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班组专业融合的现代班组管理模式研究

2018-12-15 11:00张东旭宣伟锡徐晓伟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改进对策

张东旭 宣伟锡 徐晓伟

摘要为了进一步适应“十三五”期间电力改革形势下的现代化班组建设要求,优化提升“三集五大”体系,基于班组专业融合开展了现代化班组管理模式研究,旨在解决公司管理层级过多、专业分工过细,专业协同不好、效率不高等问题。课题比较了国际电力行业班组管理模式以及供电企业现有班组管理模式的现状,提出了通过专业融合,强化横向协同,推进管理模式优化、组织形式创新、业务运作提升的班组管理模式转型对策。

关键词班组管理模式 国际电力行业班组 专业融合 改进对策

班组建设是一项事关企业发展全局性、基础性、根本性的工作,是一项国家电网公司长期的战略性任务。“十二五”期间,国家电网公司从深化“两个转变”,加快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战略全局出发,坚持“以人为本、民主管理、创新引领、和谐发展”的班组建设总体要求,全面推进班组建设。“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企改革步伐加快,供电企业发展处于战略机遇期。在新的起点和更高水平上推进“两个转变”面临新的任务,创新能力、发展质量和队伍素质将成为制胜的关键因素。加强班组建设,夯实企业发展基础,提升班组建设水平,面临新的要求。

一、国际电力行业班组管理模式分析

从国际视角来看,随着电网智能化的快速发展,大量一线作业人员得到释放,面向外部服务的班组和面向内部服务的班组都将发生深刻变化。如:澳大利亚AN采取资源池组队模式,资源池内员工只分为线路与设备两大专业类别,要求掌握各专业内多种技能。资源池组隊模式以任务为导向,减少待命员工数量,在人力资本安排上更加灵活,既有利于提高员工利用率,更能够促进班组成员技能提升。法国ERDF采取扁平化组织结构和属地化配网运检管理。把配网划分为8个管理大区。大区运营经理直接管理约30个小区运营单位,小区运营单位对配网进行运行、检修、维护的属地化管理。菲律宾NCCP班组专业设置简单,运行和检修工区的下设班组全部采取属地化管理。在“检修班”、“保护班”、“试验班”内,均只设一个岗位,一人掌握多个专业,根据工作需要进行调配、参与任务完成,班组内部组织调配的弹性空间较大,人员利用率较高。

结合国外先进企业管理管理理念和班组建设经验分析得出:未来班组建设的核心任务是激发班组员工活力,班组角色实现从“管理前端”到“资源整合者”,“被动执行者”到“需求发起者”、“传统作业单元”到“价值创造者”三大转变,班组面临环境资源和人力管理两大变革,在环境资源方面,班组呈现出专业设置融合化、业务管理自主化、运营管理云端化、一线作业智能化发展趋势;在人力管理方面,人员呈现出员工发展阶梯化、员工管理灵活化、员工保障弹性化、员工创新大众化发展趋势。

二、供电企业基于专业融合的现代班组建设的构想与展望

根据电力业务模式发展趋势,班组设置类型大致将可发展为三大类:数据分析型班组、设备管理型班组、增值服务型班组。其中,新兴的数据分析型班组以电网大数据云平台为依托,为业务决策提供重要的数据分析支持;设备管理型班组以智能化电网系统为依托,执行设备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策略;增值服务型班组以客户数据分析为支撑,深度挖掘客户能效服务需求。班组建设在全业务平台建设、班组职能及后台协作流程优化、班组组织设置、班组激励机制建设等方面仍有许多措施亟待研究和推行。

(1)在技术支持方面,统一规划全业务运营系统,建立集团级数据中心,统一相关标准规范、技术架构,统一全公司数据管理。

(2)在班组职能方面,明确班组与专业管理部门角色定位与职责划分,专业管理向一线班组全面渗透下沉,理顺一线班组与后台管理部门协作流程,强化专业管理部门对一线支持能力的评估考核。

(3)在班组组织设置方面,通过“相近专业物理合并一相近专业化学融合一全专业融合”三步走,推进落实“通用作业班组+技术研究班组”新格局,实现一线专业协同模式转变。

(4)在班组激励机制方面,建立以班组员工任职资格等级评估为核心的职业发展通道管理机制,完善班组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体系,完善班组薪酬激励机制,创造良性的人才发展环境。

三、结语

本课题针对供电企业在电改新形势下变革基层班组管理模式,夯实企业发展基础的迫切要求,借鉴分析了国际电力行业班组管理的几种模式。立足于实现基层班组由末端管理执行单元向前端价值创造单元转变的转变要求,提出了以专业融合为基础的管理模式发展方向。对于构建复合型班组的管理体系提出了基本构想,为供电企业今后班组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可行建议。

猜你喜欢
改进对策
高中化学教学现状及改进对策
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与改进对策