内容表演出来,并提醒学生注意:“在扮演特定角色的过程中,要想一下该人物的性格特点,然后尝试带着情感进行表演,在表演后尝试用语言表达一下对于该人物的认识。”有学生在表演后针对自己所扮演的王熙凤进行了分析,认为:“王熙凤是一个十分干练的人物,从她对待林黛玉的态度就能看出端倪。王熙凤其实并没有想到要给林黛玉准备衣料,但是在王夫人提出后,就立刻说自己已经料到了,这其实也体现了王熙凤的随机应变。”

学生学会在情境之间体会到每句话每个用词的用意,以及人物背后的心理活动,整个表演过程中产生的对文本的语感一定是最为深刻的。

二、揣摩品鉴,探究文本内涵

语感的提高需要不断地阅读和体会,学生在课文文本之外研读更多语言材料,并进行品鉴,有助于更深入探究课文文本的内涵。

例如在学习《祝福》后,学生可以阅读更多鲁迅《彷徨》中的其他作品,从宏观角度来了解时代背景,以及鲁迅的写作风格。通过鲁迅作品提出的一些共性的问题,来深入理解《祝福》的特色。例如:“鲁迅不止一次在自己的作品中提出这是一个吃人的社会,那么在《祝福》中作者又是通过何种方法展现出吃人的呢?祥林嫂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最后被‘吃掉了呢?”这些问题促使学生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写作风格进行分析,学生围绕四叔不让祥林嫂参与祝福活动、祥林嫂问“我”世上是否有灵魂、祥林嫂的婆婆强行逼迫其改嫁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如有学生提出:“祥林嫂是被当时的封建伦理制度所吞噬的,而受到封建伦理制度影响的不只是祥林嫂一个人,其实四叔、四婶、婆婆等其他人也深陷其中而不自知。”在探讨中,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会更为深入。

三、个性展示,积累文学感受

学生在提升文本语感的过程中,进行表达和实践也是深化语感的重要一部分。因为语文学科是具有很强实践性的学科,提高语感最好的方式就是展开语言运用。学生在广泛阅读之后表达阅读感受,在尝试选择合适词句表达思想的过程中,学生的语感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例如学习《拿来主义》后,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来总结鲁迅作品的特点。能力较强的学生甚至可以展开仿写活动,模仿鲁迅的写作风格尝试杂文创作。学生积极参与到了活动中,如有学生尝试撰写了小论文,尝试总结了鲁迅作品的创作风格。“鲁迅的作品给人最大的感受就是词句十分犀利,他的作品好像是投枪和匕首,丝毫不留情地将‘遮羞布挑破,将社会的黑暗面展现在大家的面前。”还有的学生尝试模仿鲁迅的创作风格进行写作,如有学生结合目前网络上褒贬不一的网红现象进行了讨论,分析了网红的形成,并一针见血地指出网红现象的出现其实是一种对于“人”的过度消费。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在尝试表达的过程中全面提高了语感。

在高中语文学习中,重视语感的培养是提升文本理解能力的重要策略之一。为文本的解读创设一定的语境,在文本之外拓展阅读范围,吸收文本的精髓之后积极表达运用,在这样循序渐进的学习中,学生的语感及对文本的理解能力一定能得到稳步发展。

猜你喜欢
祥林嫂语感网红
深挖文本
——祥林嫂的悲剧原因解读
基于祥林嫂称谓感知其人物形象
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不要上“网红”的当
网红滚滚
«ВаНхУН»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祥林嫂与二姑姑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