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作文“美好生活步步高”范文展示及升格示例

2018-12-17 02:32陕西韩延明特级教师
教学考试(高考语文) 2018年6期
关键词:物质

陕西 韩延明(特级教师)

【原创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时政口号,经济特区,1980

建设美丽中国

——时新标语,十八大报告,2012

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时评标题,《人民日报》,2017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思路点拨】

这道题目由不同时期的时政口号、时新标语和时评标题组成。从时间上看,跨度比较大,它们体现了我国三个不同历史阶段的战略方针与目标任务,是时代精神的主旋律。时政口号“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根据邓小平同志的重要讲话“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提炼出来的,其核心内容就是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是针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建立经济特区时提出来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是针对当时的国情,为了满足人民的物质需求、提升人民的精神素养而提出的。

时新标语“建设美丽中国”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美好建设蓝图,为全体中国人民描绘了一幅“美丽中国”的未来景象。“美丽中国”这一词汇有多层寓意,包括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科学发展的和谐之美、温暖感人的人文之美,其旨意是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和谐发展、科学发展。包含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以及促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进程。“建设美丽中国”强调“既要温饱更要环保”,必须筑牢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屏障。

时评标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针对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提出的。在物质相对充裕的今天,人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美好生活需要”凸显了改善民生的着力点。

乍一看,时政口号、时新标语和时评标题的内涵相对独立,反映了不同时期国家战略方针及人民群众的不同需求,但仔细斟酌便可发现三者之间相互关联,逻辑缜密连贯。它们反映的都是“国家目标”及“群众需求”,不同的是,这些“目标”和“需求”,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到生态文明、和谐发展再到教育、工作、收入、社会保障、医疗服务、居住条件、生活环境等方方面面,内容依次递增,呈阶梯式上升,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因此,在审题立意时,可以单独选择其中的一个侧面,谈“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谈“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谈“什么是真正的美好生活”;也可以综合三方面内容,用发展的眼光谈谈近四十年来中国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如芝麻开花般节节提高,歌颂祖国新成就。

【范文展示】

美好生活步步高①陕西商南高中高三(1)班 罗 格在历史的长河中,四十年,可谓弹指一挥间。然而,转瞬之间,却有那么多的惊喜,那么多的巨变,刻骨铭心,歌之咏之。②“物质”“精神”双飞翼有一幅漫画:一人肩扛挑担,挑起了写着“物质”的那只桶,却丢下了写着“精神”的那只桶。“精神之桶”大声疾呼:“勿忘我!”漫画寓意引人深思。自古及今,人们都憧憬物质丰盈,民风淳朴。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镜花缘》描绘的君子国,是那样的美好,令人向往。我国领导人高瞻远瞩,发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号召。因为物质可以强身健体,而精神可以陶冶灵魂,它们就像鸟的翅膀,折损一翼,岂能一飞冲天?一个国家,物质充裕固然好,但如果国民的精神滑坡,那么他们就像生活在宫殿廊柱里的虫子,终有一日会使大厦倾覆。③然而,就像鸟儿,肚子吃饱了,心情愉悦了,展翅空中,却享受不到蓝天白云,也不免哀鸣声声了。④生态文明促和谐鱼翔浅底,鸟飞蓝天;草长莺飞,叶绿花艳。这才是更高的追求,这才是更有品位的生活。当今社会,吃香喝辣,穿金戴银,情趣高雅,精神丰盈,已经成为一种新常态。闲暇之余,人们构想着出游方案,但又疑虑重重。去九寨沟?再也看不到那个风景如画的童话世界。那如梦如幻的仙境成了绝响,只能让人泪崩;去泰山?再也看不到泰山日出、云海玉盘、晚霞夕照、黄河金带。那川流不息的缆车,那店铺林立的闹市,只能让人焦虑;去张家界?再也看不到这个“世界地质公园”的本来面目,那从天而降的“天下第一电梯”就是一架“印钞机”,将千年美景毁灭殆尽;那横跨峡谷的“世界第一长玻璃桥”将“自然景观”搞得“很不自然”,“世界地质公园”俨然变成了“摇钱树”,只能让人痛心!⑤毋庸置疑,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建设美丽中国,必须从保护生态环境做起!当然,生态好不代表生活好。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生活到底好不好,就看百姓笑不笑。⑥改善民生求大美孟子曰:“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回眸历史,历代王朝的兴亡更替,莫不与民生息息相关。改善民生,才是兴国之道,才是“美好生活需要”的至高境界。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为了缓解民众的饥寒,根据天时,鼓励民众“蓺五种”,即种植树木,以御风寒;播种五谷,以防饥荒,从而“抚万民,度四方”。因黄帝及其后裔善待民众,故而历时五代而不衰。相反,秦始皇堪称千古一帝,只可叹,他大兴土木,残暴苛刻,徭役繁重,民不聊生。其政治措施可以影响中国两千载,却不能让百姓平静度过一春秋。于是,他一死,陈胜、吴广揭竿而起;三年后刘邦、项羽攻破咸阳,秦朝灰飞烟灭。⑦由此观之,当今政府关注民生需求,满足百姓美好生活需要,实在是英明之举!物质富足,精神高尚,生态和谐,民生康宁。放眼华夏,美好生活步步高,大美中国更妖娆!⑧①拟题机智新颖,扣题严密,形象生动。②巧妙概括材料,引出话题,言简意赅。③引古论今,内容翔实,语言生动,催人警醒。④巧妙过渡,无缝衔接,前后浑然一体。⑤运用排比,列举生态环境惨遭破坏的严峻现状,增强气势,振聋发聩。⑥承上启下,逻辑缜密。⑦正例与反例对举,是非分明,丰富了内容,增强了说服力。⑧概括总结全文,点明中心,铿锵有力。

【佳作点评】

作者从整体立意,高屋建瓴,精准切题。拟题机智新颖,扣题严密,形象生动。在结构安排上,文章以三个小标题缀连全文,一唱三叹,形式优美;中心明确,条理清晰,脉络分明。主体部分的三个板块之间,过渡巧妙自然,使文章前后浑然一体,思维缜密,无懈可击。素材充实,正反、古今兼顾,内容翔实,事例经典,论述有力度,有信度,有深度。综合运用比喻论证、引言论证、对比论证,大量使用骈句、长短句、排比修辞,语言生动、流畅,增添了文采。模拟评分:内容20分+表达19分+发展19分=总分58分。

【病文展示】

既要温饱 更要环保陕西商南高中高三(2)班 张 鑫行走在商铺林立的泰山之巅,你是否感觉到烦躁与失落?耳边满是失望的游人叹息,你是否感觉到震颤和汗颜?在这经济腾飞、物质丰裕的今天,清净与快乐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①灯红酒绿的繁华,抵不过一缕袅袅的炊烟;歌舞升平的狂欢,抵不过一道涓涓的细流;物欲横流的巨变,抵不过一束皎洁的月光。当社会发展一日千里、衣食无忧,你是否想躺在自然静谧的怀抱里,尽享曾经的温馨与浪漫?爱默生曾说:“所谓幸福的家庭不是在物质上的丰富,乃是充满爱、了解和适应新环境的能力的家庭。”②不是吗?看看我们的城市,楼宇建得越来越高,抬头看蓝天都成了奢望;马路修得越来越宽,低头看泥土都成了梦想。高铁飞驰,带不走污水横溢;园林如画,掩不住禽鸟悲鸣。充裕的物质就像一副沉重的枷锁,严重地桎梏着人们,让他们深受其害,喘不过气来。事实证明,一个过分追求物质享受的人,必定是一个胸无大志的人,终究一事无成。③④黑格尔说:“理想的人物不仅要在物质需要的满足上,还要在精神旨趣的满足上得到表现。”这里的“精神旨趣”就是指精神的享受,当然包含了美好生态环境给人带来的愉悦。人类在向大自然疯狂索取、贪婪地享有物质生活的同时,能够在蓝天白云中、绿水青山畔“诗意地栖居”,这才是一种至上的境界。我想起了那个高歌“归去来兮”的诗人,肩扛锄头,头顶明月,沐浴着春风,兴高采烈地走在回家的路上,那是一种怎样的愉悦与惬意!物质是束缚人的樊笼,自然才是最好的归处,只有在和谐的大自然中才能够舒展筋骨,放松身心。陶渊明是一个视金钱如粪土,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铮铮硬汉,是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隐士,田园是他梦寐以求的归宿,无愧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美称。⑤我不禁想起了那位梭罗先生。他坐在一根圆木上吃饭,小鸟偶尔飞过来,停在他的胳膊上,啄食他手里的土豆。⑥梭罗先生在物质上并不富有,但在精神上却很充盈。真可谓: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可是,我们能够享受的,只是钢筋水泥浇筑而成的“丛林”。在这里,我们看不到小鸟飞翔,而更多的是黑烟、浊流、废气、雾霾;我们更不会像梭罗一样,悠闲地穿越村子,吹着口哨,在那清澈与宁静中,让春风拂过发梢,让清泉淌过心灵。经济的突飞猛进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求,但心灵和精神的乐园又在哪里?温饱解决了,在享受“葡萄美酒夜光杯”的同时,不忘环保,让生态文明与我同在。⑦①开篇没有提出中心论点,主题不明。② 引用的名言不能统领本段内容,论点与论证脱节。③言语过激,有悖于客观事实,逻辑不够严密,而且偏离了文章中心。④此处缺乏必要的过渡,上下语意断裂。⑤对陶渊明这个典例的论述剖析,与真实的历史相违背,不能有力地支撑论点。⑥只用梭罗先生一例,且叙例过简,素材稍显单薄,缺乏典型性和代表性,语言不连贯。⑦结束全文,没能重申观点、做到首尾圆合。语言也稍显平淡。

【“病”因分析】

本文内容基本符合题意,但也存在一些明显的瑕疵,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从文体上看,作为议论文,文章论点不明确,要素不齐全,文体特征不明显,全文的论证没有“靶子”;二是在论证时,存在明显的知识性错误或逻辑错误,如引用爱默生的名言与所论述的内容不吻合,论点与论证脱节;言辞偏激,全盘否定物质享受,存在着不可掩饰的思维漏洞,论证不严密;在对陶渊明一例进行分析论证时,明显违背了历史的真实性,有编造之嫌,论证难以使人信服。三是在结构上,有些地方缺乏过渡,致使上下文意不能很好地衔接,思维跳跃较大;结尾没有强化中心,前后呼应。四是在素材的使用上,有些地方显得不够充实,内容不够丰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论证力度。本文为二类文,模拟评分42分。

【病文升格】

?

【升格指津】

升格后的这篇议论性散文,针对原文存在的问题,首先由严峻的生活现状引出论题,树立“靶子”,使论证有的放矢。针对论证中存在的问题,或改换名言,或修改论述性文字,确保素材真实,逻辑严密,论证恰切,令人信服。增添过渡性文段,修改结尾段,使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调整或增补相关素材,兼顾古今中外,更具典型性、代表性和说服力。升格后的文章成功晋升为一类文。模拟评分:内容18分+表达19分+发展18分=总分55分。

猜你喜欢
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宏微结合识物质
话说物质的比热容
物质至简,精神至盈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物质的化学变化
聚焦物质的分离与提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