阚思玥 张 韡 符美华 李筱芳 刘维达 孙建方
临床资料患者,男,48岁。臀部对称性暗红色斑块、丘疹10年余。10余年前患者臀部无明显诱因出现数个绿豆至黄豆大红色丘疹,质硬无明显自觉症状,后逐渐增大互相融合,伴少量脱屑,偶感瘙痒,曾多次在当地医院按“股癣”治疗后无好转,斑块逐渐增大,表面凹凸不平。患者发病以来无咳嗽、咳痰、咯血,无午后潮热、盗汗,无腹痛、腹泻,无体重减轻、乏力等症状。无药物过敏史。既往有肠结核病史,其父有肠结核病史。体检:发育良好,营养中等,心肺检查无异常,腹部平软,肝脾未触及,全身淋巴结未触及肿大。皮肤科情况:臀部可见对称性约15 cm×30 cm形状不规则的红褐色浸润性斑块,斑块中间可见萎缩性瘢痕,散在鳞屑,不易刮除,边缘有红晕(图1)。辅助检查:血、尿、粪常规及肝肾功、 ESR检查均正常;皮损处皮肤真菌检查(-);结核抗体弱阳性;胸部X线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结核菌纯蛋白衍生物(PPD)试验(2+)。皮肤组织病理示:角质层可见柱状角化不全,其下方颗粒层变薄或消失并见角化不良细胞,棘层不规则增生,真皮浅层弥漫性淋巴、组织细胞、多核巨细胞等混合性炎细胞浸润(图2);PAS(-),抗酸染色(-),银染(-)。根据病史、皮损情况以及实验室检查最后诊断为皮肤结核。治疗:口服利福平600 mg(隔天早上空腹顿服),异烟肼600 mg(隔天1次),吡嗪酰胺500 mg(2次/d),乙胺丁醇750 mg(1次/d)。治疗1 个月后浸润性斑块开始消退,2 个月时皮损明显好转,6个月时皮损消退,仅见萎缩性网状瘢痕及少量痂皮。该患者随访至今未再复发。
图1 臀部对称性约15 cm×30 cm形状不规则的红褐色浸润性斑块,斑块中间可见萎缩性瘢痕,可见散在鳞屑,不易刮除,边缘有红晕
图2 角质层可见柱状角化不全,其下方颗粒层变薄或消失并见角化不良细胞,棘层不规则增生,真皮浅层弥漫性淋巴、组织细胞、多核巨细胞等混合性炎细胞浸润(HE,×40)
讨论近年来,由于耐药结核和艾滋病的播散,结核病已成为全球的公共卫生问题,其中皮肤结核约占肺外结核的1.5%,目前呈现上升趋势[1,2]。皮肤结核可由结核杆菌直接侵犯皮肤,也可由内脏结核病灶内的结核杆菌经血行、淋巴系传播或经腔道排泄至皮肤而引起。临床上常见的类型包括溃疡性皮肤结核、疣状皮肤结核、寻常狼疮等,临床上有慢性结节、浸润性斑块、溃疡、瘢痕性损害等表现则应考虑皮肤结核[3]。既往的诊断标准为抗酸杆菌培养阳性,但由于结核杆菌体外培养时间长且敏感性低,PCR检查技术已成为诊断皮肤结核的重要手段[4]。本例病程达10年余,既往有肠结核病史,推测是肠道排出的结核杆菌感染臀部所致,结合患者的皮疹表现、组织病理检查及PPD(++),皮肤结核诊断明确。治疗上Ramam等[5]建议以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四联抗结核药物连续服用6周。该患者用上述四联抗结核治疗后,病情明显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