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薪谛
回忆是有生命的,它抹平了曾经尴尬事中的尴尬,反而将其转化成轻松幽默的感慨。尽管那些事已经成了旧时惊梦,远山淡影,但偶经提起,却还是让人忍不住会心一笑,这或许就是回忆的魅力。
恩师的回忆确实格外调皮,与班主任们长期的“忆苦思甜”版本不同,就光逃课这一条就让我们不禁浮想联翩,竞赛失利一事更是让人又叹又感,叹老师之未成功,感老师幸未成功,乃成吾辈之师。
虽然这话有几分自私之意,但时间永恒向前,没什么能扭转过去。所有的回忆,只能活在我们心中,以旧梦与淡影的状态,缥缈地立在身后,偶尔被提起时才绽放些微光,过去老师发包子,翘课,考试失利,与现在她那幽默风趣的课,是没有直接关系的,过去不能代替当下,永远不能。
那难道老师的回忆就成了一纸空文吗?
这不可能,如此《红楼梦》《追忆似水年华》就彻底成了空谈。回忆虽与现在没有直接的相交,但远山淡影的烘托、旧时惊梦对人的影响也不容忽视。老师课堂上的古灵精怪,性格的开朗随性,敢于直言时局的锐勇,很难让人觉得老师小时不是这个性子。
就像斯特林堡被继母虐待,多年之后患上“恐女症”一样,回忆是个大染缸,每增加一点就改变一点颜色。或许当时的变化细微,不易觉察,但总有一个时刻,和融在一起的底色会全部爆发,蝴蝶效应也是如此。回忆是人内心的一种生存环境,它像水墨一般,晕染人心于不自觉处。严歌苓笔下的王葡萄、李秀梅也是如此,回忆在她们心中都是很美好的,是“一想起整个人都飘起来”的那种美好。也是因此,她们没有被流言、政治迫害扭曲成孙少勇一般的怪物,而是平平淡淡、安稳地过完一生。
或许回忆有时候真的有些不堪,但我们要做的,不是沉浸在不堪的回忆中无法自拔,而是通过回忆的生命力与可塑性,将其中的不平、怨愤抹去。“都记着,人是活不下去的”《第九个寡妇》中的朴同志如是感慨。回忆不是用来给我们记仇的,相反,它的作用是化解仇恨,持平创伤。像扶桑对所有曾经蹂躏过她的人的原谅。抹去过去的伤痛,并不意味着遗忘,而是不把伤痛的影响带到如今,远山淡影已经过去,而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正如《蝙蝠侠》中的那句话,不在于我们过去是怎样的人。
回忆是调味剂,调解我们疲乏的内心,但它仅仅只是调味剂。一个沉溺于回忆的人终究一事无成,一个没有回忆的人則心肝全无。同样,一个沉溺于回忆的国如晚清的泥足巨人,裹足不前;一个没有回忆的社会则如丢掉了自己的精神本源,发展亦不可长远。
旧梦与淡影已在我们心中印下浅浅的印记,或明媚,或灰暗,但它们已经是过去的影子。我们的前路如何,还决定于我们现在的所作所为。这或许是老师的旧时梦影给我的最大启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