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人口性别差异保健的基础理论研究
——基于三十多年来山东人口死亡性别比变动的视角

2018-12-17 01:05陈岱云武志伟
山东社会科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性别比人口普查性别差异

陈岱云 武志伟

(济南大学 政法学院,山东 济南 250022;山东社会科学院 当代宗教研究所,山东 济南 250002)

人口的死亡与出生是人口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人口死亡与人口健康长寿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人口差异保健是人口死亡差异研究的初衷和归宿,导致人口死亡的因素正是人口保健要高度关注和加以回避的危险因素。所以从古至今,国内到国外都有许多关于人口死亡研究的论著。不仅有狭义人口学的研究成果,广义人口学的研究成果更多。目前研究已经表明,死亡虽然是一个生物学的综合性状,是生物有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但是,人口的死亡毕竟与动植物不同,除生物学基础外更多地取决于所处的社会经济条件。由于遗传学、生理学的差异,男女人口对环境的适应是不同的,导致人口死亡状况存在差异,这一差异可以用一个指数——“男性人口死亡率与女性人口死亡率的比值”即“人口死亡性别比”表示。人口死亡性别比随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不同的社会制度、法律、伦理等对男、女人口有不同的影响,因而呈现出男女不同的死亡状况,即人口死亡性别比不断地发生变动。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人口死亡性别比是怎样变动的呢?关于这个问题国内外学者已有不同程度的研究。

(一)国外学者对人口死亡性别差异的研究

西方学者一般认为,决定死亡率性别差异的原因主要有生物和社会两个方面,有关研究主要是围绕这两个方面进行的。[注]参见李竞能主编:《现代西方人口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6-128页。

1.关于生物原因决定人口死亡率问题的研究:早在1948年,汉密尔顿(J.B.Hamilton)就对75种动物进行了近60项分析,研究发现几乎在每一种动物中,雌性寿命都长于雄性寿命。1957年F·C·麦迪甘(F.C.Madigan)的人口研究支持了汉密尔顿的观点,他分析了1900—1909年和1950—1954年罗马天主教的修士与修女的死亡率差别。麦迪甘认为,在死亡率性别差异方面,生物学因素是主要因素。他同时指出,20世纪以来女性寿命超过男性这种优势,可能主要与抵抗退化性疾病的素质有密切关系,“美国女性超过男性这种日益增长的优点,是死亡的主要原因从传染病到退化性疾病的缘故”。

2.关于社会因素影响男女人口死亡率差异的研究:1951年W·J·马丁(W.J.Martin)发表了有关男女死亡率趋势的论文,该论文研究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情况,强调了社会因素的作用,认为当时的劳动条件很差,而且妇女就业机会很少,职业危险是造成当时男性人口死亡率高于女性人口的主要原因。2003年S.Conti、G.Farchi、M. Masocco等人在《意大利预期寿命的性别差异》,1994年Hao H、Minja K、Wang F在《性别和其他因素对中国幼童死亡率的影响》,2013年Yan Liu、Asuna Arai等人在《日本预期寿命的性别差距趋势1947—2010:性别-死亡率和社会发展指数的相关性》,2012年Catherine E. Ross、Ryan K. Masters、Robert A《健康和死亡方面的教育和性别差异》等论文中都研究了社会因素对男女人口死亡的差异影响。

(二)中国学者对中国人口死亡性别差异的研究

人口死亡性别差异问题在中国社会的不同发展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在农业社会时期与印度、巴基斯坦等发展中国家相似。哈尔滨医科大学人口研究所赵锦辉在《1949年前近40年中国人口死亡水平和原因分析》中指出,1949年前中国人口“死亡率的性别差异大多为女性高于男性,最大时女性可以比男性高8个千分点。但是,经过几十年情况却发生了反转,中国女性人口的死亡率比男性人口的低了,寿命比男性人口的长了”[注]赵锦辉:《1949年前近40年中国人口死亡水平和原因分析》,《人口研究》1994年第6期。。正如全国劳动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2010年)所称,“女性老年人口数量多于男性。目前,老年人口中女性比男性多出464万人,2049年将达到峰值,多出2645万”。中国学者在20世纪下半叶至21世纪初关于我国人口死亡性别差异的研究成果都对此问题进行了阐释:“对中国‘四普’分性别死亡数据的分析表明,中国及其各地区女性死亡水平普遍低于男性,总的趋势是女性预期寿命提高速度快于男性,地区死亡水平越低性别差异越大。”“生物学因素通常赋予女性较强的存活能力,使女性人口死亡率倾向于低于男性,寿命较男性更长。但是,在不同人口中,男女寿命的差异却又不尽相同,这主要是后天环境因素作用在生物学差异的基础上,有些环境因素使男女寿命差异趋于缩小,而另一些则使之趋于扩大”[注]郝虹生:《中国人口死亡率的性别差异研究》,《中国人口科学》1995年第2期。。

再如《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各民族人口的死亡水平》(黄荣清,2005)、《人口死亡水平的国际比较》(黄荣清,2004)、《中国死亡模式转变与国家卫生服务利用效率的关系》(郑晓瑛,2003)、《近20年来中国人口死亡的性别差异研究》(任强、郑晓瑛、曹桂英,2005)、《我国婴儿死亡率的计算及其差异分析》(杜本峰、张寓,2014)、《2004—2010年中国孕产妇死亡率的社会地区差异分析》(丁海峰、马海燕、黄仙红,2013)、《考虑死亡率组内差异的Lee-Carter模型的改进与应用》(高怡宁,2012);《我国城乡居民死亡率之间的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柴玉英、张向阳、叶尔肯等,2010)、《不同地域女性自杀死亡率差异的经济原因分析——基于城乡差距的视角》(曹彦婷、卢晓慧,2008)等近百篇涉及人口死亡性别差异的研究成果。这一系列成果主要利用了中国人口普查一次或几次的资料、医学统计资料,做了静态或动态研究,揭示了中国20世纪80年代至今人口死亡性别差异即男性人口死亡率高于女性人口的本质——死亡率的水平和差异都是自然和社会因素的净结果。

(三)人口死亡性别差异研究的意义——为人口差异保健提供理论依据

死亡率性别差异理论是人口差异保健的理论基础,其研究的初衷和落脚点都是促进人口的全面健康和发展。所以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人口差异的原因和机理,从而为人口的差异保健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根据发达国家的历史数据,可以预计影响死亡水平的一些行为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将会进一步使中国期望寿命的性别差异扩大。这项研究的发现和结论对于政策决策者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至少在制定卫生目标、卫生资源分配及卫生项目评估等方面具有决策意义”[注]任强、郑晓瑛、曹桂英:《近20年来中国人口死亡的性别差异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5年第1期。。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外学者就人口死亡性别差异问题达成了如下一致的观点:

第一,两性人口的死亡率存在差异是世界普遍的现象;第二,生物因素是两性死亡率差异的自然基础。生物因素通常赋予女性人口较强的存活能力,女性人口死亡率倾向于低于男性、寿命长于男性;第三,在同一地区不同年龄组人口中,男女人口死亡率差异不尽相同;第四,在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发展时期,男女人口同一年龄组死亡率差异也不尽相同。这主要是后天环境因素作用的结果,表现为有些环境使男女寿命差异趋于缩小,而另一些则使之趋于扩大。总之,人口死亡性别差异的本质,是自然和社会因素作用的净结果。人口死亡率的性别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发展程度,尤其是女性人口的发展程度对人口死亡的影响。然而,山东省三十多年来人口死亡性别比指数具体变动的资料分析研究还有所欠缺,山东省是一个人口大省,它的人口死亡性别差异是怎样变动的?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否对其有影响?在人口保健的理论和实践上有必要进行研究。因此,本文试图通过研究三十多年来山东四次人口普查资料,进一步分析人口死亡性别差异随社会发展的变化而变化的现实,以补充和发展相关理论,为人口的差异保健提供理论依据。

二、研究方法及有关概念界定

(一)研究方法。本文以山东省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为研究对象,运用简明统计学的方法,梳理归纳、比较分析山东省三十多年来人口死亡性别比的变动情况,用统计检验的原理分析人口死亡性别差异随社会发展而变动的规律,用事实数据来证明性别对人口死亡的影响,从而为人口的差异保健提供理论依据。

(三)资料代表性说明。本文利用了山东省四次人口普查资料来研究人口死亡性别比,从而了解山东省在三十多年来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口死亡性别差异的影响。结论是科学的、资料是有代表性的,这是因为统计学明确规定,“抽样总体的单位数目相对于全及总体的单位数目要小得多,它可以是全及总体的几十分之一,几百分之一,几千分之一,几万分之一,甚至几十万分之一”[注]樊锦淳、胡健颖:《简明统计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61、318、319页。。而山东省是中国的第二人口大省,第三次人口普查山东省总人口是74419152,男性人口37736680,女性人口36682472;第四次人口普查总人口是84392104,男性人口42913185,女性人口41478919; 第五次人口普查总人口是89971789,男性人口45542060,女性人口44429729;第六次人口普查是95641004,男性人口48370693,女性人口47270311。1982年世界人口46亿,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达到60亿,2018年世界人口突破74亿。也就是说在这三十多年来山东省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率大都在1.3%以上。此资料完全符合统计学上的要求,据此进行分析,推断得到的结论是可信的、正确的。

三、山东省四次人口普查的人口死亡性别比资料及相关统计数据

(一)山东省第三次人口普查(1982.7.1)人口死亡性别比情况

表1 山东省第三次人口普查人口死亡统计数据[注]表中y3.y4.y5.y6、y3理.y4理.y5理.y6理分别表示山东省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男性人口死亡率、理论预期的死亡率、各个年龄组的平均死亡率;.x3.x4.x5.x6分别表示山东省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的女性人口死亡率。

表1中的y3表示山东省第三次人口普查中的男性死亡率;y3理表示性别比指数平均值1.264与女性人口死亡率的乘积,是理论上的预期男性死亡率;离差平方是对性别比指数1.264计算预期死亡率的科学性检验所用的统计学数值,即卡方检验(x2检验)、确定性系数(r2)分析的统计学计算数值。

山东省第三次人口普查的人口死亡性别差异结果x2=∑(实得数-理论预期数)2/理论预期数的计算:由表1可知,男性人口死亡人数(实得数)y3为2678,女性死亡人数x3为2048,如果按人口死亡性比指数1.26计算,女性相对死亡人数预期是(2677+2048)/2.264=2087人,男性相对死亡人数预期是2087*1.264=2638人。因此,x2=∑(实得数-理论预期数)2/理论预期数=[(2048-2087)2/2087]+[(2677-2638)2/2638]=0.73+0.58=1.31,自由度df=2-1=1。查表得知人口死亡性比指数按1.26发生的死亡性别差异概率P=50%~25%,说明差异不显著。这进一步说明了山东省第三次人口普查中人口死亡性别的差异,死亡性别比指数1.26反映了男性人口死亡率高于女性,在每个年龄组中男性死亡率是女性的1.26倍。

(二)山东省第四次人口普查(1990.7.1)人口死亡性别比情况

表2 山东省第四次人口普查人口死亡统计数据

(三)山东省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7.1)人口死亡性别比情况

山东省第五次人口普查的人口死亡性别差异结果x2=∑(实得数-理论预期数)2/理论预期数的计算:由表3可知,男性人口死亡人数y5(实得数)是1316人,女性死亡人数x5为602人,如果按人口死亡性比指数1.728计算,女性相对死亡人数预期是x5理=(1316+601.27)/2.728=703人,男性相对死亡人数预期是y5理=702.78*1.728=1215人。因此,x2=∑(实得数-理论预期数)2/理论预期数=[(y5-y5理)2/y5理]+[(x5-x5理)2/x5理]=[(1316-1215)2/1215]+[(602-703)2/703]=(10201/1215)+(10201/703)=8.396+14.51=22.906,自由度df=2-1=1。查表得知人口死亡性比指数按1.728发生的死亡性别差异概率P小于0.005以下,说明差异很显著。进一步说明,山东省第五次人口普查的人口死亡性别差异结果——死亡性别比指数1.728是比较高的。这说明男性人口死亡率高于女性,不仅有遗传所决定,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另有他因。

表3 山东省第五次人口普查人口死亡统计数据

(四)山东省第六次(2010.11.1)人口普查人口死亡性别比情况

山东省第六次人口普查的人口死亡性别差异结果x2=∑(实得数-理论预期数)2/理论预期数的计算:由表4可知,男性人口死亡人数y6(实得数)是1446人,女性死亡人数x6为1247人,如果按人口死亡性比指数1.742计算,女性相对死亡人数预期是x6理=(1446+1247)/2.742=983人,男性相对死亡人数预期是y6理=983*1.742=1711人。

因此,x2=∑(实得数-理论预期数)2/理论预期数=[(y6-y6理)2/y6理]+[(x6-x6理)2/x6理]=[(1446-1711)2/1711]+[(1246-983)2/983]=(70225/1711)+(69169/983)=41.04+70.365=111.41,自由度df=2-1=1。查表可得按人口死亡性比指数1.742发生的死亡性别差异概率P小于0.005,说明差异是非常显著的。人口死亡性比指数1.742是很高的。

表4 山东省第六次人口普查人口死亡统计数据

四、三十多年来山东省人口死亡性别变动特征

人类是主宰宇宙的高级生物群体,遗传性将人口分为主要的两个不同的群体——男性人口(46,xy)和女性人口(46,xx),男性人口细胞内有一条性染色体Y和一条性染色体X,女性细胞内有两条相同的性染色体X。现在遗传学研究表明,X染色体在质量上大于Y染色体、在基因剂量上多于Y染色体,由此导致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含Y染色体的精子参与受精的机会大,男胎较多),基因剂量的作用使男性人口抗逆性、忍性、免疫力较女性人口差些,最终结果就是每个年龄组人口的死亡率性别比都大于1,总人口的性别比随人口的年龄增长不断降低。然而,人口的寿命是由环境(外因)和遗传(内因)共同决定的,是很复杂的。三十多年来山东省的社会经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口的死亡和寿命也随之有着很大的改变,在人口死亡性别变动方面表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一)三十多年来山东省人口死亡性别比逐渐提高,并且形成了统计学上可区别的两个阶段,21世纪的最初十年环境因素对男性人口死亡的影响较为突出。将山东省三十多年来第三次人口普查、第四次人口普查、第五次人口普查、第六次人口普查四次人口普查的人口死亡性别比的统计检验资料归纳为表5。

表5 山东省四次人口普查人口死亡性别差异检验表

由表5可知,三十多年来山东省人口死亡性别比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提高:第三次人口普查人口死亡性别比是1.246、第四次人口普查人口死亡性别比是1.405、第五次人口普查人口死亡性别比是1.728、第六次人口普查人口死亡性别比是1.742。在统计学上,这四次人口普查得到人口死亡性别比指数分为不同的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即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资料计算得到的人口死亡性别比指数1.264和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计算得到的人口死亡性别比指数1.405,通过卡方检验求得的概率值是0.25

第二阶段,即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得到的人口死亡性别比指数1.728、第六次人口普查得到的人口死亡性别比指数1.742明显不同于前两次,通过卡方检验求得的概率P<0.005,由遗传差异带来的死亡性别差异确定系数由前两次人口普查得到的确定系数0.99降到了0.7403和0.4657,未测定系数由0.012提高到0.2597和0.5347。从统计分析的角度来说,人口死亡性别指数1.728和1.742代表人口死亡性别差异与实际上人口死亡性别差异在各个年龄组的分布是有显著差异的或者说主要由遗传差异造成的统计学差异是显著的,是不可以接受的。这说明死亡性别差异除考虑遗传差异之外,环境因素等对人口死亡性别差异的影响较为突出。

(二)三十多年来山东省人口死亡性别比最大值在年龄组的分布不同,20世纪80、90年代人口死亡性别比指数最大的在低龄老年组55—64岁组,而21世纪初的十年人口死亡性别比指数最大的在青年组20—29岁组。将以上山东省四次人口普查的人口死亡资料(表1、表2、表3、表4)进行归纳分析,可以发现山东省人口死亡性别比在各个年龄组的分布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即在20世纪80、90年代人口死亡性别比指数最大的年龄组是55—64岁组,而在21世纪开元年2000年和2010年人口死亡性别比指数最大的年龄组是20—29岁组。在各个年龄组中采取去掉一个最高的和一个最低的死亡性比指数进行比较这四次人口普查得到人口死亡性别比指数的分布变异情况是这样的:第三次人口普查人口死亡性别比的变异范围(20—24岁组)1.015<1.264<(55-59岁组)1.505,总差0.3877,波动幅度30.67%。第四次人口普查人口死亡性别比的变异范围(15—19岁组)1.09<1.405<(60—64岁组)1.656,总差0.566,波动幅度40.28%。第五次人口普查人口死亡性比的变异范围(85—89岁组)1.32<1.728<(20-24)2.004,总差0.684,波动幅度39.58%。第六次人口普查人口死亡性别比的变异范围(0—4岁组)1.0536<1.742<(25—29岁组)2.441,总差1.3874,波动幅度79.64%。那么,为什么20世纪80、90年代人口死亡性比指数在各个年龄组的变异范围小,并且死亡性比指数最大的年龄组是55—64组,而21世纪初的十年人口死亡性比指数变异范围较前者大,人口死亡性比指数最大的是20—29岁年龄组而不同于20世纪的80、90年代的呢?这正说明人口死亡性别差异不仅由人口内因所决定,同时也受社会环境所影响。

(三)三十多年来人口的死亡性别的差异,导致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男女差异,百岁及以上人口的性别比很低。尽管人口死亡性别差异在三十多年来随社会经济发展变化不尽相同,但总的趋势是一致的,人口寿命在不断延长,男女的寿命有明显的差异。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1982年68.43岁、1990年70.87岁、2000年73.04岁、2010年78.16岁,人口预期寿命三十多年来逐渐延长,1990年比1982年延长2.44岁,2000年比1990年延长了2.17岁,而2010年比2000年延长了5.12岁。山东省平均预期寿命接近全国水平:1982年平均预期寿命69.2岁比全国人口平均预期水平高0.77岁;1990年平均预期寿命70.6比全国水平低0.27岁;2000年平均预期寿命73.9岁高于全国0.86岁;2010年平均预期寿命76.5岁低于全国1.66岁。分性别来看:中国女性人口平均预期寿命1982年69.9岁比男性长2.92岁;1990年女性人口平均预期寿命72.65岁比男性长3.66岁;2000年女性人口平均预期寿命74.99岁比男性长3.76岁;2010年女性人口平均预期寿命80.68岁比男性长4.82岁。中国男女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三十多年来的延长幅度也有区别:男性人口平均预期寿命1990年比1982年延长2.01岁,女性延长2.75岁;男性人口平均预期寿命2000年比1990年延长2.24岁,女性延长2.34岁;男性人口平均预期寿命2010年比2000年延长4.63岁,女性延长5.69岁。[注]《山东省统计年鉴2015》,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年版,第64页。

山东省1982年百岁及以上年龄人口共145人,男性百岁老人口25人、女性人口120人;山东省1990年百岁及以上年龄老年人口共311人,男性人口59人、女性人口252人;山东省2000年百岁及以上年龄老年人口共1071人,男性人口249人、女性822人;山东省2010年百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共2763人,男性人口667人、女性2096人。[注]数据来自山东省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山东省三十多年来百岁及以上年龄老年人口成倍增长:1990年比1982年增长114%、男性增长136%、女性增长110%;2000年比1990年增长244%、男性增长222%、女性增长226%;2010年比2000年增长158%、男性增长168%、女性增长155%。山东省百岁及以上年龄老年人口性比指数1982年(25/120*100)21、1990年(59/252*100)23、 2000年(249/822*100)30; 2010年(667/2096*100)32。

由此得知男女人口的生命健康水平都是随社会发展、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提高,但是提高的幅度男女有别。中国人口2010年女性人口平均预期寿命80.68岁比男性人口平均预期寿命75.86岁长4.82岁,山东省2010年百岁及以上人口2763人,女性百岁及以上人口2096人时期男性人口667人的3倍之多。

(四)三十多年来男女人口死亡率总的趋势在降低,女性降低幅度大于男性人口,但是1990年人口的死亡率是这四个年份中几乎是最高的。将山东省三十多年来人口死亡率汇总列出三张表(表6、表7、表8),可直观地比较出三十多年来男女人口死亡性别差异的变动特征。

表6 1990年与1982年男女人口死亡率比较

表7 2000年与1990年男女人口死亡率比较

表8 2010年与2000年男女人口死亡率比较

由表6、表7、表8进行的山东省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得到的人口死亡率数据对照比较分析,发现这四次人口普查得到人口死亡率数据将山东省三十多年来的人口死亡率曲线分成了不同的两个波段,即1990年普查得到各个年龄组的人口死亡率除去0—4岁组男、女死亡率以及女性5—9岁组与1982年相比有所降低(1982年0—4岁组男女性死亡率分别是5.34‰和5.40‰,1990年0—4岁组男女死亡率分别是4.222‰和4.988‰)外都有所提高,1990年男性人口死亡率每个年龄组比1982年的平均提高42.75%、女性的平均提高28.96%。然而,自1990年至2000年、2010年三次人口普查的人口死亡率都是随时间推移人口死亡率都在不断下降。2000年年龄组人口死亡率男女分别平均比1990年的降低43.37%、53.47%;2010年年龄组人口死亡率男女分别平均比2000年的降低32.43%、37.76%。由此说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不断地改善,医疗技术不断进步使女性受益相对更多,女性人口的生命健康水平提高幅度比男性更大。但是山东1990年人口死亡率与1982年的相比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有所提高,这有待于进行分析研究。

五、结语:政治上男女平等,人口学上应更重视男性人口的保健

众所周知,年龄是衰老的关键[注]转引自[美]威廉·彼得逊:《人口学基础》,兰州大学人口研究室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10页。,但是人口外部环境因素也是影响人口健康水平、衰老死亡过程和寿命长短的重要因素。人口内部的因素也就是遗传因素,外部的因素包括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对应的社会、经济、科技、教育等不同的发展水平,尤其是不同的人口制度[注]王跃生:《制度对人口作用方式研究——基于中国历史和现实》,《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同时,男女人口由于遗传的差异对同一社会环境因素又有不同的反应,由此产生了人口的死亡性别差异。又由于在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社会环境因素千差万别,继而导致人口死亡性别比指数随社会的发展在不断地变动。正如学者们研究得出的结论:死亡率的水平和差异都是自然和社会因素的净结果。以上研究山东省四次人口普查资料得到的三十多年来人口死亡性别比变动的结果也充分证明了这一观点:生活在同一个区域环境下的山东人口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人口的预期寿命差异明显,反映了自然和社会因素对人口寿命的影响及其性别差异情况。

首先,在人口预期寿命方面。1982年预期寿命69.2岁、1990年预期寿命70.6岁、2000年预期寿命73.9岁、2010年预期寿命76.5岁[注]《山东省统计年鉴2015》,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年版,第64页。。近三十年山东省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增长了7.3岁。

其次,百岁寿星人口数量方面。 1982年全省只有145人百岁寿星,2010年达到了2763人[注]参见山东省第三次、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是1982年的19倍之多。

再次,人口寿命性别差异也变化明显:譬如山东省百岁寿星女性1982年120人是男性25人的近6倍;山东省百岁寿星女性1990年252人是男性59人的4倍之多;山东省百岁寿星女性2000年822人是男性249人的3倍之多;山东省百岁寿星女性2010年有2096人[注]参见山东省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是男性667人的4倍之多。这一人口的性别差异是人口死亡性别差异积累的结果。

总之,以上三组数字充分说明了三十多年来山东社会经济等发展水平提高,促进了人口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人口寿命不断延长,百岁寿星不断增加。但是,人口寿命延长的同时,人口性别对人口寿命的影响也比较显著,山东省四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按时间推移进行比较女性人口死亡率降低幅度都比男性高得多,或者说人口死亡性别比指数提高,最终导致女性人口寿命比男性长,女性在生命过程中表现为强势,男性表现为弱势。那么,为什么有如此结果呢?

第一,自然因素或者说遗传因素使男性的生命力不如女性。这在遗传学上已得到证实[注]陈岱云、胡玲安:《性染色体对人口寿命产生的遗传效应探讨》,《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第3期。。现在遗传学研究的结果表明,女性遗传型(46,XX)不同于男性遗传型(46,XY),人体细胞内的性染色体X、Y上存在的基因是不同的,性遗传基因主要在X染色体上。因此,存在X染色体上的基因在男女人口细胞内的分配不平衡导致某些隐性致病基因由母亲传给女儿,女儿可以携带者的身份存活,如果传给儿子,儿子就是患病者或者死亡。另外,男性人口与女性人口的生理特征不同,决定了男女代谢水平的差异,男性人口的代谢率比女性人口的高,其组织器官容易受损而变坏,结果死亡率比女性的高。这就是性染色体对人口寿命通过基因表达产生的遗传效应或者说自然因素对人口寿命产生的人口自然效应。关于人口死亡性别比指数1982年是1.264、1990年是1.405、经过卡方检验说明人口死亡性别差异主要是有自然因素引起的自然效应从理论上是可以接受的,统计学检验的差异不显著。由其确定的遗传差异决定的程度非常之高,对性染色体差异而影响人口健康导致死亡率差异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第二,社会因素或者说社会性别角色影响人口的寿命。在2000年、2010年的两次人口普查得到的人口死亡性别比指数分别是1.728和1.742,经卡平方检验说明其统计学差异显著,是不可以接受的。这说明2000年、2010年人口死亡性别差异除考虑遗传差异之外,环境因素等对人口死亡性别差异的影响较为突出。对性染色体差异而影响人口健康导致死亡率差异产生的人口死亡性别比指数具有的代表性较差。那么,什么环境因素影响了人口死亡性别比指数呢?关于这个问题早在1961年美国学者E·恩特兰(P.E.Enterline)已解释[注]李竞能主编:《现代西方人口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2页。,他认为造成死亡率性别差异的,是医疗技术的发展使女性相对地受益更多。尤其是妇科病以及产妇死亡率由于现在医学技术的提高基本上都能得到医治和降低,从而降低了女性的死亡率,相对就提高了人口死亡性别比指数。另一个方面,通过性染色体控制人口的性别,在社会化过程中产生的性别角色有明显的不同,男性人口生性好动、易冒险、逞强好胜等,许多重体力劳动及危险性大的工作(采掘业、抢险救灾)多有男性人口承担。这些方面使得男性人口较易劳累成疾,增加了死亡风险,伤亡事故明显多于女性,死亡率高于女性,人口死亡性比指数最大。

另外,社会因素影响人口死亡性别差异还反映在不同社会发展时期最大人口死亡性别比指数在年龄组的分布上。1982年、1990年这两次人口普查得到的最大人口死亡性别比指数在55—64组,而2000年、2010年这两次人口普查得到的最大人口死亡性别比指数在20—29岁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我认为除上面分析的原因之外,中国社会在20世纪80、90年代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初期,社会竞争不是那么激烈,人口死亡性别差异几乎是人口内部的差异,或者说主要是由遗传差异所决定,导致人口死亡的性别差异在年龄组间变异不大,而差异最大的年龄组是55—64岁,这是自然规律。人口年龄越大遗传差异表现越明显。中国社会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市场经济制度使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压力大,尤其是在人生求学、建立基业、组建婚姻家庭的20—29岁年龄段的人口,男性与女性相比有更大的压力。这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影响的结果。中国传统文化政治上“重男轻女”,男性越受重视,其心理负担越重,责任越大,承受的压力越大,最终导致在20—29岁年龄人口死亡性别比指数最大。因此,尽管人口在不同的年龄组男性人口的死亡率都比女性人口的高这是自然规律,但20—29岁年龄组人口死亡性别比指数最大,这就不仅是自然规律所决定的了,其中由社会因素的影响是不可置疑的,是社会性角色对人口死亡影响的结果。此外,21世纪初妇女生育率较20世纪80年代高,有生育造成的孕产妇死亡率降低,相对来讲也使处于生育期的人口死亡性别比指数提高。

最后,谈一点关于1990年人口死亡率与1982年相比不降反增的看法。同一社会因素对男女死亡率都产生影响,所呈现的差异主要是遗传差异所造成的。1990年人口死亡率、男性人口死亡率除去0—4组、女性0—9组外,其余各年龄组人口的死亡率都比1982年的高。在1982年、2000年、2010年这三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是随时间的推移,各个年龄组男女人口的死亡率都在降低。这表现出社会因素对人口死亡率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社会正处于经济体制改革初期,即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改革的初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高度集中的政府运作机制(单位制、身份制)使人们工作按部就班,收入稳定是“铁饭碗”,分配论资排辈;年轻人在家靠父母,在外工作靠单位,收入差距不大,几乎没有竞争压力。如此,人口死亡的性别差异主要由人口的内因(遗传)起作用,表现为每个年龄组人口的死亡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死亡性别比指数在各个年龄组相对稳定或者说变异范围较小。而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中国正处于改革的动荡中,正如刘锋所讲,20世纪80、90年代我国经济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波动,通货膨胀严重;政治领域受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影响,社会凝聚力减弱;思想文化领域出现道德水准下降现象,价值观迷失;社会管理层面出现社会治安急剧恶化,社会失范现象增多等。同时,城乡二元结构户籍管理制度开始改革,人口的流动性增强;以单位制为主、以基层管理为辅的社会整合与治理模式逐渐削弱,新的管理体制尚未完全形成;社会组织发展缓慢,社会力量弱小等,社会控制也面临着弱化现象。譬如,司法腐败挑战法律的权威,社会失范行为剧增,社会主体合法权益和地位没有得到切实有效的保障等。经济社会发展中产生了许多潜在的矛盾和问题,增加了社会控制的难度。社会运行中的身份制、单位制和治理机制等处于解构中。一方面,20世纪80、90年代中国处于从“文革”向改革转型的时期,整个社会发生剧烈变迁。旧的社会体制尚未完全剔除,而新的体制正在逐渐确立之中,表现出明显的过渡性。这影响着人们的职业选择、价值取向、目标追求、生活意义等问题,给社会的良性治理带来挑战。但人们的法治观念还比较淡薄,法治进程的推进遇到的现实障碍重重。譬如,就1989年至1992年全国伤害犯罪案件立案情况而言,基本上是呈逐年增加趋势[注]刘锋:《中国社会治理的基本态势与现实思考———基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社会变迁的研究》,《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这样的社会环境导致人们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生活制度和意识的改变,继而影响人们的健康从而导致较高的死亡率。进入21世纪,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与20世纪80、90年代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建设、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全社会发展活力和创新活力明显增强[注]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3-5页。。这些为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提供了经济基础和制度保障以及良好的社会环境[注]王跃生:《制度对人口作用方式研究——基于中国历史和现实》,《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

总之,社会越发展人口越健康,寿命亦越长。但是人口性别结构要平衡就应坚持“政治上男女平等,人口学上更加重视男性人口的保健,特别关爱女孩”。关爱女孩是基于提高人口素质的视角应该倡导的社会行为,重视成年男性人口的保健不是传统文化意义上的重男轻女,而是基于遗传生理学视角,提高男性人口健康水平应倡导的社会新理念。

猜你喜欢
性别比人口普查性别差异
不同任务类型中性别差异对外语效应影响的实证研究
无人机助力人口普查
人口普查学问多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黑龙江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的通知
人口普查为什么既要“查人”又要“查房”
男生多?女生多?
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七连降”
AdvancedTeachingStrategiesofCollegeEnglishVocabulary
性别差异对TWA的影响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抑郁障碍的性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